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论丛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文化人类学,
作者: 中国人学学会编
出 版 社: 郑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版次: 1页数: 408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1106934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2007年11月9~11日,由中国人学学会主办、河南省哲学学会协办、河南省焦作市委党校承办的中国人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暨“入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在河南焦作市召开,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专家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本辑《人学论丛》得到了人学专家们的大力支持,在2007年年会的基础上,吸收2007年度学者的研究成果,共收录论文35篇,按照内容分为3个专题,供相关读者阅读参考。
目录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推进人学
建设和发展
第一编 以人为本的涵义与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人学内涵
重大战略思想的哲学根据
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探析
论人性化
“以人为本”与企业文化:历史与现实
作为公民意识的“以人为本”
关于马克思生存论的几个问题
人生哲学新探
把握“以人为本”需要解决的五个问题
试论“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民本思想”的关系
以人为本与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以人为本与社会发展理论的误区
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
人学透视的时代价值
以人为本:高校德育的新理念
高教管理“以人为本”三论
自我何以成为社会价值的源点
第二编 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
论马克思的社会时间思想对于贯彻
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马克思的自由时间范畴及其当代意义
自由民主的社会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哲学发展史就是人的自由本性自我
反思的历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人的发展趋向
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学辨义
树立新的财富观
正义感与人的全面发展
无神论与人的解放
第三编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人的问题
试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社会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与发展博弈择优
机关团队建设与和谐社会
人的素质与全面小康社会
全球化时代的华侨华人文化认同的特点
罗默的剥削理论及其所引发的论争
附录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努力开创人学理论研究新局面——中国人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综述
书摘插图
第一编以人为本的涵义与价值
重大战略思想的哲学根据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用这些战略思想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愈来愈显示出它们的威力,得到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衷心支持和拥护。事实证明,这些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非常及时和正确,确实是我们党立足现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而取得的最新成果。人们对它们所包含的深刻理论内容和重大社会价值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本文主要是探讨重大战略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研究战略思想提出的哲学根据,选择以下三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