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全球化?全球主义的曲解应对全球化(西方学术原典译丛贝克文集)
分類: 图书,经济,国际经济,
作者: (德(贝克著,常和芳译
出 版 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 151000版次: 1页数: 164印刷时间: 2008/1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176216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将全球化的多重价值、多种含义及其不同领域引入到上世纪末那场举步维艰的全球化讨论中,并进行阐述和评论:它将揭示各种思想陷阱并建议如何尽可能规避这些陷阱,但最主要的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拓展政治上应对全球化的视野。作者在本书中重点要解决的是两个简要且棘手的问题:什么是全球化?如何从政治上构建全球化?尽管自本书德文原版面世已十年有余,但全球化轰轰烈烈的发展恰恰印证并实践了作者的观点和建议。
作者简介
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慕尼黑大学社会学教授,兼任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风险社会:走向另一种现代性》(1986)、《风险社会的政治》(1991)、《政治的发明,论反思现代化的方法》(1993)、《自由之子》(1997)、《全球化时代的权力与反权力》(2002)、《词语的沉默论恐怖与战争》(2002)、《世界主义的欧洲:第二次现代性的社会与政治》(2004)、《世界主义:相互依存的政治》(2005)、《世界风险社会——寻找失去的安全》(2007)等。这些著作已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引起了强烈反响。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导论
一、潜在的纳税人
二、在世界经济和个体化之间民族国家丧失了主权吗?
三、全球化恐慌:一场迟来的讨论
第二部分 什么是全球化?——领域、分歧及其界定
四、开拓世界视野:全球化的社会学
(一)社会学作为理性的秩序力量:社会集装箱理论
(二)跨国社会领域
(三)全球化的逻辑、领域及后果
五、跨国公民社会:世界主义视角是怎样形成的?
(一)小结:“方法论的国家主义”及其反驳
(二)象征性策划的集体抵制:世界公民的主动性和全球亚政治
(三)多地婚配:个人生活领域中全球化的突破口
(四)如何实现文化间批评?
六、世界社会的雏形:不同的视角
(一)第三类文化还是全球公民社会?
(二)世界主义民主
(三)资本主义世界社会
(四)世界风险社会:现代樊笼正在开启
(五)作为非民主合法政治的世界社会
(六)前景:跨国国家
第三部分 全球主义的曲解
(一)世界市场——形而上学
(二)所谓的自由世界贸易
(三)经济上面临的问题是国际化而非全球化
(四)风险戏剧
(五)作为革命的无政治
(六)单向思维神话
(七)对灾难思想的批判
(八)黑色保护主义
(九)绿色保护主义
(十)红色保护主义
第四部分应对全球化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 导论
一、潜在的纳税人
随着柏林墙的和平倒塌和苏联的崩溃,许多人看到了政治时代的终结。人们认为世界已经进入了摆脱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空想和解放的时代。然而,在此期间,那些告别政治时代的庆祝活动却悄然无声了。因为,目前在所有公众舆论中无法回避的可怕话语“全球化”预示的不是政治的终结,恰恰是政治的爆发,即来自民族国家范畴,甚至来自什么是“政治”和“非政治”行为角色模式的政治爆发。因为不管全球化(经济、市场、劳动岗位竞争、生产、产品、服务、资金流、信息、生活方式)新的理论内涵包含什么,经济全球化风险所带来的政治后果却是引人注目的。似乎不再为政治领域提供发展空间的工业社会机制被“启动”,并且为政治行动重新打开了大门:在全球化新的浪潮中,社会福利国家和养老金体制、社会救济和地方政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工会组织力量、跨国企业劳资双方协商工资标准自主权体制以及国家支出、税收体制和“税收公平”等所有一切都将纳入政治领域的发展中。所有社会行为体对此必须做出回应或者回答,但是所有的回应都不再继续遵循政治行动的传统模式。
人们看到:对于跨国企业,19世纪作为阶级问题的工人运动在21世纪的转折时期已经成为了全球化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