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办事能力全集

分類: 图书,自我实现/励志,个人修养,为人处世,
作者: 张然 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24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446295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高超的办事能力可以提高个人的生活品质,办事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能干的不如会干的。在我们周围,我们经常见到一些身无长物,然而却老练圆滑的人,他们头脑活络,会说话,会办事,在人际关系中措置裕如,游刃有余。这一切的获得,皆源于他们八面玲珑的办事能力。
一个人的办事能力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人们在世蚧上,置身于社会中,交织在各种矛盾、利益、关系之间,不管因公因私,为人为己,都必然要与人办事。而办事从更多意义上说大都是以自己利益为中心的。不管是物质利益还是精神利益,不管是长远利益还是眼前利益,若想达到自己满意,实现自己的愿望,都必须通过一系列巧妙的办事过程把这一切运筹到自己手中。
内容简介
“能干的不如会干的。”在周围,我们经常见到一些身无所长,然而却老练圆滑的人有时反而比一般人活得更轻松、潇洒、得意。他们头脑活络,办事说话八面玲珑,在人际关系中措置裕如,游刃有余。这一切,皆源于他们的办事能力强,说白了,皆源于他们“会来事”。
相反,那些社会办事能力较差,不大“会来事”的人,却常常感到活得很累。他们活没少干,力没少费,辛苦没少搭,却有时事与愿违,得不偿失。至于财富、地位、名誉等一切与幸福有关的东西更是无缘与他们沾边。纵使他们获得了足够的成功机会,可能最后也会因为不会办事而失之交臂,功败垂成。
所以,会办事和不会办事对人生的影响很大。人生的好与不好的两种结局,主要取决于这会办事与不会办事的两个过程上。而不同的过程其实源自于不同的办事方法与技巧。
本书通过人际交往中的几个方面,理论与案例相结合,教你提高办事能力。
目录
基础篇
第一章 提高办事能力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一 初次相见貌为先:讲究仪表修饰
1.人是衣服马是鞍
2.浓妆淡抹总相宜
3.展现微笑的魅力
二 以气夺人显精神:增添气质魅力
1.高雅的气质可以增强信任感
2.让人看上去觉得你很能干
3.先声夺人容易把握主动权
三 好话一句三冬暖:提高语言素质
1.说话要讲究礼貌
2.说话要讲究时机
3.说话要讲究对象
4.说话要讲究分寸
5.说话要讲究语调
6.说话要讲究场合
四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掌握说话技巧
1.说实话,真情实意打动人
2.说曲话,委婉含蓄尊重人
3.说好话,言真意诚激励人
4.说硬话,理直气壮战胜人
5.说软话,以柔克刚感动人
6.说趣话,诙谐幽默愉悦人
7.说活话,随机应变答对人
8.会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
五 不卑不亢好做人:提高心理素质
1.克服自卑心理
2.克服社交恐惧症
3.学会控制情绪
4.百忍成金
5.沉着冷静
6.暂时离开
7.培养自信心
六 善结人缘有好报:广泛建立关系
1.赢得友谊的法则
2.建立关系网
七 高山景行得善待:优化道德品质
1.勿以恶小而为之
2.心诚则灵
3.言必信,行必果
八 事事留心皆学问:探求办事经验
1.通过读书学习
2.通过观察学习
3.通过请教学习
第二章 提高办事能力要充分认识自己
一 掂着自己的身份办事
二 掂着自己的性格办事
三 掂着自己的人缘办事
四 力不从心的事不能办
五 没有把握的事别吹牛
第三章 提高办事能力要多方面了解对方
一 看对方的身份办事
二 看对方的性格办事
三 揣摸对方的心理办事
四 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办事
第四章 办事通用规则
一 办事要因事制宜
1.办事要把握事情的分量
2.办事要把握处理的火候
3.办事要把握进退的分寸
二 办事要因人制宜
1.怎样与耍阴阳脸的人办事
2.怎样与性格冷淡的人办事
3.怎样与清高傲慢的人办事
4.怎样与“闷死牛”的人办事
5.怎样与私心较重的人办事
6.怎样与“好拔尖”的人办事
7.怎样与性情暴躁的人办事
三 办事要因时制宜
1.办事要抓住时机
2.时过境迁,不应墨守陈规
四 办事要因地制宜
1.要适应社会环境
2.要适应角色变化
3.要适应场合变化
五 办事要因势制宜
1.顺势制宜
2.逆势制宜
3.装疯卖傻
六 世人常用的办事方法
1.送礼法
2.情感法
3.攻心法
4.激将法
5.间接法
6.“泡蘑菇”法
实践篇
第五章 怎样与领导共事
一 怎样与领导办好“公事”
1.如何在工作上成为领导的“红人”
2.如何在关系上成为领导的心腹
3.怎样向领导争取该得的利益
4.如何处理与上级的冲突
5.如何处理领导对你的误解
6.如何对领导说“不”
二 怎样托领导办好“私事”
1.在“理”上激发领导的“责任心”
2.在“情”上激发领导的“同情心”
3.托领导办事应把握时机和火候
4.托领导办事应把握分寸
第六章 怎样与下属共事
一 与下属办事应建立威信基础
1.以品德取威
2.以学识取威
3.以才干取威
4.以信用取威
5.以情感取威
二 与下属办事应掌握的技巧
1.让下属知道,你关心着他们
2.“我唯一可依靠的财产就是——你们”
3.“大人不计小人过”
4.巧用暗示,切忌命令
三 如何调节下属之间的矛盾
1.不偏不倚
2.折衷调和
3.“冷处理”与“调离”
第七章 怎样与同事共事
一 把握好与同事办事的基点
二 协调关系。赢得人缘
三 把握时机。善进善守
四 怎样与好大喜功的同事合作
五 怎样与同事中的“小人”合作
六 怎样与自以为是的同事合作
七 怎样对待同事之间的冲突
八 怎样托同事办私事
第八章 怎样与工作中的异性共事
一 女性下属如何避免与领导的风言风语
1.不要轻易到男性领导家里去
2.在办公室里谈工作最好有第三人在场
3.在公共场合更应保持距离
4.与领导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
5.言谈举止,不要过分亲昵
6.不要在私下里谈工作
7.不单独与领导去娱乐场所
二 女性下属如何对待“花心”老板
1.找他的太太做挡箭牌
2.给他点脸色
三 白领女性如何避免打翻老板太太的“醋坛”
1.改掉自身容易“惹臊”的毛病
2.要有优雅的风范
3.尽量换掉不妥的装束
四 白领女性如何拒绝男同事的“殷勤”
五 酒宴中女士如何保护自己
六 男上司如何对待女下属的“温柔”
第九章 怎样与朋友办事
一 与朋友办事也要讲究“礼节”
1.“既见君子,锡我百朋”
2.“活礼”胜于“死礼”
3.给朋友送礼说道多
二 托朋友办事,先给朋友一个面子
三 托朋友办事前,自己先要吃点亏
四 与朋友办事要求大同存小异
五 怎样让已发达的朋友为自己办事
1.带上见面礼
2.唤起回忆
3.以言相激
4.以利益驱动
六 朋友托你的事办不了怎么办
第十章 怎样与亲戚办事
一 与亲戚办事的三点忌讳
1.忌讳经济往来糊涂帐
2.忌讳居高临下或强人所难
3.忌讳为所欲为,不讲礼节
二 与亲戚办事也要“投桃报李”
三 与亲戚办事切忌斤斤计较
第十一章 怎样办好婚恋家庭方面的事
一 追求意中人的技巧
1.含蓄传情
2.趁虚而入
3.直白心迹
二 拒绝别人求爱的技巧
三 求爱被拒绝怎么办
四 女友闹情绪怎么办
1.让她哭个够
2.用不中听的话激她
3.先顺后逆她才最听劝
4.若即若离她会更加亲近你
五 爱人有不良习气怎么办
六 爱人有私房钱怎么办
七 昔日恋人出现时该怎么办
1.以诚待人
2.相互理解
3.浓情淡醋
八 爱人有外遇时怎么办
1.冷静应变
2.查找原因
3.耐心劝导
书摘插图
基础篇
第一章 提高办事能力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四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掌握说话技巧
3.说好话,言真意诚激励人
(4)怎样说好恭维话
每个人都有喜欢被别人恭维的心理,即使那些平时说讨厌恭维的人其实内心也是喜欢听恭维话的。最重要的是,你的恭维话要说得巧妙,不显山露水,不露丝毫痕迹,恰到好处,被恭维的人就会怡然自得了。
在这个社会上,会说恭维话的人,肯定比较吃香,办事顺利,也顺理成章。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的恭维话时,心中总是非常高兴,脸上堆满笑容,口里连说:“哪里,我没那么好!”“你真是很会说话!”即使事后冷静地回想,明知对方所讲的是恭维话,却还是没法抹去心中的那份喜悦。
使用恭维术最主要的是必须了解对方的嗜好、习性,乃至脾气和情感,抓住对方的心理弱点,选用对方真正感兴趣的事情进行恭维,使对方感到非常合乎心意,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袁世凯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后,每天做着皇帝梦。有一次竞在白天进人梦中。一位侍婢正好端来参汤,准备供袁世凯醒后进补,谁知不慎将玉碗打翻在地。婢女自知大祸临头,吓得脸色苍白、浑身打颤。因为这只玉碗是袁世凯在朝鲜王宫获得的心爱之物,现在化为碎片,这肯定是杀身之祸,罪是无论如何也逃不脱的了。正当她惶惶惟思自尽之时,袁世凯醒了,他一看见玉碗被打得粉碎,气得脸色发紫,大吼道:“今天俺非要你的命不可!”
侍婢连忙哭诉着:“不是小人之过,有下情不敢上达。”
袁骂道:“快说快说,看你编的什么鬼话!”
侍婢道:“小人端参汤进来,看见床上躺的不是大总统。”
“混帐东西!床上不是俺,能是啥?”
侍婢下跪道:“我说。床上……床上……床上躺着的是一条五爪大金龙!”
袁世凯一听,以为自己是真龙转世,要登上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了,顿时一股喜流从心中涌起,怒气全消了,情不自禁地拿出一叠钞票为婢女压惊。
婢女在生死存亡关头,通过一句恭维妙语,不仅免了杀身之罪,还得到了对方的奖赏。
最妙的恭维是不露痕迹,不让人看出你是别有用心“拍马屁”,既抬高了别人又贬低自己。
南朝齐代有个著名的书画家叫王僧虔,是王羲之的四世族孙,他的行书、楷书继承祖法,造诣很深,一手隶书也写得如行云流水般飘逸。
当朝皇上齐高帝萧道成也是一个翰墨高手,而且自命不凡,不乐意听别人说自己的书法水平低于臣子,王僧虔因此很受拘束,不敢显露才能。
一天,萧道成提出要和王僧虔比试书法高低。
于是君臣二人都认真写完了一幅字。写毕,萧道成傲然问王僧虔:“你说,谁为第一,谁为第二?”
若一般臣子,当然立即回答说:“陛下第一”或“臣不如也”。但王僧虔也不愿贬低自己,明明自己的书法高于皇帝,为什么要作违心的回答呢?但他不敢得罪皇帝,怎么办?王僧虔眼珠子一转,竞说出一句流传千古的绝妙答词:“臣书,臣中第一;陛下书,帝中第一。”
他巧妙地把臣子与帝的书法比赛分为两组,即“臣组”和“帝组”,并对之加以评比,既给皇帝戴了一顶高帽子,说他的书法是“皇帝中的第一”,满足了皇帝的冠军欲,又维护了他自己的荣誉和品格,使皇帝更敬重他的风骨,觉得他不是那种专门拍马屁的家伙。
果真,萧道成听了,哈哈大笑,也不再追问两人到底谁为第一了。
还有一种恭维更为高妙,那就是“请教式”恭维。
我们经常在一些个体商场遇到这样一些情形:开始营业员同顾客在质量、样式或价格上争论得很厉害,但后来,营业员改变了战术,突然转而夸奖顾客在谈论商品方面的丰富知识经验,说:“先生看起来是一个特别懂行的人,我真得好好问问,请教请教!”“即使你不买这件衣服,我的收获也很大!”说也奇陉,对方被这么一夸奖,一恭维,反而心中不安,讨价还价的事也忘在了脑后。甚至还有些顾客,营业员一抬举他,他就感到不买下商品就对不住营业员似的,你说怪不怪?
世人都喜欢恭维,恭维应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用不同的方式,讲不同的恭维话。比如男士就不宜过多地恭维女士的相貌。对青年客户恭维他的创造才能和开拓精神,对老年客户恭维他的身体健康、富有经验就比较合适。对于商人,如果你夸他道德高尚,学问出众,清廉自持,他一定无动于衷,不屑一顾。如果你说他才能出众,头脑聪明,手腕灵活,生财有道,脸泛红光,必定马上发财,他听了一定高兴。对于官吏,你如果说他生财有道,日进斗金,他一定不高兴,你应该说他为国为民、一身清正,他听了才高兴。对于文人,你如果说,学有根底,笔上生花,思想正确,宁静淡泊,他听了一定高兴。看他做什么职业,你说什么恭维话,这样才显得你是一个会说话的人。生活中,我们许多人不善于恭维,常常弄巧成拙。
法国作家大仲马,一次到全国最大的书店了解售书情况。书店老板知道这个消息后,决定为著名的作家做件高兴的事,在所有的书架上,他只摆放大仲马的书。
当大仲马走进书店后见只有自己的书时,大吃一惊:“别的书在哪里?”
“别的书?我们已经卖完了。”
显然,这位书店老板不会恭维,拍马屁拍到了马蹄上。
总之,恭维话有人爱听,你对人所说的恭维话,如果恰如其分适合其人,他一定十分高兴,对你便有好感。最奇怪的现象是,越傲慢的人,越爱听恭维话,越喜欢接受别人的恭维。有的人义正辞严,口口声声愿听批评,其实这只是他的门面话,你如果信以为真,毫不客气地率直批评他的缺点,他心里一定老大不高兴。表面上虽然未必有所表示,内心却是存有芥蒂,对于你的感情,只有降低,绝不会增值,这样反而不利于我们办事。
4.说硬话,理直气壮战胜人
我们在办事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蛮横无礼、不讲道理的人,他们或是别有用心,阻挠我们办成某事,给我们设置障碍,或者是向我们提出不公平、不合理的要求,这时候,我们必须挺起腰杆,敢说硬话,从正面作出反击,以硬制硬,毫不妥协,争得我们该得的权益,达到办事目的。
说硬话的目的在于向对方表示自己敢于斗争的勇气和决心。在很多场合下,“硬话”往往可以从气势上和心理上征服对方,打击对方。
说硬话的方式一般有以下4种:
(1)据理力争
即在遇到不平、不公之事时,将事情置于大庭广众之下,摆出自己正当而充足的理由,以强硬的态度坚决有力地驳斥对方的无理要求,让对方在众目睽睽之下,理屈辞穷,被迫作出让步,从而达到我们的办事目的。
请看发生在市场上的一场争执。
“嗨,棉毛衫,每件4元!”一汉子的高声吆喝,吸引了一位女青年从其摊位上挑了一件。她付了款,转身欲走,那汉子急忙拦住说:“哎,还差6元。”
女青年大惑不解:“每件4元,我只要了一件,不是已经付给你4元了吗!”
那汉子狡猾地一笑:“哪里哟,我喊的是每件10元。”女青年愤然道:“我明明听的是4元,现在你又说是10元,这不是存心欺骗吗?”那汉子眼睛凶狠一瞪大吼道:“谁欺骗你了?我喊的就是10元!”女青年有些惶恐,瑟瑟地说:“10元?那我不要了,退钱给我吧。”那汉子更了不得,气势汹汹地指着女青年:“你要耍我?今天还没开张,你就要触我的霉头?休想!说要,就得要!快点再补6元来!”那神情,似乎要把女青年一口吞下。
不料她反倒哈哈大笑起来:“你吓唬谁呀?你自己看看,这种棉毛衫,能值10元吗?给你4元,都已经抬举你了。”
“我要的是10元,你为啥给4元?”
“我听见你喊的就是4元。从目前的行市来说,顶多,也就是这个价。”
“我喊的就是10元,你自己听错了,你怪谁。”
“‘4’和‘10’,在声音上是有明显区别的。如果要存心敲诈顾客,故意混淆它们在发音上的某些近似,即使占点便宜,也只能得逞一时,最终亏的,还是你自己。”
“谁敲诈了?我吃亏不吃亏,关你啥事?”
“啊哟,你做生意难道不是为了赚钱?要赚钱,最起码的一点,就得讲信誉。硬要把‘4’说成是‘10’这不是敲诈是什么?不顾信誉,你生意还做得下去吗?今天我就是给了你10元,你还能敲诈得了第二个吗?”
“我……我喊的,是10……10……元。”
“现在,不管你喊的是‘4’,还是‘10’,市场的买卖双方都是依质论价的。像这种棉毛衫,如果你喊10元,我绝不会买。可以说,任何人都不会买。这一点,你是比我更聪明的。”
“真……的,我喊的是……10元,你又没还价,就表明你同意我喊的价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