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主体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哲学理论,
作者: 刘森林编著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35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970451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在当代哲学批评普遍、连续、永恒的主体性,而关注当下、个别、断裂、多变的自我主体性,在马克思批判内在的自我主体和伸张以劳动为新奠基的社会性专题之间,主体性何去何从?主体还能为什么奠基?为真理、秩序、历史、发展,还是只为伸张个性的自我?认识论意义和实践哲学意义上的主体有何区别?主体真能自足自立吗?当马克思强调个我主体的内在奥秘是某种社会性时,这种社会性是主体的支撑还是消解?主体性与社会性能协调一致、获得统一吗?苏格拉底的死预示着哲学主体性只能退回自身内在,还是近代启蒙重新致力于对大众社会的改造,指望所有人都能成为主体,从而使得再回到苏格拉底之路又重开光明?循着这些问题,本书从近代主体诞生时就内含着的四对矛盾冲突出发,着重于以前我们并不重视的马克思与德国早期浪漫派及施蒂纳的相互关联,探讨了劳动主体与浪漫主体在反讽与现实、存在与意识、史诗与浪漫诗、艺术与劳作、主体性与社会性、纯粹主体与经验主体、感性与超验形上学、遏止虚无主义等问题上呈现出的不同视野和观点,并针对流行见解提出了较为独到的看法。
作者简介
刘森林,1965年生,山东昌乐人,中山大学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教育部重点基地中山大学马克思主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副所长,《现代哲学》杂志副主编。主要代表作:《发展哲学引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辩证法的社会空间》(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曾获研究类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目录
前言在主体性与社会性之间
第一章 内向性主体的四个矛盾维度
一 内向性主体及其蕴含的个体性与普遍性的矛盾
二两种实践主体(Ⅰ)
三两种实践主体(Ⅱ)
四第一种矛盾:超验性与经验性的内在紧张
五第二种矛盾:自我决定与自我实现的分离
六第三种矛盾:主体的等级性与压迫性
七第四种矛盾:理性与虚无的内在悖谬
第二章启蒙主体与浪漫主体(个我抑或普遍之我)
一从启蒙主体到浪漫主体
二绝对主体(自我)与现实主体(自我)
三原我(Ur-ich)及其意蕴
四审美与反讽
五马克思与反讽
六另一种内在性,另一种诗篇
第三章 马克思对近代主体观念的批判:进展与问题
一从内在性根基到社会性根基
二一种新基质的重建
三为新主体奠基的“劳动”与“社会性”
四劳动的绝对性与非绝对性
五 目标方向维度上的近代主体性遗留
六以群体主体替代个体主体
七问题与继续探讨的空间
第四章主体批判的限度:施蒂纳的启示
一施蒂纳真实问题的还原与马克思批判的启示
二激进的施蒂纳:把主体的自持性推向极端
三独自性的绝对和贫乏
四虚无主义的可怕深渊
五历史的辩证架构与中间性求解
六经验主体与纯粹主体
七社会性背景下的独自性与个性
结语辩证法是主体性理论
书摘插图
第一章内向性主体的四个矛盾维度
主体性剖析是现代性分析的一个关键。沿着笛卡尔首先开创的构造近代主体概念的内向性思路,来建构一个决然不同于外部客体存在的“主体”,势必得从与外物或他人的纠缠中抽身而出,沿着向内挖掘的路向前进,从而极易得出一个与他人不同的独特“自我”。而这个靠内在的“我思”支撑起来的“自我”还要同时具有对所有人适用的潜在普遍性。“主体”概念一开始就这样承担了这双重(甚或多重)的负载。通过“自我”概念要把全部主体共通性的东西,和每个主体区别于所有其他东西的独有的东西都要标识出来,使“主体”概念像阿多诺所说的那样,“可以指特殊个体,可以指普遍属性,也可以指康德的《导言》中所说的‘普遍意识’……这两个意义相辅相成;缺少一个就很难领会另一个。”①这样,主体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就都被内置于现代主体的本质之中,现代主体性之中就包含了一种明显的张力,用毕尔格的话来说就是,“由此可见,现代的主体依赖于个体的特殊性和一般性之间的张力,蒙田将特殊性、而笛卡尔则将一般性视为自己致力思索之核心。只有这一相通之处才使得我们能够认为,这两种不同主体性是同一个主体概念的两个方面”②。个体性与普遍性两种维度的不同及由此可能造成的冲突,就在异于外部存在物的另一种存在的“自我”(主体)概念中潜存着,并伴随着主体性问题演变的始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