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病奇方系列丛书第二辑:龙胆泻肝汤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方剂学,
作者: 田峰,王琳 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33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673959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诠释经方奇方,探究临床应用与作用机制。
龙胆泻肝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龙胆草、栀子、黄芩、甘草、柴胡、生地黄、车前子、泽泻、木通、当归组成。具泻肝经实火,清肝经湿热之功。本书系统介绍了龙胆泻肝汤的来源、发展、组成、方义、主治、功效及其衍生方,全书内容丰富,适于中医药院校师生及临床医师阅读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上篇理论研究系统介绍了龙胆泻肝汤的来源、发展、组成、方义、主治、功效及其衍生方,同时介绍了历代医家对龙胆泻肝汤的认识及现代理论研究进展;中篇临床应用研究系统介绍了龙胆泻肝汤在内、外、妇、儿等科的应用.收录了各种期刊杂志有关龙胆泻肝汤的临床应用报道;下篇实验研究介绍了龙胆泻肝汤中各味药物的药理研究及全方的药理作用。全书内容丰富,适于中医药院校师生及临床医师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一、咳嗽
二、支气管哮喘
三、支气管扩张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
一、高血压
二、冠心病心绞痛
三、室上性心动过速
四、高血压性脑出血
五、脑梗死
六、脑溢血
七、蛛网膜下腔出血
八、室性早搏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
一、慢性胃炎
二、胆汁返流性胃炎
三、出血性糜烂性胃炎
四、胃出血
五、急性胆囊炎
六、慢性胆囊炎
七、黄疽
八、黄疸型肝炎
九、病毒性肝炎
十、原发性肝癌
十一、脂肪肝
十二、黄汗
十三、药物性肝损伤
十四、胆心综合征
十五、肝性脑病
十六、肠易激综合征
十七、胆道蛔虫症、
第四节 泌尿系统疾病
一、急性膀胱炎
二、急性肾盂肾炎
三、肾结石
四、肾病综合征
五、尿毒症
第五节 血液系统疾病
一、白血病
二、血小板减少症
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四、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
第六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
一、糖尿病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
第七节 免疫系统疾病
一、结节性红斑
二、痛风性关节炎
三、痛风
四、类风湿性关节炎
五、白塞病
第八节 内科疑难杂病
一、失眠
二、磺胺类药物过敏
三、头痛
四、偏头痛
五、高热
六、膈肌痉挛
七、精神分裂
八、郁证
九、嗜睡
十、汗证
十一、夜游症
十二、老年痴呆
十三、神经衰弱
十四、库欣综合征
第二章神经科病证
第一节三叉神经痛
第二节面神经麻痹
第三节Hunt综合征
第四节Gradenigo综合征
第五节坐骨神经痛
第六节美尼尔综合征
第三章外科病证
第一节乳房疾病
一、乳腺增生症
二、急性乳腺炎
第二节腹部外科疾病
一、急性阑尾炎
二、肠梗阻术后
第三节肛肠外科疾病
一、蛲虫病
二、肛窦炎
三、肛周脓肿
四、痔疮
五、肛裂
六、肛门湿疹
第四章骨科病证
第一节肋软骨炎
第二节颈椎病
第三节腰臀筋膜炎
第五章妇科病证
第一节月经病
一、经行头痛
l
二、经行眩晕
三、经行目衄
四、阴疮
五、闭经
六、经前绕唇湿疹
七、经期荨麻疹
八、经行吐衄
九、崩漏
十、原发性闭经并周期性发热
第二节带下病
一、盆腔炎
二、黑带
第三节妊娠病
一、胎漏
二、恶阻
三、子淋
四、子烦
第四节产后病
产后呕逆不食
第五节妇科杂病
一、卵巢囊肿
二、附件炎
三、更年期综合征
四、急性外阴炎
五、慢性宫颈炎
六、滴虫性阴道炎
七、非淋菌性阴道炎
八、阴痒
九、带环后流血
十、多囊卵巢综合征
十一、阴道干燥症一
■■■■———■—■
十二、性交疼痛
十三、性交出血
十四、性欲亢进
十五、阴吹
十六、阴肿
十七、阴挺
第六章儿科病证
第一节小儿带状疱疹
第二节多发性抽动症
第三节小儿遗尿
第四节小儿情感交叉症
第五节眼睑下垂
第六节脓疱疮
第六节sJ、JL湿疹
第七节s]、JL不寐症
第九节流行性腮腺炎
第十节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胰腺炎
第十一节女童特发性性早熟
第十二节梦游遗尿症
第十三节婴儿尿布性皮炎
第十四节小儿尿路感染
第十五节小儿牙龈炎
第十六节小儿目制
第十七节小儿高热抽搐
第十八节儿童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
第十九节t]、JL盗汗
第七章男科病证
第一节急性前列腺炎
第二节慢性前列腺炎
第三节急性睾丸炎
第四节病毒性睾丸炎
第五节附睾炎
笫六节强中(阴茎异常勃起)
第七节遗精
第八节滑精
第九节阳痿
第十节早泄
第十一节不育症
第十二节急性精囊炎
第十三节精液不液化症
第十四节精索炎
第十五节阴囊溃烂
第十六节阴囊湿疹
第十七节 阴茎过敏性皮炎
第十八节阴缩(缩阳证)
第十九节不射精症
第二t节房事茎痛
第二十一节性交后尿血
第二十二节性欲亢进
第二十三节腮腺炎并发睾丸炎
第二十四节原因不明性阴囊皮肤渗血
第二十五节糜烂性包皮龟头炎
第二十六节龟头溃疡
第八章耳鼻喉科病证
第一节耳科疾病
一、急性外耳道炎
二、旋耳疮(外耳湿疹)
三、耳前痈(先天性耳前瘘管继发感染)
四、耳鸣
五、耳疖
六、暴发性耳聋
七、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目录
上篇 理论研究
第一章 龙胆泻肝汤方
第一节 龙胆泻肝汤方名释义和立法依据
第二节 龙胆泻肝汤的组成与方义分析
第三节 龙胆泻肝汤的功用和主治
一、龙胆泻肝汤各组成药物的功效和主治分析
二、龙胆泻肝汤的功效和主治病证
第四节 龙胆泻肝汤源流发展
一、龙胆草的应用
二、龙胆泻肝汤的创作时间及其同名异方的演变
三、龙胆泻肝汤剂型的演变
第五节 龙胆泻肝汤衍生方
一、龙胆泻肝汤
二、小龙荟丸
三、清肝凉胆汤
四、当归龙荟丸
五、清肝渗湿汤
第二章 古今医家对龙胆泻肝汤的论述
第三章 龙胆泻肝汤现代理论研究进展
第一节 龙胆泻肝汤中木通的应用
第二节 龙胆泻肝汤的功效和主治研究
第三节 龙胆泻肝丸的合理应用
中篇 临床研究
第一章 内科病证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
一、咳嗽
二、支气管哮喘
三、支气管扩张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
一、高血压
二、冠心病心绞痛
三、室上性心动过速
四、高血压性脑出血
五、脑梗死
六、脑溢血
七、蛛网膜下腔出血
八、室性早搏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
一、慢性胃炎
二、胆汁返流性胃炎
三、出血性糜烂性胃炎
四、胃出血
五、急性胆囊炎
六、慢性胆囊炎
七、黄疽
八、黄疸型肝炎
九、病毒性肝炎
十、原发性肝癌
十一、脂肪肝
十二、黄汗
十三、药物性肝损伤
十四、胆心综合征
十五、肝性脑病
十六、肠易激综合征
十七、胆道蛔虫症、
第四节 泌尿系统疾病
一、急性膀胱炎
二、急性肾盂肾炎
三、肾结石
四、肾病综合征
五、尿毒症
第五节 血液系统疾病
一、白血病
二、血小板减少症
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四、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
第六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
一、糖尿病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
第七节 免疫系统疾病
一、结节性红斑
二、痛风性关节炎
三、痛风
四、类风湿性关节炎
五、白塞病
第八节 内科疑难杂病
一、失眠
二、磺胺类药物过敏
三、头痛
四、偏头痛
五、高热
六、膈肌痉挛
七、精神分裂
八、郁证
九、嗜睡
十、汗证
十一、夜游症
十二、老年痴呆
十三、神经衰弱
十四、库欣综合征
第二章 神经科病证
第一节 三叉神经痛
第二节 面神经麻痹
第三节 Hunt综合征
第四节 Gradenigo综合征
第五节 坐骨神经痛
第六节 美尼尔综合征
第三章 外科病证
第一节 乳房疾病
一、乳腺增生症
二、急性乳腺炎
第二节 腹部外科疾病
一、急性阑尾炎
二、肠梗阻术后
第三节 肛肠外科疾病
一、蛲虫病
二、肛窦炎
三、肛周脓肿
四、痔疮
五、肛裂
六、肛门湿疹
第四章 骨科病证
第一节 肋软骨炎
第二节 颈椎病
第三节 腰臀筋膜炎
第五章 妇科病证
第一节 月经病
一、经行头痛
二、经行眩晕
三、经行目衄
四、阴疮
五、闭经
六、经前绕唇湿疹
七、经期荨麻疹
八、经行吐衄
九、崩漏
十、原发性闭经并周期性发热
第二节 带下病
一、盆腔炎
二、黑带
第三节 妊娠病
一、胎漏
二、恶阻
三、子淋
四、子烦
第四节 产后病
产后呕逆不食
第五节 妇科杂病
一、卵巢囊肿
二、附件炎
三、更年期综合征
四、急性外阴炎
五、慢性宫颈炎
六、滴虫性阴道炎
七、非淋菌性阴道炎
八、阴痒
九、带环后流血
十、多囊卵巢综合征
十一、阴道干燥症
十二、性交疼痛
十三、性交出血
十四、性欲亢进
十五、阴吹
十六、阴肿
十七、阴挺
第六章 儿科病证
第一节 小儿带状疱疹
第二节 多发性抽动症
第三节 小儿遗尿
第四节 小儿情感交叉症
第五节 眼睑下垂
第六节 脓疱疮
第六节 小儿湿疹
第七节 小儿不寐症
第九节 流行性腮腺炎
第十节 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胰腺炎
第十一节 女童特发性性早熟
第十二节 梦游遗尿症
第十三节 婴儿尿布性皮炎
第十四节 小儿尿路感染
第十五节 小儿牙龈炎
第十六节 小儿目制
第十七节 小儿高热抽搐
第十八节 儿童髋关节—过性滑膜炎
第十九节 小儿盗汗
第七章 男科病证
第一节 急性前列腺炎
第二节 慢性前列腺炎
第三节 急性睾丸炎
第四节 病毒性睾丸炎
第五节 附睾炎
笫六节 强中(阴茎异常勃起)
第七节 遗精
第八节 滑精
第九节 阳痿
第十节 早泄
第十一节 不育症
第十二节 急性精囊炎
第十三节 精液不液化症
第十四节 精索炎
第十五节 阴囊溃烂
第十六节 阴囊湿疹
第十七节 阴茎过敏性皮炎
第十八节 阴缩(缩阳证)
第十九节 不射精症
第二十节 房事茎痛
第二十一节 性交后尿血
第二十二节 性欲亢进
第二十三节 腮腺炎并发睾丸炎
第二十四节 原因不明性阴囊皮肤渗血
第二十五节 糜烂性包皮龟头炎
第二十六节 龟头溃疡
第八章 耳鼻喉科病证
第一节 耳科疾病
一、急性外耳道炎
二、旋耳疮(外耳湿疹)
三、耳前痈(先天性耳前瘘管继发感染)
四、耳鸣
五、耳疖
六、暴发性耳聋
七、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
第九章 眼科病证
第十章 皮肤科病证及性病
下篇 实验研究
第一章 龙胆泻肝汤制剂研究
第二章 药理研究
书摘插图
上篇 理论研究
第一章 龙胆泻肝汤方
关于本方的出处,据《医方集解》载龙胆泻肝汤条下注称引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但遍查《局方》全书并未载录;现查之有据的文献,最早为《兰室秘藏》(李东垣著),但所载方名同药异。有人认为本方出自《医宗金鉴》,但查《医宗金鉴》所载,方凡二见:一见于《外科心法要诀》,其方引自《外科正宗》;一见于《删补名医方论》,其方引自《医方集解》。而在《医方集解》之后的诸家多宗《医方集解》一书,故此处暂定为《医方集解》。其主要功效是“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因其组方严谨,疗效显著,故不仅被后世医家频繁地应用于内科肝胆疾病的治疗上,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内科多种杂病的治疗上。此外,由于中医学特有的辨证论治理论,此方还被广泛地应用于包括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
科、骨科等在内的临床各科,堪称一代名方。
第一节 龙胆泻肝汤方名
释义和立法依据
因本方主治病证皆为肝胆实火上扰或湿热下注所致,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 寒之”、“湿淫所胜,……,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的基本原则,方中用龙胆草大苦大寒,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为本方泻火除湿、两擅其功的君药。佐以黄芩、栀子清泻肝经实火及湿热之邪,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使湿热从水道排出。虽有生地、当归二药滋养肝经之阴血以防苦寒之药伤阴,但纵观全方,仍以清肝泻肝之药为主,故本方名为“龙胆泻肝汤”,可谓顾名思义。
第二节 龙胆泻肝汤的组成与方义分新
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等10味药物组成。因实火湿热为患,故治宜清肝胆实火,泻三焦湿热。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为“凉肝猛将”(《笔花医镜》),《药品化义》有云:“龙胆草专泻肝胆之火,主治目痛颈痛,两胁疼痛,……凡属肝经热邪为患,用之神妙。其气味厚重而沉下,善清下焦湿热。若囊肿便毒,下疳及小便涩滞,……或茎中痒痛,女人阴癃作痛,或发痒生疮,以此人龙胆泻肝汤治之,皆苦寒胜热之力也。”本药泻火除湿,两擅其功,恰中病情,故为方中主药。黄芩清少阳于上,栀子泻三焦于下,二味苦寒清热,共助主药以泻肝胆经实火;湿热之邪壅滞下焦,故用渗湿泄热之车前子、木通,从小肠膀胱以导之;泽泻甘寒,从肾与膀胱以导之,共助主药以除肝胆经湿热,使邪有出路,则湿邪无留,此五药皆为方中辅药。主辅助济,其力倍增,可使肝胆经实火湿热祛除无遗。然肝为藏血之脏,肝经实火,易伤阴血,所用诸药又属苦燥渗利伤阴之品,故用生地黄、当归养血益阴以柔肝,使祛邪而不伤正,为方中佐药;肝者体阴而用阳,性喜疏泄条达而恶抑郁,火邪内郁则肝气不舒,若更以大剂苦寒降泄于下,则恐肝气被抑,故又用柴胡疏畅肝胆之气,并能引诸药归于肝经。且柴胡与黄芩配合,不仅能解少阳之热,又可加强清上之力;“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素问•脏气法时论》),故又用甘草之甘以缓肝急;本方药物多为大苦大寒之品,易伤胃气,故必赖甘草以和药调中,此二药皆为使药。本方胆草、栀、芩等用酒拌炒,可引药上行,使清上之力加强,且于泻火之中寓疏散之意,可使诸药寒而不遏。是方泻中有补,降中寓升,祛邪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伐胃,配伍严谨,照顾周到,实为泻肝之良方。
第三节 龙胆泻肝汤的功用和主治
一、龙胆泻肝汤各组成药物的功效和主治分析
(一)龙胆草
其性寒味苦,归肝、胆、膀胱经,主要功效是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本品尤善清下焦湿热,故常用于治疗阴肿阴痒、带下湿疹、黄疸尿赤等病证。又因其苦寒沉降,善泻肝胆实火,因此常用于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乃至肝经热盛,热极生风所致的高热惊厥、手足抽搐等诸多病证的治疗。
历代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骨问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名医别录》:大寒,无毒。主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痢,去肠中小蛊,益肝胆气,止惊惕。
《药性论》:能主小儿惊痫人心,壮热骨热痈肿,治时疾热黄口疮。
《日华子本草》:治客忤,疳气,热病狂语,及疮疥,明目,止烦,益智,治健忘。
《珍珠囊》:去目中黄及睛赤肿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
《用药法象》:退肝经热邪,除下焦湿热之肿,泻膀胱火。
《药性赋》:其用有二:退肝经之邪热,除下焦之湿肿。
《药性解》:味苦涩,性寒,无毒,入肝、胆、肾、膀胱四经。退肝经之邪热,除下焦之湿肿,明目定惊,治疸止痢,能杀疳虫。
《药鉴》:其用有四:除下部风湿,一也。除下焦湿热,二也。除脐以下至足肿痛,三也。除寒湿脚气,四也。又日:益肝胆气,凡跟肿睛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者,以柴胡为君,胆草为使,此又眼病必用之药也。小儿惊病,亦多用之。
《景岳全书》:乃足厥阴、少阳之正药。大能泻火,但引以佐使,则诸火皆治。故能退骨蒸疳热,除心火惊痫狂躁、胃火烦热、黄疸、咽喉肿痛、肝肾膀胱伏火、小水淋闭、血热泻痢、下焦湿热痈肿、疮毒疼痛、妇人血热崩淋、小儿热疳客忤,去目黄睛赤肿痛,杀蛊毒肠胃诸虫及风热盗汗。凡肝肾有余之火,皆其所宜。
《得配本草》:大苦,大寒。入足少阳、厥阴经气分。泻二经之邪热,治下焦之湿肿。杀蛔虫,疗黄疸,通淋闭,愈惊疳,止泻痢,消疮痈,去喉痛,除目赤。
《医学衷中参西录》:味苦微酸,性寒,色黄属土,为胃家正药。其苦也能降胃气、坚胃质,其酸也能益胃中酸汁、消化饮食,凡胃热气逆、胃汁短少、不能食者,服之可以开胃进食,西人浑以健胃药称之,似欠精细。为其微酸属木,故又能人胆肝、滋肝血、益胆汁、降肝胆之热使不上炎,举凡目疾、吐血、衄血、二便下血、惊痫、眩晕因肝胆有热而致病者,皆能翕之。其泻肝胆实热之力,数倍于芍药。而以敛戢肝胆虚热,固不如芍药也。
(二)黄芩
本品性寒味苦,归肺、胃、胆、大肠经,主要功效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本品善清中上二焦湿热,故可用于湿温暑湿、湿热痞闷、黄疸泻痢等病证;又善清肺火及上焦之实热,可用于肺热咳嗽、热病烦渴;本品有较强的泻火解毒之力,可用治痈肿疮毒、咽喉肿痛;又清热养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衄病证;又有除热安胎之效,用治妇人怀胎蕴热、胎动不安之症。
历代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治诸热,黄疸,肠游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名医别录》:大寒,无毒。主治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药性论》:味苦,甘。能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痈气,治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解热渴,治热腹中绞痛,心腹坚胀。
《日华子本草》:下气,主天行热疾,疔疮排脓,治浮痈发背。
《本草图经》:仲景治伤寒心下痞满,泻心汤,凡四方皆用黄芩,以其主诸热,利小肠故也。又太阳病之下利不止,喘而汗出者,有葛根芩连汤,及主妊娠安胎散,亦多用之。
《珍珠囊》:凉心,治肺中湿热,泻肺火上逆,……安胎。
《药类法象》:治肺中湿热,疗上热、目中赤肿、瘀肉壅盛必用之药。泄肺受火邪,上逆于膈上,补膀胱之寒水不足,乃滋其化源也。
《药性解》:黄芩,味苦辛,性寒,无毒,入肺、大肠、膀胱、胆四经。主崩淋热疸,痛痢恶疮,解毒收口,去翳明目,调经安胎。中枯而飘者,泻肺火,消痰利气,除风湿留热于肌表;细实而坚者,泻大肠火,养阴退阳,滋化源除热于膀胱。
《景岳全书》:味苦气寒,气轻于味,可升可降,阴中微阳。枯者善于入肺,实者善人大肠,欲其上者酒炒,欲其下者生用。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祛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大肠无火滑泄者,最当慎用。
《本草分经》:苦,寒,人心。胜热。折火之本,泻中焦实火,作脾家湿热,为中上二焦之药。亦治邪在少阳,往来寒热。中空者名枯芩,佐栀子泻肺火;中实者名条芩,泻大肠火。
《医学衷中参西录》:味苦性凉。中空,最善清肺经气分之热,由脾而下通三焦,达于膀胱以利小便。又善入脾胃清热,由胃而下及于肠,以治肠澼下利脓血。又善入肝胆清热,治少阳寒热往来。兼能调气,无论何脏腑,其气郁而作热者,皆能宣通之。又善清躯壳之热,凡热之伏藏于经络散漫于腠理者,皆能消除之。治肺病、肝胆
病、躯壳病,宜用枯芩;治肠胃病宜用条芩。究之,皆为黄芩,其功用原无甚差池也。
(三)栀子
本品性苦味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主要功效是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本品苦寒清降,有清心除烦之效,用于温热病,邪热客心,心烦郁闷、躁扰不宁等症;能清利肝胆湿热而退黄疸,用于肝胆湿热郁结所致黄疸、发热、小便短赤等症;又有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可用治血热妄行的吐血、尿血等症;由于其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疮疡肿毒、跌打损伤等病证。
历代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齄鼻,白癞,赤癞,疮疡。
《名医别录》:大寒,无毒。主治目热赤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药性论》:杀蜇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干,目赤肿病。
《药类法象》:治心烦懊恼,烦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带,小便不利。
《本草衍义补遗》: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
《本草纲目》: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烫火伤。
《本草分经》:泻心肺之邪热,使之下行,由小便出。解三焦郁火,最清胃脘之血。
(四)泽泻
本品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主要功效是利水渗湿、泻热,善泻下焦湿热,故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淋浊带下及痰饮等病证。
历代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甘,寒。主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
《名医别录》:味咸,无毒。主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
《药性论》:能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宣通水道。
《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主头旋,耳虚鸣,筋骨挛缩,通小肠,止遗沥,尿血,催生难产,补女人血海,令人有子,叶壮水藏。下乳,通血脉。
《药类法象》:除湿之圣药也。治小便淋沥,去阴问汗。
《药性赋》:其用有四:去胞垢而生新水,退阴汗而止虚烦,主小便淋沥仙药,疗水病湿肿灵丹。
《本草纲目》:泽泻气平,味甘而淡。淡能渗泄,气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脾胃有湿热,则头重而目昏耳鸣。泽泻渗去其湿,则热亦随去,而土得令,清气上行,天气明爽,故泽泻有养五脏、益气力、治头旋、聪明耳目之功。……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脚气。
《景岳全书》:味甘淡微咸,气微寒。气味颇厚,沉而降,阴也,阴中微阳。入足太阳、少阳。其功长于渗入去湿,故能行痰饮,止呕吐泻痢,通淋沥白浊,大利小便,泻伏火,收阴汗,止尿血,疗难产疝痛,脚气肿胀,引药下行。
《本草分经》:甘、咸,微寒。泻膀胱及肾经火邪,利小便,功专利湿行水。治一切湿热之病,湿热除则清气上行,故又止头眩。
(五)木通
本品味苦性寒,归心、小肠、膀胱经,主要功效是利尿通淋、通经下乳。本药上清心火,下利湿热,使湿热之邪下行从小便排出,用于热淋涩痛、心烦尿赤、水肿脚气;同时可以通经下乳,并能利血脉通关节,用治经闭乳少、湿热痹痛等病症。
历代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气味辛、平,无毒,主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去恶虫。
《药性论》:主治五淋,开关格,治人多睡,主水肿浮大,除烦热。
《日华子本草》:安心,除烦,止渴,退热,治健忘,明耳目,治鼻塞,通小肠,下水,破积聚血块,排脓,治疮疥,止痛,催生下胞,女人血闭,月候不匀,天行时疾,头痛目眩,赢劳乳结,及下乳。
《药类法象》:气平,味甘。主小便不通,导小肠中热。
《药性赋》:其用有二:泻小肠火积而不散,利小便热闭而不通。
《本草纲目》:手厥心包、手足太阳小肠膀胱之药也。故上能通心清肺,治头痛、利九窍;下能泄湿热,利小便,通大肠,治遍身拘痛。
《景岳全书》:能利九窍,通关节,消浮肿,清火退热,除烦渴黄疸,治耳聋目痛,天行时疾,头痛鼻塞目眩,泻小肠火郁,利膀胱热淋,导痰湿呕哕,消痈肿壅滞,热毒恶疮,排脓止痛,通妇人血热经闭,下乳汁,消乳痈血块,催生下胎。
《得配本草》:苦、淡,平。人手厥阴、手足太阳经气分。泄三焦之邪热而归小肠,通九窍之血脉而利关节。治水肿浮大,疗君火上炎,催生下乳,退喉痹,去脾疸,理鼻齄,开耳聋,散痈肿。
《本草新编》:逐水气,利小便,亦佐使之药,不可不用,又不可多用,多用则泄人元气。
(六)车前子
本品味甘性寒,归肾、肝、肺经,主要功效是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本品甘而滑利,寒凉清热,有利尿通淋之功,可用于小便淋涩等;又利水湿、分清浊而止泻,即利小便以实大便,常用治暑湿泄泻;善清肝热而能明目,可用于目赤涩痛、目暗昏花、翳障等病症;本药入肺经,能清肺化痰止咳,用治痰热咳嗽。
历代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甘,寒。主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
《名医别录》:味咸,无毒。主男子伤中,女子淋沥,不欲食,养肺,强阴,益精,令人有子,明目,治赤痛。
《药性论》:君,味甘,平。能去风毒,肝中风热,毒风冲眼,目赤痛,瘴翳,脑痛泪出,压丹石毒,去心胸烦热。叶主泄精病,治尿血,能补五藏,明日,利小便,通五淋。
《日华子本草》:常山为使,通小便淋漓,壮阳,治脱精,心烦下气。
《药类法象》:主气癃闭,利水道,通小便,除湿痹,肝中风热,冲目赤痛。
《本草纲目》:大抵人服食,须佐他药,如六味丸之用泽泻也。若单用则泄太过,恐非久服之物。欧阳公常得暴下病,国医不能治。夫人买市人药一贴,进之而愈。力叩其方,则车前子一味为末,米饮服二钱七。云此药利水道而不动气,水道利则清浊分,则谷藏耻矣。导小肠热,止暑湿泻痢。
《荮眭解》:车前子,味甘,性寒,无毒,入肝、膀胱、小肠三经。主淋沥癃闭、阴经肿痛、湿疮泄泻、赤白滞浊、血闭产难,常山为使。根、叶主金疮,功用同子。
《药鉴》:气寒,味甘咸,无毒。惟其寒也,故能除湿去烦热。惟其咸也,故能利水通肾气。惟其甘也,故能利水道,而不走精气。
《景岳全书》:味甘微咸,气寒,入膀胱、肝经。通尿管热淋涩痛,驱风热目赤翳膜,利水,能除湿痹。性滑极善催生,兼治湿热泻痢,亦去心胸烦热。根叶生捣汁饮,治一切尿血衄血热痢,尤逐气癃利水。
《本草新编》:车前子,味甘、咸,气微寒,无毒。入膀胱、脾、肾三经。功专利水,通尿管最神,止淋沥泄泻,能闭精窍,祛风热,善消赤目。催生有功。但性滑,利水可以多用,以其不走气也;泻宜于少用,以其过于滑利也。
《本草分经》:甘,寒。清肺肝风热,渗膀胱湿热,利水而固精窍。
(七)当归
本品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主要功效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其味甘性温质润,为补血要药,常用于治疗心肝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