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基础教育

日本基础教育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世界各国教育,

作者: 张德伟 主编

出 版 社: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1字数:版次: 1页数: 301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114738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基础教育,就其本质来说,是面向全体儿童和青少年,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教育。它是人才成长的母体,教育事业的基石,在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中,都把它置于重要位置上。

已经过去的20世纪曾被称之为“教育世纪”。在这个世纪的上半叶,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发生了以杜威实用主义为代表的进步主义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的猛烈冲击,以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为特征的传统教育受到严厉的批判。这种教育观念上的变化深深地影响到基础教育的改革。在这个世纪的下半叶,适应新技术革命的需要,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和郎格朗的终身教育思想遍及全世界,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和教育投资中均把基础教育作为中心环节,大力推进基础教育的提高和发展。

目录

第一章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

一 推陈出新:第一次教育改革时期的基础教育

二 洗心革面:第二次教育改革时期的基础教育

三 登高望远:第三次教育改革时期的基础教育

四 大力推行教育立国战略

第二章 战后日本社会的发展变化与基础教育改革

一 基础教育的民主化

二 基础教育的现代化

三 基础教育的国际化

四 基础教育的信息化

五 终身教育思潮与基础教育改革

六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维

第三章 中小学的科学技术教育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小学科技教育

二 80年代以来的“科技立国”战略与教育改革

三 中小学的理科教育

第四章 中小学的道德教育

一 中小学道德教育概述

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育方针的演变

三 “道德”的教育目标和内容

四 道德教育改革的新动向

第五章 中小学的音乐教育

一 二战后中小学的音乐教育

二 新世纪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动态

第六章 中小学的健康教育

一 中小学健康教育概述

二 中小学的保健教育

三 中小学的安全教育

四 中小学的性教育

五 中小学的防止乱用药物教育

六 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七章 中小学的职业技术教育

第八章 中小学的课外特别活动

第九章 中考、高考制度改革

第十章 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录用和培训

结束语 基础教育的危机和新生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

一 推陈出新:第一次教育改革时期的基础教育

明治维新以前的日本传统教育,最主要的是儒教(即儒学)教育,特别是在江户时代(1603-1867),“以儒教为本的教育”发展到了鼎盛状态,这与中国的儒家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19世纪中叶,日本陷入了半殖民地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善于通权达变的日本人开始抛弃自己的祖师——中国,而“以洋为师”,大力吸收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兴办新型工厂,开办洋式教育。

1868年明治新政府建立以后,日本更是全面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文化。第一次教育改革就是以“师洋”开始的。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各领域开展的一场全面革新,其总目标是为解除外患而实现“富国强兵”。为了实现“富国强兵”,日本对教育改革的重视不仅史无前例,而且中外鲜见。美国学者霍尔(Hall)曾指出:“在任何方面的改革,日本人都没有像在教育方面发展一个新教育制度那样行动迅速而目的明确。”①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