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雕刻艺术

分類: 图书,艺术,雕塑,
作者: 洪梅香,刘伟著
出 版 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 160000版次: 1页数: 192印刷时间: 2008/09/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22703928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雕刻,是建筑的重要构件,也是形成中国传统建筑岁月的重要成分。回族传统建筑除了悬梁飞檐、结构嵯峨外,在装饰上极尽雕梁画栋之能事,其中尤以雕刻更为见重。回族建筑中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都广泛地运用此类点缀性雕刻。这些点缀如回族建筑一样,形成了自己的类型或风格。
作者简介
洪梅香,1951年2月出生,回族,籍贯宁夏同心。中共党员,经济师、高级政工师。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全国十五大、十七大党代表。银川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银川市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
目录
砖雕艺术篇
同心清真大寺
纳家户清真寺
化觉巷清真大寺
大皮院清真寺
小皮院清真寺
洪水泉清真寺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
静宁清真寺
天津市清真寺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
松江清真寺
净觉寺砖刻门楼
巴巴寺砖雕
榆巴巴拱北
金城关拱北
华寺拱北
临夏大拱北
灵明堂拱北
二十里铺拱北
九彩坪拱北
板桥道堂
东公馆
洪岗子拱北旧堡子
安家小院
西宁回族民居
红园
山花
瓦当
正吻
火珠宝瓶
八卦墓庐
墀头
影壁
香炉
漏窗
门的雕刻
木雕艺术篇
后街清真寺
扬州仙鹤寺
乌鲁木齐陕西大寺
纳家营清真寺
六塘清真寺
化觉巷清真大寺
天津清真寺
鹿龄寺
巴巴寺木雕
崇善路清真寺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礼拜大殿
牛街礼拜寺
马月坡寨子
云南伊斯兰教经籍木雕版
陈埭丁氏宗祠
米哈拉布
敏拜尔
木雕家具
住房雕刻
石雕艺术篇
大皮院清真寺石雕
大学习巷清真寺
鹿龄寺神鹿石雕
清净寺
泉州伊斯兰教圣墓
怀圣寺
普哈丁墓
宣化冈“神道碑”
抱鼓石
柱础石
墓碑
篆刻
北京东四清真寺宣礼楼的铜顶
石刻《古兰经》
水泥雕艺术篇
西坪拱北
宣化冈拱北
四旗梁子拱北
凤凰山拱北
毕家场拱北
其他雕刻篇
回族乐器雕刻
铜香炉
宣德炉
陶香炉
康熙琉璃釉经文陶香炉
河州回族雕葫芦
食品雕刻
匾联雕刻篇
宗教义务的匾联
宗教原理的匾联
善行观匾联
回族汉文匾联
阿拉伯书法匾联
历代名人匾联
御制至圣《百字赞》
毛泽东题“清真寺”碑
白崇禧亲笔“兴教建国”碑
雕刻题材篇
梅
兰
竹
菊
牡丹
葡萄
桃子
水仙
柿子
石榴
荷花
佛手
鸳鸯、莲花、莲实
鹿
鹤
凤凰
龙
蝙蝠
山水风景
博古图
暗八仙
吉祥花卉纹
书摘插图
砖雕艺术篇
砖雕在回族建筑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和地位,它的造型既有简单粗犷、朴素的纹样。也有细致华丽的结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砖雕既有着纤细风格,又有着牢固、能耐雨水侵蚀的特点,所以在回族建筑中不论是大型的清真寺。还是拱北、道堂中,以及民居的门上显眼处,都镶嵌着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砖雕。它以其通俗的内容、生动的画面和精湛的技艺引人入胜。使历史从文字形式转化为立体形式起到了宣传教化的作用,又烘托了建筑精美高雅的文化气氛。
砖雕作为回族建筑中的一种独特艺术俗称“硬花活”,是用凿子和刨子在青砖上雕刻出各种形态的砖雕图案题材。
从砖雕艺术风格来说。回族的砖雕风格比较古拙朴素。用刀刚劲洗练、其实雄浑有力,注重整体效果。手法一般为浮雕或浅圆雕。景物前后紧贴,多借助于线刻造型,但富于装饰趣味。
砖雕技法复杂多样,回族的砖雕主要有平面雕、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阴刻。砖雕可以在一块上进行。也可以用若干块砖组合雕成,一般是预先雕好再进行安装。操作次序是先将砖刨光,加施雕刻,然后打磨,遇有空隙则以油灰填补。随添随磨。还要修补,最后再上色。
砖雕这种民间工艺美术,是回族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而创作的。砖雕的实际运用范围正日益扩大,随着社会文明建设的文明发展。回族砖雕艺术将以它取材简易、雕制便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爱、雅俗共赏等优点,更广泛地进入回族人民的生活,它将会与其他传统工艺美术一样,通过艺术实践的革新,创造出更完善的风格来。
回族砖雕艺术以河州(今甘肃临夏)和天津最负盛名。河州有以周声普(1908~1987年)为代表的“周派”,设计精妙,气势宏伟,图案富丽,充满诗情画意。河州另一个砖雕艺人是绽成元。“绽派”崇尚构图新颖,追求时代特点,具有写实风格。在天津,回族艺人马顺清、赵连璧将刻砖由泥瓦细活发展为砖刻艺术。马顺清的外孙刘凤鸣进一步发展了砖雕艺术,人称“刻砖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