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纸史话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
作者: 潘吉星 著
出 版 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7-7-1字数:版次: 1页数: 165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0002579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世界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多数没有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到另外的地区。唯有中国这个国家,既古老又年轻。从原始社会到形成国家,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五千年以上。中国和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一脉相承,历久而弥新
本丛书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委会对类目重新加以调整,确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共100个专题,由商务印书馆独家出版。每个专题也由原先的五万多字扩大为八万字左右,内容更为丰富,叙述较前详备。
目录
一 造纸术的起源及汉代的造纸技术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造纸技术
三 隋唐五代时期的造纸技术
四 宋元时期的造纸技术
五 明清时期的造纸技术
六 少数民族地区的造纸技术
七 中国造纸技术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
八 中国造纸术在中亚、西亚和北非
九 中国造纸术在欧洲、美洲和大洋州
十 中国古代造纸技术典籍
书摘插图
一 造纸术的起源及汉代的造纸技术
造纸术与指南针、印刷术及火药合称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了重大作用。其中造纸术发明比其余三项更早,因而中国纸和造纸术最先传遍世界各地。早期的纸用作新型书写材料和包装材料,以代替其他已有材料,特别是作为书写记事材料,为科学文化发展所必需。在纸未发明前,中国古代所用书写记事材料有甲骨、金石、缣帛和简牍。外国除用金石外,还用莎草片、贝叶、树皮及羊皮等为书写记事材料。古代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有赖于这些材料而得以保存下来,传诸后世。从上述古老材料发展到纸,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国最早文字记载主要见于殷商(约公元前17-前11世纪)的甲骨文中。甲是龟甲,骨是四蹄兽(牛)的肩胛骨,将文字刻记在上面称甲骨文。商周至春秋战国以来还将文字刻铸在青铜器上或刻写在石、玉之上。但从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起则大量用丝织物缣帛及竹简、木牍作书写材料。故《墨子》有“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槃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之语。古代非洲尼罗河流域及西方沼泽地生有莎草,埃及人、希腊人、罗马人和阿拉伯人将其木髓部切成薄条,压成薄片为书写材料。印度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则用扇椰树叶子晒干压平作书写材料。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经典都写在树叶上,再扎起,称“贝叶经”。欧洲及阿拉伯地区古时还用羊皮书写,有时写在刮光的树皮一上。
我们可将上述古典书写材料分为三大类,再同纸作一对比。第一类为重质硬性材料,如金石、甲骨及简牍,容字有限,比纸笨重而不便携带,又不能舒卷,所占体积大。用青铜或铁器铸字,要耗去大量金属,工费较多。第二类为轻质脆性材料,如莎草片、贝叶、树皮等,虽在坚固性上不及第一类,但重量小、容字多,便于携带。不过比纸性脆,不耐折,亦不能舒卷及随意运笔写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