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梦

分類: 图书,小说,情感 ,家庭/婚姻,
作者: 张宗义著
出 版 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4-1字数: 270000版次: 1页数: 344印刷时间: 2007/04/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22107658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不能真正能称之为小说的书。因为我不是一们专业作家,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试图反映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和他安全真实的内心世界。
这是一本追求梦想的书。因为作者是一名经济工作者,当作家是一生的梦想。之所以呕心沥血写这本书,是想检验自己是否具备当一位作家的创作能力。
这是一本没有写完的书。因为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追求梦想的人,他对“大学梦”和“爱情梦”的追求已获得成功,而他对“事业梦”的追求,他在官场与商场中的沉浮与感受,只能出现与此相关的另外二部小说中。
这是一本不能完全相信的书。书中的许多内容都是虚构的,如果某些故事情节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再现,那纯属偶然。
作者简介
张宗义,男,汉族,1944年生,重庆市潼南县人。1969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历任贵州省盘县特区商业局秘书、贵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科研管理科副科长、贵州省农业厅畜牧局办公室主任、贵州省农业厅办公室主任,贵州省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站长、贵州省农业厅农经处处长、贵州省农业厅助理巡视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学会产业化分会常务理事、贵州省农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贵州省农业厅专家顾问组成员兼秘书长、全国和贵州“农业丰收计划奖”评委、贵州省高级经济师评委。张宗义是贵州农业经济学专家,长期从事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管理和研究工作,编著农业和农村经济业务书籍20余部、300余万字,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发行26万字的乍人专著《贵州农业发展研究》,主持编制贵州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余个,发表农业和农村经济方面的论文130多篇,主持研究课题30多项,有7项获省、部级奖。
张宗义自幼热爱文学,喜欢阅读金庸、粱羽生、古龙等作家的武侠小说,也喜欢托尔斯泰、高尔基、巴金等中外文学巨匠的名著。从繁忙的工作岗位退下来之后,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本书是其第一部文学作品。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尾声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一
四川省梓潼县是一个贫穷的小县,距重庆市150公里,距成都市200多公里。全县没有矿藏,没有石油,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县城就像长长的一条蚯蚓一样,从东到西只有一条直直的街道,左边是川流不息的涪江,右边是高高的丘陵。沿江而下,途经铜梁、壁山、重庆,会聚长江。梓潼县县城虽然小,但也有其知名的地方。在离县城10公里的双江镇,有一户姓杨的大户,广有财产。杨老爷膝下有兄弟多人,儿子杨闇公,1898年3月生,1913年入南京军官教导团学习,1917年东渡日本留学,1924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25年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1926年被四川军阀刘湘的特务抓捕,同年在重庆浮图关遇害,时年29岁。这里,也是曾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杨尚昆的家乡。现在,在梓潼县城郊,还有杨闇公和杨尚昆的陵墓和纪念馆。
梓潼县朱家乡张家村是该县最边远的一个小村庄,距县城20公里,距柏梓镇、光辉镇两个集镇都在10公里以上。这里森林茂密,山清水秀,百姓纯朴。张家村的村民以姓张的最多,也有姓周、姓王、姓蔡的,居民以散居为主。
张家院子是张家村居住面积最大、住户最多的院子之一。张家院子坐西向东,后面是一座山,前面是平坦的田和土。整个院子全部处于树木、竹林、篱笆的包围之中,是一个远离繁华都市、远离喧嚣人群的宁静而安详的小世界。
张家院子由20多间土木结构的瓦房构成。房屋正中央,有一间6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是张家祠堂。里面打扫得干干净净,供奉有张家祖宗牌位,安放有整整齐齐的座位,是张氏家族在节庆期间供奉祖先和家族长辈们商量重要事务的地位。从祠堂屋顶横梁清楚的字迹可以看出,此房建于清光绪年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