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发展论坛2008

分類: 图书,经济,国际经济,
作者: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吉林省委员会编
出 版 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150000版次: 1页数: 200印刷时间: 2008/08/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013925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近年来,东北亚日益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也越来越吸引世界的目光。立足黑土地,聚焦东北亚,关注新吉林,开拓新视野,促进大发展,这是吉林民革2600余名党员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将本论坛的主题聚焦于东北亚的美好初衷。 首届东北亚发展论坛已于2008年6月20日在长春举行。来自东北三省民革党内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参与论坛,提出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诸位专家学者的论文或发言辑录于斯,以飨读者。
目录
聚焦东北亚
李俊江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新变化
朱显平 俄罗斯远东开发与我国东北振兴的互动发展
情牵黑土地
宋玉祥 东北三省与蒙东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金 福 东北老王业基地振兴与技工资源开发对策
李和跃 东北地区嫩江平原开发、治理和保护思路
景跃军 东北地区人口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王吉发 整合资源促进东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关注新吉林
徐 勇 解放思想加快吉林经济发展
肖 欣 从困境中飞跃的吉林经济
窦 森 把高端绿色食品打造成吉林省特色产业
周华起 打造长春东北亚总部经济基地构筑东北亚合作共赢新平台
发展大视野
王述洋 发展生物燃油产业确保国家石油安全
郑立文 加强资源掌控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张宏伟 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胡海波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的历程与观念——由我国私营企业主阶层兴起引发的思考
郭乃硕 论现代经济行为中的传统伦理价值
书摘插图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新变化
东亚地区是世界上总体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东北亚是东亚的经济中心,经济互补性最强。然而,一直以来,由于受结构性差异、合作动机、民族主义以及历史、现实争端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东北亚地区的合作仍然显得比较落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结束,地区合作在全球又掀起了一股新的浪潮,东北亚地区的合作模式也出现了很多新变化。一方面,随着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以及中国的迅速崛起,东北亚地区的贸易流向以及产业分工模式等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另一方面,随着能源消耗的逐年递增,能源供给问题日益严重,又使得东北亚各国认识到寻求区域合作来解决本地区所面临能源问题的重要意义。本文的目的就是对近年来东北亚区域合作模式所出现的新变化加以简要分析。
一、东北亚地区贸易流向的新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北亚地区的贸易流向呈现出三个重大变化:一是东北亚各国贸易依存度加深,区域内贸易迅速增加;二是东北亚地区原有的以日本为中心的“三角贸易”模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中国为中心的“新三角贸易”格局的出现;第三,东北亚地区离岸服务外包业迅速兴起。
(一)东北亚区域内贸易迅速增加
东北亚区域内贸易在1980年为34%,到2007年达到65%,其规模已经超过欧盟区域内贸易(60%)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域内贸易(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