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影像学简论
分類: 图书,医学,影像医学,
作者: 孙新海,张现坡 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 230000版次: 1页数: 188印刷时间: 2008/12/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912391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X线、B超、CT等各种影像诊断技术都有各自的特点,不同的疾病应当选择不同的检查手段。正确运用影像学检查方法不仅能提高疾病诊断率,更可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本书既适于医学影像技术人员和临床医师参考,也可供患者及家人阅读了解。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12章,主要介绍了比较影像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影像诊断技术的基础知识。分别阐述了人体各系统常见疾病的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特点、使用范围、优缺点比较以及如何正确选择运用等。本书立足于临床,同时注重基础,兼顾新技术、新进展,其内容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对于全面了解和掌握影像学基本知识、正确地理解和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是从事影像学工作和各级临床医师、特别是中青年医师和实习、进修医生的实用性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总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简介
第三节 影像诊断临床思维与表述
第2章 颅脑影像学比较
第一节 X线在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第二节 CT在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第三节 MRI在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第四节 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第五节 颅脑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第3章 五官、颈部疾病影像学比较
第一节 眶部疾病影像学比较
第二节 鼻及鼻旁窦疾病影像学比较
第三节 咽部疾病影像学比较
第四节 喉部疾病影像学比较
第五节 耳部疾病影像学比较
第六节 颌面部疾病影像学比较
第七节 颈部疾病影像学比较
第八节 头颈部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第4章 胸部疾病影像学比较
第一节 X线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第二节 CT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第三节 MRI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第四节 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第五节 胸部疾病的介入放射学
第六节 胸部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第5章 心与大血管疾病影像学比较
第一节 X线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第二节 超声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第三节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第四节 CT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第五节 MRI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第六节 心血管疾病影像检查的评价
第七节 心血管病介入放射学
第八节 心脏与大血管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第6章 胃肠道疾病影像学比较
第7章 肝、胆、胰及脾脏疾病影像学比较
第8章 急腹症与腹壁、腹腔和腹膜后疾病影像学比较
第9章 腹部介入放射学
第10章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影像学比较
第11章 骨关节疾病影像学比较
第12章 典型影像征象的意义及影像学比较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 总论
第一节 概述
现代医疗实践中,用于疾病检查的手段越来越多,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对疾病的诊断,不但要明确病变的部位、范围和性质,即对疾病作出定位、定量及定性的形态学诊断,还要反映其功能性变化,甚至要对病变的周围关系及全身情况做出全面客观的分析、评价。因此,现代医学影像学检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已渗入到疾病诊疗的各个领域。
30年来,现代医学影像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X线、DSA、CT、MRl、超声显像(USG)、核素显像等技术,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发挥着各不相同的重要作用。在临床实践中,这些技术手段在特定的疾病的诊疗中,各自发挥的作用和限度如何,怎样合理地选择和综合地实施,如何做到最有效又尽可能减少诊疗费用,这些问题常具体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比较影像学,就是根据对照比较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去研究和探索各种成像技术的要素和基本原理,分析其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和限度,评价各种成像技术的优劣,并确定某种组织和器官和(或)某种疾病的最佳影像检查方案,期望以最小的合理花费,达到准确、快速诊治疾病的目的。
比较影像学的目的,一是为了更准确地诊断和鉴别疾病,二是为了更合理地选择影像检查方法。
目前,在临床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影像学技术快速发展和继续教育相对滞后的矛盾,相当一部分临床工作者对一些新的影像技术知之甚少,影像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不能灵活运用和合理选择;其次,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基层医院,还存在着影像技术的人为地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普通放射、CT、MRl独立建科,自成体系,互不沟通,医生知识单一,阻碍了各种影像技术间的相互渗透和交流,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单一技术的畸形发展,甚至存在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引进设备,滥用检查,忽视业务技术的钻研和提高等现象。另一方面,有的人存在着任意扩大应用范围,把一种成像技术说成是诊断所有疾病的最佳方法;有的人把传统的、实践证明仍然有用的方法说得毫无可取之处,而有的又不接受新的更好的方法,抱残守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