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海忠中医体悟:父子亲传实录

贾海忠中医体悟:父子亲传实录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医理论,

作者: 贾海忠著

出 版 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 211000版次: 1页数: 218印刷时间: 2008/10/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231504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该书是根据作者给儿子讲授从事中医的体会、感悟、经验整理出来的。

本书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在提出“大医学”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西医认识疾病上的根本差异与优劣,旨在取消中西医无益的论争,汇通互补,共同维护人类的健康。二、从不同层面上揭示了“证的本质”,提出了辩证水平的层次划分,强调了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客观同一性。三、质疑并纠正了“五苓散是利水方”、“虚实寒热真假与脉症从舍”、“利小便实大便”等错误认识。四、创立了“形神分治”理论,系统阐述了“戏医症”的诊治,阐明了阴阳寒热日节律和年节律的关系;发现了“风神相关”现象;发现了“药物超感官属性”和“中药双向调节”的重大意义,讲明了药佩、药枕治病的原理。五、介绍了一些临床经验。六、讲了中医病因和诊断的独特优势、中医学中最实在的东西是什么、谁在毁灭中医。

作者简介

贾海忠,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先后就读于河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史载祥教授的学术继承人。

先后在河北武安中医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从事中医心肾科临床工作,并承担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教学工作。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北京市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市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主编:《高脂血症的调养与护理》、《高脂血症》等学术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发明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慈方数字名医服务系统”,实现了历代2000数字名医的联合会诊,作为医生的高级助手,通过网络让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患者得到高水平的中医处方。2005年5月15日通过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组织的由陈可冀院士等10位专家参加的论证。同时,发明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慈方食疗专家”,通过网络让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患者在家就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食疗处方。

目录

第一章 我的中医之路

初识中医

着迷中医(上)

着迷中医(下)

第二章 临床体悟(诊断)

1.神形分治论:我对疑难重症的一个突破性思路

2.如何“预测”病人体温变化并能“超前用药”?

3.证的困惑:对辨证论治的悟彻

4.“症、病、证”:临床治疗如何用好“三板斧”

5.“虚实真假~寒热真假”与“脉症从舍”:相互矛盾时该如何取舍?

6.“主观感受”和“客观检查结果”哪个更重要?

7.为什么辨证无误而治疗竟然无效?

8.治此愈彼:病人的惊讶喜悦和医生的“喜忧参半”

9.“病因属性”和“病证属性”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变脸”?

10.“怪病从痰治”: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何内在一致性?

……

第三章 临床体悟(治法)

第四章 临床体悟(疾病)

第五章 临床体悟(方药)

第六章 临床体悟(其他)

第七章 中医继承与发展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我的中医之路

初识中医

我就从我认识中医开始说,第一讲就叫初识中医。

我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在农村出生的,当时整个农村都比较贫穷,能够把饭吃饱就不错了,所以说那时候生病也很少去医院,都是你奶奶用一些土办法治病。在我印象里面,比较深刻的还是农村常见病的土法治疗。比如说腹泻、痢疾,去地里干活把手割破了,或者突然的肚子疼,还有烧伤了、烫伤了,这种情况怎么处理,你奶奶掌握一部分这样的知识,都给我用过。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