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决策理论与方法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航空、航天,
作者: 王洪福等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277000版次: 1页数: 165印刷时间: 2008/08/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243184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以RCM和MSG维修思想为基础,立足于解决维修决策中的关键和难点问题,对单部件、多部件的维修建模和智能化决策方法进行了研究。
全书共计8章,其主要内容包括:维修策略与维修决策,维修规划基础,系统机会维修策略,并联系统的维修策略,复杂系统的成组维修策略,视情维修策略,维修决策的智能化方法,以及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收集的可靠性数据和维修成本数据,研究了维修评估,以作为改进维修方案和策略的反馈环节。
本书读者对象为维修领域,尤其是民用、军用航空维修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专业技术人员。
目录
第1章 维修策略与维修决策
1.1 维修
1.2 维修策略
1.2.1 维修策略的概念
1.2.2 基本维修策略
1.3 维修决策
1.3.1 研究范畴
1.3.2 维修决策的框架内容
1.3.3 维修决策理论方法的发展
1.4 维修建模基础
1.4.1 维修模型需求
1.4.2 维修模型分类
1.4.3 维修建模过程
1.5 本书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维修规划基础
2.1 维修规划的框架
2.2 故障寿命分布规律及维修策略
2.3 定时维修策略间隔期的确定方法简介
2.3.1 按安全性要求确定定时更换间隔期
2.3.2 按经济性要求确定定时更换间隔期
2.3.3 按最大可用度确定更换间隔期
2.3.4 最小及不完全维修模型
2.3.5 润滑策略
2.4 检测/功能检测策略间隔期的确定方法简介
2.4.1 检测/功能检测优化模型Ⅰ
2.4.2 检测/功能检测优化模型Ⅱ
2.4.3 检测/功能检测优化模型Ⅲ
2.5 操作/目视检查策略间隔期的确定方法简介
2.5.1 按安全性要求确定隐患检测间隔期
2.5.2 按经济性要求确定隐患检测间隔期
第3章 系统机会维修策略
3.1 现有研究现状概述
3.2 机会维修策略
3.2.1 机会维修策略概念
3.2.2 机会维修策略分析
3.3 机会维修概率密度分析
3.3.1 更新过程分析
3.3.2 机会维修概率密度函数的确定
3.4 机会维修优化建模
3.4.1 建模的一般假设
3.4.2 系统更换概率分析
3.4.3 机会维修策略模型
3.4.4 模型的求解方法
第4章 并联系统的维修策略
4.1 热备份并联系统的维修策略
4.1.1 研究现状
4.1.2 热备份并联系统内的故障相关性分析
4.1.3 不完备交叉检测策略
4.1.4 热备份并联系统的维修优化建模
4.2 冷备份并联系统的维修策略
4.2.1 研究现状
4.2.2 冷备份并联系统的维修策略
4.2.3 备用系统的可用度分析
4.2.4 备用系统的维修费用分析
4.2.5 备用系统的维修建模
第5章 复杂系统的成组维修策略
5.1 复杂系统维修决策的相关性问题
5.2 现有成组维修研究状况
5.3 间接成组维修策略
5.3.1 间接成组维修策略概念
5.3.2 间接成组维修策略分析
5.4 成组维修策略建模
5.4.1 建模的一般假设
5.4.2 维修费用率分析
5.4.3 利用率分析
5.4.4 成组维修策略模型
5.4.5 压用
第6章 视情维修策略
6.1 视情维修的含义
6.2 视情维修中的状态
6.2.1 状态监测类状态参数
6.2.2 事件类状态参数
6.3 视情维修建模
6.3.1 比例危险模型与比例强度模型
6.3.2 PHM/PIM的参数估计
6.4 基于PHM/PIM的视情维修决策
6.4.1 考虑成本的视情维修决策
6.4.2 实例分析
第7章 维修决策的智能化方法
7.1 智能决策的基本方法及其发展
7.2 相似性研究
7.2.1 相似性原理
7.2.2 基于相似粗糙集的属性选择方法
7.3 基于案例推理(CBR)的维修决策方法研究
7.3.1 分级式过滤检索算法
7.3.2 模糊近邻匹配方法
7.3.3 检索算法的选择与定位
7.3.4 规则推理和案例推理相结合的集成推理方法
7.3.5 案例修改方法研究
7.4 应用
7.4.1 问题分析
7.4.2 检索算法的应用
7.4.3 应用CBR方法确定维修间隔
7.4.4 应用分析
第8章 维修评估
8.1 基于维修的可靠性评估
8.1.1 基于维修的可靠性评估流程
8.1.2 基于维修的故障率指标
8.1.3 数据收集与处理
8.1.4 数据的融合方法
8.1.5 基于维修的可靠性评估
8.1.6 可靠性监控
8.2 使用阶段民用飞机机体维修成本评估
8.2.1 维修费用估算
8.2.2 基于CMP的机体定检维修成本评估模型
8.2.3 基于灰理论的维修成本时间序列评估模型
附录 事后维修策略
A.1 修复性维修概述
A.1.1 CM策略与应用
A.1.2 CM工作与步骤
A.1.3 CM停场时间及度量
A.2 单部件系统CM模型
A.2.1 单故障模式系统模型
A.2.2 多故障模式系统模型
A.2.3 多态系统模型
A.3 多部件系统CM模型
A.3.1 两部件并联系统CM模型
A.3.2 两部件并联系统的有效故障率模型
A.3.3 多部件并联系统的有效故障率模型
A.4 排故路径的选择与组织
A.4.1 排故路径概述
A.4.2 基于决策理论的民用飞机排故路径选择方法
A.4.3 基于工作流理论的民用飞机排故路径组织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 维修策略与维修决策
1.1 维修
维修(maintenance)是为保持或恢复工程系统到其规定的技术状态所进行的全部活动。
维修的概念源远流长。工程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受载荷和环境作用,其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退化、故障及失效,从经济、安全、质量和效率方面考虑,维修是恢复这些可修工程系统功能的唯一选择。随着现代工程系统的复杂化和大型化,系统建造成本显著增加,在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牛产质量的同时,对社会安全的作用和环境的影响却越来越大。维修可以使工程系统持续保持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生产质量,节省全寿命成本,提高服役效率,延长使用寿命。随着工程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等要求的不断提高,维修显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复杂。
维修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涉及到工程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也贯穿于工程系统从设计到报废的全寿命周期过程。维修的直接目的是保持工程系统处在规定的技术状态,即预防功能退化和故障及其后果;而当其状态受到破坏(即发生故障或遭到损坏)后,使其恢复到规定状态。维修的根本目标则是以最低的维修成本,尽可能地保持、恢复甚至延长工程系统的可靠性寿命、保证其运行安全,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利用率。不进行及时、合理的维修,工程系统的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是无法保障的。
维修活动包括维修资源使用和维修任务完成的所有工作。维修活动既包括技术性的活动(如润滑保养、检测、故障隔离、拆卸安装、零部件更换、修理或修复、大修、校正、调试等),又包括管理性活动(如使用或储存条件的监测、使用或运转时问及频率的控制等)。现代维修的概念,还扩展到了对工程系统进行的局部改进和改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