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实用教程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作者: 李霞芬,文安乐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版次: 1页数: 23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128060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从古到今的共同愿望和持久追求,它是人类教育事业追求的最高目标。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当然离不开掌握一门或几门专业知识和技术,但更离不开基本的人文素质。否则,就会和他人、社会格格不入。中央领导近年来多次倡导,无论是学文科的还是学理工科的,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高等学校要在相当高度上认识这一问题,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但是,我国当今的高等教育,由于教育的功利倾向和实用主义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教学、轻德育,科学与人文脱节的现象。许多大学生缺乏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走向社会后,难以适应社会、时代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所以,弥补和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和修养,在当前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我们应该积极地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完美地结合起来,把教育我们的学生怎样生存、怎样创造、怎样合作共事、怎样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如何以浓厚的优秀历史文化积淀构筑自己的精神支柱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大学生真正塑造成具有高尚情操、完美人格、丰富知识、学有所长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应当说,在大学包括高职高专学校开设人文素质修养课已开始成为共识。但是,这门课程的框架和体系如何建立?它应当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目前尚无定论。在2005年,作者就开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出版了《大学人文素质修养》一书,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对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因此,我们在编写这本教材时,汲取了原教材的优点,并努力弥补了原教材的不足。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把教学内容整合为五个板块:文学鉴赏、综合阅读、口语表达、应用写作和艺术欣赏。作者在选文时力求经典,避免与高中学过的篇目重复,在每一单元中都配备实训环节,力求做到注重实用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突出了高职特色。
目录
第一单元文学鉴赏
第一节诗歌常识
第二节诗歌鉴赏
第三节选文赏析
小雅采薇
九歌国殇
春江花月夜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定风波
钗头凤
一剪梅
念奴娇过洞庭
咏竹
神女峰
热爱生命
回答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笑
玩偶之家
第二单元综合阅读
医生的哲学理念和人文修养
想象力:大学存在的理由
最难写的两个字——祖国
厉以宁教授讲故事
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
开镰
我的世界观
伤逝
生命不仅属于自己
乡下纯种的亲爸爸啊
人生贵在磨练
古代感觉
驿站
汨罗江之祭
梵高的坟茔
瑞典人的三不争
伟大的德国精神
第三单元 口语表达
第一节交谈
第二节主持
第三节演讲
第四节辩论
第四单元应用写作
第一节书信
第二节条据
第三节报告、请示
第四节计划、总结、调查报告
第五节新闻
第六节毕业论文
第五单元艺术欣赏
第一节音乐艺术
第二节绘画艺术
第三节书法艺术
附录:课外阅读书目推荐
书摘插图
第一单元文学鉴赏
第二节诗歌鉴赏
一、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古代诗歌,应从如下几个方面人手。
1.要“知人论世”
诗人创作诗歌,是在感情冲动的时候写出来的,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鉴赏作品和创作过程相反,我们是先看作品的文辞,再以文辞为媒介,深入到诗人的内心去追溯源头,这就是所谓“观文者披文以人情”。也就是说,要“知其人”(诗人的基本情况),“论其世”(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然后才可以“见其心”(诗人写作的动机,想要表达的情感)。这就要求我们对占代诗歌的一般常识要有所了解和掌握,主要有两点。
(1)对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应有所了解。我国古代诗歌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以《诗经》为源头的现实主义传统。它的突出特征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疾苦和愿望。现实主义诗人及诗作,自《诗经》开始,直至汉代乐府、建安涛人(以曹操父子为代表)、杜甫、白居易,一直到宋元明清,各个时代都有其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另一个是以《楚辞》为源头的浪漫主义传统。它的突出特征是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瑰丽奇特的比喻,通过大胆的夸张、象征等手法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和情感。浪漫主义传统自屈原开创以后,为李白、李贺、苏轼等著名诗人发扬光大,各个时代都有其代表作家和作品。对这两大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有所了解,对于鉴赏古代诗歌有很大帮助。但是,我们说某一诗人是现实主义诗人或浪漫主义诗人,并不是说他的全部作品就都是现实主义的或都是浪漫主义的。鉴赏作品时,要从作品实际出发予以判断。
(2)对各个诗人的创作风格和各个时代的主要流派应有所了解。所谓风格,就是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有机统一呈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是诗人的精神面貌、创作特色和个性在作品中的体现。例如人们常说:屈原,瑰丽奇异;陶渊明,冲淡平和;曹操,悲凉慷慨;杜甫,沉郁顿挫;李白,豪放飘逸;李商隐,典雅绵邈;自居易,平易通俗等等。后人又常将风格相同或相近的诗人,归为某一流派。如白居易和元稹,文学上主张一致,创作风格基本相同,并称“元白”。又如宋代词人中,以苏轼、辛弃疾等人的词为代表,其气势磅礴,境界阔大,雄词高唱,不可一世,人称“豪放派”;而以周邦彦、李清照、柳永等词家的作品为代表,其风格曲折委婉,含蓄蕴藉,人称“婉约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