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壤质量
分類: 图书,农业/林业,农业基础科学,
作者: 曹志洪,周健民等著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 1049000版次: 1页数: 709印刷时间: 2008/10/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030226297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本书以“973”项目“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编号G19990118)的研究成果为主线编著而成,是“中国土壤质量研究系列专著”之一。
全书分四大部分:第Ⅰ部分(含第一至第三章)阐述土壤质量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土壤质量时空变异特征;第Ⅱ部分(含第四至第七章)阐述土壤圈层内、外的物质交换与土壤质量演变的关系;第Ⅲ部分(含第八至第十一章)阐述四大类耕地土壤的质量现状、演变规律、定向培育与持续利用;第Ⅳ部分(含第十二章)阐述已取得的进展、不足和展望。
本书对从事土壤、地理、资源、环境、生态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教育和学习人员,以及政府、企事业单位负责生态、环境建设的人员有重要参考价值。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土壤质量概论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及其功能
一、土壤的组成
二、土壤的功能
第二节 土壤质量概念的沿革
一、不同时期土壤质量的概念
二、土壤质量的科学定义
三、“973”项目启动的土壤质量研究是我国现代土壤学发展的里程碑
四、土壤质量研究的战略目标是为生态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节 土壤圈层理论与土壤质量研究
一、土壤圈层理论的科学内涵
二、土壤圈层理论是我国土壤质量研究的理论指导
第四节 土壤圈层内外的物质交换是土壤质量演变的驱动力
一、我国的自然生态条件与土壤质量演变
二、人为活动与土壤质量演变
第五节 我国土壤质量研究的内容、重点和特色
一、土壤质量研究的核心内容
二、土壤质量研究的量化指标和评价体系
三、我国土壤质量研究的重点
四、我国土壤质量研究的特色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土壤质量指标和评价咨询系统
第一节 土壤质量的指标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二、土壤肥力、环境和健康质量指标
三、土壤质量指标的筛选
四、土壤质量指标与土壤功能
第二节 土壤质量指标的量化表达
一、土壤质量指标的分级
二、隶属度函数的建立和隶属度值的计算
第三节 土壤质量的评价方法
一、土壤质量评价目的
二、评价的时空尺度与范围
三、土壤质量评价的工作程序
四、土壤质量评价模型
第四节 四类重要土壤质量的基准
一、四类重要土壤的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的确定
二、四类重要土壤肥力质量基准
三、土壤环境质量和健康质量基准
第五节 土壤质量评价咨询系统(SQECS)
一、系统总体设计
二、土壤质量评价咨询系统的设计
三、系统的实现
四、系统运行环境
五、实例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土壤质量的时空变异规律
第一节 土壤质量时空变异的科学内涵与研究方法
一、土壤质量在时间尺度上的演化
二、土壤质量在空间尺度上的变异
三、土壤质量时空变异研究的样点布置和样品采集的原理
四、土壤质量图的编制
第二节 四大案例地区的土壤样品采集和研究方法确定
一、土壤采样点的布置与样品采集
二、资料收集
三、实验室样品分析
四、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因子与模型
五、土壤健康质量评价因子与模型
第三节 案例地区耕地土壤肥力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
一、土壤全氮的空间分布特征
二、土壤速效磷的空间分布特征
三、土壤速效钾的空间分布特征
四、主要耕地土壤肥力质量的空间分异趋势
第四节 最近20年主要耕地土壤肥力质量的演变
一、土壤全氮的演变
二、土壤速效磷的演变
三、土壤速效钾的演变
四、土壤肥力质量的演变特征
第五节 案例地区耕地土壤健康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
一、重金属的空间分异
二、有机污染物的空间分异
三、土壤健康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
第四章 土-气间物质交换及其对全球化的影响
第五章 土-水间的物质交换与水环境质量
第六章 土壤-植物系统污染与修复及其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第七章 土-岩间的物质交换及其对土壤质量与人畜健康的影响
第八章 红壤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
第九章 水稻土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
第十章 潮土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
第十一章 黑土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
第十二章 中国土壤质量研究展望
附录1 表格索引
附录2 图索引
附录3 图片索引
书摘插图
第一章土壤质量概论
第一节土壤的组成及其功能
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有生命的自然体,又是一种在人的生命周期内不可再生的资源。“万物土中生”是中国古老的科学名言,集中表达TN人对土壤价值的认识,已被世界各国的土壤学家所引用(Doran et a1.1994)。西方科学家认为位于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谷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世界早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公元前2500年的著作中就提到那里有肥沃的土壤,大麦的产量是播种量的86~300倍(Havlin et a1.1998)。据我国古籍(1886年上海点石斋出版的《五经备旨》)记载,公元前21世纪,“舜耕历山,禹在浙东绍兴、余姚沿海治水”;20世纪60年代在余姚河姆渡发现了背山面湖的史前人类定居点,杆栏式的房屋,榫状结构的器具,骨、木、石耜,大量碳化稻粒和稻草,狩猎和饲养动物的遗骨,大量的各种形状的陶器等,证明在我国水稻栽培历史已有’7000年以上(浙江省博物馆自然组1978;White 1994)。2003年,在江苏昆山阳澄湖畔的绰墩遗址发现了距今6280年属于马家浜文化的44块水稻田——有完整的田塍、水口、沟、井、池,灌溉用的陶罐及大量碳化稻谷等(cao et a1.2006;卢佳等2006),进一步佐证了长江三角洲是世界稻作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游修龄1995)。对绰墩遗址埋藏的史前水稻田进行土壤剖面形态的观测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认为其已发育出幼年水稻土的基本特征,当属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水稻田和最原始的水稻土(Cao et a1.2006;卢佳等2006;曹志洪等2007)。世界的文明是从利用土壤发展农业开始的,而文明的衰落又总是与土壤的退化相联系的(卡特等1987)。
一、土壤的组成
土壤是一个有生命的活的自然体,它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自然界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平衡体。土壤不仅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又是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地球系统的一个圈层。土壤的形成十分缓慢,在母质、气候、地形、植被的共同作用下平均100~400年才形成1 cm土壤。成土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反应首先是在固相、液相、气相的交界面上交互完成的。陆地上裸露的岩石表面不经过长期的风化与微生物长期的活动是绝不可能长出可见的绿色植物的(图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