科技资源共享立法与政府职责研究(图)
分類: 图书,法律,宪法、行政法,
作者: 于兆波著
出 版 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版次: 1页数: 266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401730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系由作者之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修改而成。本书分析了科技资源不能共事使用的缘由,提出了实行科技资源共享的理论根据,现实可能,认为要建立健全科技资源共享立法。科技资源共事的立法目的具有双重性,既要促进科技进步,又要保护共享主体的合法权益。科技资源共享的立法理念要由现行的“持有者权主义”转向“使用者权利主义”,以“使用者”而菲“持有者”为本,来约束制度选择和制度设计行为。科技资源共享立法重在激励性,而非惩罚性,要注意运用知识产权保护之激励、内生激励及其他诸多激励制度,由自身机制来启动科技资源共享。科技资源共享与政府职责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基于公共物品的提供要求实行服务行政,重在“有为”,要求政府积极主动地推进科技资源共李,提供共享使用的大环境、大平台。基于政府失灵等要求实行法治行政,意在“授权”和“有限”,要求实行法治政府,制裁行政不作为。科技资源共享立法要源于上位法的原则和精神,对于国有科技资源可实行强制共享,对于非国有科技资源只能鼓励共享,但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经过法定程序和补偿对价,法律亦可规定非国有科技资源的强制共享。科技资源共享立法宜采用先行立法模式,要注意配套平行法体系。下位法体系,关注立法的外部性。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立法的作用是巨大的。但立法不是万能的。
作者简介
于兆波,男,1971年1月生,山东省莱阳市人,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理学专业),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现任教手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个人独著有《立法决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荣获2008年第九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目录
引言关注科技资源共享
第一章科技资源共享理论基础研究
第一节科技资源不能共享的缘由概述
一、先前制度及制度惯性使然
二、当前管理体制使然
三、新形势下有关政策的不合适要求
四、共享影响本部门、本单位利益
五、心理原因
第二节实行科技资源共享的理论根据
一、源于科技资源自身而产生的共享性
二、科技资源共享的经济根据
三、科技资源共享的政治根据
四、科技资源共享的伦理根据
五、科技资源共享的社会根据(需要)
第三节科技资源共享的现实可能
一、信息网络为科技资源共享提供了技术可能
二、契约自由为科技资源共享提供了经济可能
三、制度先行为科技资源共享提供了法律可能
第四节科技资源共享的法律规制
一、制定《科技资源共享法》要重视共享权
二、制定《科技资源共享法》要积极吸收普遍法理
三、制定《科技资源共享法》要自觉进行博弈分析
四、制定《科技资源共享法》将改变科技法学方向
第二章科技资源共享立法原理
第一节科技资源共享立法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科技资源共享立法的立法目的
一、立法目的双重性之界定
二、双重立法目的之多维分析
三、双重立法目的之同类比较
第三节科技资源共享立法的制度理念
一、消除认识误区
二、“持有者权利主义”与“使用者权利主义”的多维解读
三、全新的“持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四、重温《安娜法》的历史经验
第三章科技资源共享立法之激励性制度
第一节惩罚性立法抑或激励性立法
一、从理念角度看,立法本来就包括两方面:奖赏和惩罚
二、从部门法比较角度看,科技立法更宜采用激励性制度
三、从整个社会角度看,激励性立法更节约社会成本
四、从法律执行角度看,激励性立法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五、否定激励机制,往往导致科技立法失败
第二节知识产权保护之激励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法理基础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二、消除知识产权误区及其启示
三、《科技进步法》(2007年修订)中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共享
第三节内生激励及其他
一、要注意发挥内生激励的作用
……
第四章科技资源共享立法之服务行政
第五章科技资源共享立法之法治行政
第六章科技资源共享立法体系
第七章我国科技资源共享立法的完善
尾论立法不是万能的
主要参考文献
附科技资源共享法(专家代拟稿)
后记平实是一种境界
书摘插图
第一章科技资源共享理论基础研究
第一节科技资源不能共享的缘由概述
一、先前制度及制度惯性使然
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长期处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主张“小而全、大而全”,喜欢“单位办社会”。一个单位喜欢将本应属于社会分担的其他职能转由自己来承担,比如自办食堂、自盖宿舍、自己有车队、自办附属中小学等。这种做法使单位完全具有社会学意义上的“独立社会”性质,即脱离开了社会这个单位依然可以存在,单位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带有自我封闭性质的小社会。大型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也是如此,你单位有了,我单位也要购买。虽然自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之后我国开始转向市场经济,但制度与任何其他事情一样,具有制度惯性及长期制度之下形成的制度心理。如果以前的制度惯性、制度心理不根除,所表现出的只能是资源的闲置和资源的重复购买。
二、当前管理体制使然
在当前我国管理体制下,管理者的绩效考核与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并不直接挂钩,其追求的往往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再加上,一旦共享就意味着管理者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更多的劳动要求更多的报酬,但这却很难在当前管理体制、报酬体制中体现出来,这就必然阻碍科技资源共享。因此,如何进一步显示管理者的劳动价值、如何在报酬上有所体现也必将同样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三、新形势下有关政策的不合适要求
由于我国缺乏“共享”理念、相关的理论研究浅薄、没有共享产生共赢的经验,所以决策者制定政策时往往关注不到“科技资源共享”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