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活性氧解毒机理及其应用
分類: 图书,自然科学,生物科学,植物学,
作者: 鲁振强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7-8-1字数: 150000版次: 1页数: 171印刷时间: 2008/05/01开本: 大32开印次: 2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11290202包装: 线装编辑推荐
本书全面阐述了植物的活性氧解毒系统,植物的抗逆机理;对抗氧化解毒酶基因的表达特性及其酶的功能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揭示了同工酶与盐胁迫的关系;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分别将同工酶基因转入原核、真核生物中,研究其体外表达的特性与差异;通过对转基因植物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对植物抗性机理进行了解释与探索,为提高植物的抗逆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科研实践与教学经验,并以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为基础编写而成。主要阐述了活性氯代谢、植物活性氧解毒系统的概念、植物抗(耐)逆机理、研究方法、发展方向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内容围绕着植物解毒机理进行了论述:同时,在核酸与蛋白质水平上,对抗氯化酶基因的表达特性及其酶的功能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揭示了同工酶与盐胁迫的关系: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对同工酶基因在原核、真核生物中体外表达的特性与差异:通过对转基因植物进行分析。对植物抗性机理进行了解释与探索。为提高植物的抗逆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书具有较高的基础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可作为农林、师范等院校有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以及相关领域的事业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从事科研与教学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鲁摄强,男,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2005年于东北林业大学获得园林植物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作者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活跃于农、林业的研究领域,主要从事农作物优良品种选育、植物细胞工程育种、分子育种、园艺植物的遗传育种等遗传育种研究;基因克隆、基因表达研究;蛋白质表达、纯化及功能研究;植物相关物质代谢及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重要农作物、林草的遗传转化及选育有益突变体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曾先后主持、参与国家、部、省、市级科技项目十余项,在PlantCeURep.Biotechnol.lett.国际学术期刊及国内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论著十余篇。
目录
1 植物体内的活性氧及其解毒机理
1.1 氧化胁迫与活性氧代谢
1.2 活性氧的清除
1.3 植物抗氧化胁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 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
2.1 SOD的种类与分布
2.2 SOD的化学结构
2.3 SOD的理化性质及活性测定
2.4 SOD基因表达调控
2.5 SOD的应用与疾病治疗
2.6 SOD的提取及应用
2.7 SOD的改性及其替代物的研究
2.8 SOD与植物抗逆性
参考文献
3 植物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3.1 APx的酶学特性、分布与定位
3.2 APx的作用机制
3.3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 植物过氧化氢酶
4.1 CAT的基本特性
4.2 各种因素对CAT活性的影响
4.3 CAT的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5 胁迫条件下水稻的APX与CAT同工酶在活性氧解毒中的应用
5.1 盐胁迫下水稻APx和CAT同工酶基因的表达特性
5.2 水稻A:PX和CAT同工酶与盐胁迫的关系
参考文献
6 水稻的APx与CAT同工酶的体外表达在活性氧解毒中的应用
6.1 水稻APX与CAT同工酶基因的重组蛋白在E.coli中的表达纯化及特性
6.2 水稻APX与CAT同工酶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及盐胁迫下的相关生理代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书摘插图
1植物体内的活性氧及其解毒机理
盐碱土壤(盐渍土)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土地资源,其总面积约为9 913万公顷,并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土壤的高度盐碱化,造成草场退化、植物种类减少、农作物产量低下,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因此,如何开发利用盐碱土地资源,提高农作物经济产量,是人们多年来孜孜以求的研究目标。
由于环境胁迫造成粮食作物的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的损失是惊人的。粮食作物对盐碱土壤表现敏感,抗盐碱能力差,盐碱环境下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或产量品质下降。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水稻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已经完成,使对水稻耐盐机理深入细致的阐明成为可能。因此,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获得高效表达的转基因植物突变体,提高植物的耐盐性,选育出抗盐碱的植物新品种是可持续性利用盐碱土地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
近几十年来,围绕着植物的抗盐机理,国内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由于植物韵抗盐机理的复杂性,目前仍不能彻底阐明植物的抗盐机理。盐胁迫造成的盐害首先表现为低渗透势作用和离子毒害等。土壤中盐碱的增加会造成环境渗透势的降低,当其低于细胞内的渗透势时,细胞就会脱水,导致死亡。另一方面,由于吸收了环境中的大量盐分,植物的生理代谢发生紊乱,植物细胞的代谢调控和平衡受到影响。迄今为止,在离子代谢平衡、机能稳定性与渗透调节等方面研究已有很多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