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导论

分類: 图书,自然科学,生物科学,普通生物学,
作者: 刘真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版次: 1页数: 42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0720502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理科方向的一门必修课程。其目标是认识生命世界的现象、本质、发展规律以及生命科学研究的新进展,领悟生命科学对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树立人与生态环境及生物圈的正确关系。本教材从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精选相关的基础知识,并配以适量的选学内容,目的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学科,所以本教材安排了必要的实验指导,希望各地院校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这些实验。本教材的学时数为70课时,各地院校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内容简介
本书以生命科学中重大而基本的内容为主线,概述了生命科学各主要分支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动态,向读者展示了生命科学的全景。本书内容丰富,力求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注重基础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统一;力求体现重大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的发现过程,以及相关知识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本书既可作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理科方向学生的必修教材,也可供其他专业方向的学生选用,还可供广大在职中小学教师使用。
目录
绪论
第一编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 生物体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 生物体内的元素
一、组成生物体的元素
二、碳元素对生命的意义
第二节 生物体內的化合物
一、生物体内的无机物
二、生物体内的有机物
第二章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细胞的类别
二、细胞膜和细胞壁
三、细胞质
四、细胞核
五、细胞连接和细胞外基质
第二节 细胞的生命历程
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二、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第三节 细胞的癌变
一、癌细胞的基本特征
二、致癌因子
三、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四、癌症的预防
第四节 细胞工程
一、植物细胞工程
二、动物细胞工程
第三章 组织、器官和系统
第一节 植物的组织和器官
一、植物的组织
二、植物的器官
第二节 动物的组织、器官和系统
一、动物的组织
二、动物的器官——以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为例
三、动物的系统——以运动系统为例
第二编 生命活动的维持
第一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维持
第一节 植物的吸收与运输功能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与蒸腾
二、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与运输
三、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第二节 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发现
二、光合色素与光系统
三、光合作用的机理
四、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第三节 细胞呼吸
一、有氧呼吸
二、无氧呼吸与发酵
三、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条件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维持
第一节 消化与吸收
一、人的消化与吸收
二、其他动物的消化与吸收
……
第三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四编 生命的延续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第五编 生物与环境——生态学
第一章 生态因子
第二章 种群生态
第三章 群落生态
第四章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
第六编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
第一章 生物的分类
第二章 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三章 生物多样性
实验
附录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编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 生物体的物质基础
第二节 生物体內的化合物
一、生物体内的无机物
(一)水
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它通常占生物体重的60%~70%。当然,不同的生物体以及同种生物的不同组织器官,水的含量不同。例如,金鱼藻的含水量在90%以上,大象的约为70%,即便是干燥的种子内也含有14%左右的水。水对生物体的重要性在于,失去水分后任何生物都不能存活,所以生物体都具有保持水分的机制。例如,一些细菌在遇到不良环境时会形成芽孢,芽孢的含水量大大降低,代谢活动也随之变慢,以度过难关;当环境适宜时,芽孢需吸水至正常比例,才能重现生机。
水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细胞内的绝大部分水是自由水,它们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例如,人体内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中的水分就属于自由水。自由水在生物体内流动时,可以为组织细胞带来营养物质并运走废物。自由水还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这有利于生理活动的进行。例如,味觉是在舌被唾液浸润的情况下产生的,如果擦干舌上的唾液,或用舌接触不能溶解的物质,就不会产生味觉。细胞内大约4.5%的水是结合水,它们与细胞内的物质结合,不能自由流动。例如,蛋清中的水分就是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的。结合在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周围的水,失去了流动性和作为溶剂的作用,成为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水之所以在生命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与水分子的极性密切相关。每个水分子都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但共用电子对偏向氧原子的一侧。这使得水分子的一端略带负电,而另一端略带正电。水分子的这种极性,决定了它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
极性可以使水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一种较弱的键——氢键。在液态水中,水分子之问通过氢键形成的内聚力而相互“黏合”在一起,这对生物体极其重要。例如,它能使植物导管中的水形成连续不断的水柱,以便在由下向上的运输中不被拉断。
氢键的存在还能减缓水温的变化。加热时,氢键必须先断开,水分子的运动速率才能加快,水温也才会上升。正是由于氢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热量,所以水温上升的过程就变慢了。当水冷却时,水分子之间又会形成氢键并释放出热量,这使得水冷却的过程变慢。这些对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十分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