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胡英清著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7-1字数:版次: 1页数: 192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334239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在我国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之时得以出版,十分令人欣喜。这一本关于我国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专著是广西民族学院胡英清老师多年潜心研究的一部力作。胡英清老师是一位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者,他从多学科交叉入手,审视了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把我们带进了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的学术境地。并将许多体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激发我们去思考、去探索,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本书的出版,将有益于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对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推动学校体育课程的建设。
几十年来,我国体育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确实因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致使改革的力度始终不大。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的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许多新成果随之产生,胡英清老师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正是这众多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胡英清,广西民族学院副教授,省级优秀体育教师。1984年至今从事高校体育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课程教学工作。在《体育与科学》、《体育学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文化导刊》等体育核心期刊和其他省级学术刊物发表学术研究论文近40篇。主编和编著全国体育专业通用教材和专著4部,曾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理论和方法。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关于体育课程发展的再认识
一、体育课程的一般概述
二、影响体育课程发展的要素
三、现代体育课程改革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关于体育教学价值观的探讨
一、关于体育价值观的基本认识
二、体育教学的基本价值内涵
三、现代体育教学价值的形成特点
第三章确立体育教学目标的重新思考
一、关于体育教学目标特点的再认识
二、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体现
三、体育教学目标确立的再思考
四、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教学目的的协同
第四章 关于体育教学内容结构体系的构建与教材选编
一、关于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二、几个国家教学内容体系的比较
三、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和体育与健康教材的选用
第五章体育教学方法改革探究
一、体育教学方法概述
二、体育教学方法透视
三、体育教学方法选择
四、体育教学方法指导
第六章体育教学研究
一、体育教学研究的意义
二、体育教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三、体育教学研究中要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 关于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若干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一、体育教学评价的概念
二、体育教学评价的功能
三、体育教学评价的对象
四、体育教学评价的类型
五、体育教学评价现状的分析
六、对改进体育教学评价的思考
第八章再造体育教师的新形象
一、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二、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
三、体育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四、现代体育教师的鲜明特点
五、未来体育教师的全新形象
六、现代体育教师的基本规格与培养途径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关于体育课程发展的再认识
一、体育课程的一般概述
(一)关于体育课程的概念
课程(curriculum)一词,西方在19世纪就已出现,据说是在1820年由苏格兰人最早开始使用的,也有人认为最早出现在斯宾塞(H.Spencer,1820—1903)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虽然“课程”这个词在出现的时间上有争议,但词义都是源自拉丁语的词根,意为跑道或奔跑,引申为按一定的进程学习。在我国,宋代教育家 朱熹在他的《朱子全书•论学》中就提及了“课程”一词——“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这里的“课程”一词就具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
对“课程”的解释多种多样。在国外的相关论述中,有些学者认为“课程”有六层含义:教育内容、学习进程、教育经历、学习科目、教 材和教育活动。也有的学者认为有六种不同的理解:个体修习的科目;某个专业学校中教学的系统安排;这些课程旨在达到一定的目的;由学校提供的全部学程;在学校的指导下,学习者所经历的全部经验;儿童所具有的全部经验;等等。在我国,吴履平等专家认为,课程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结构、进度和 进程。由于理解和使用的差异,到目前为止,教育界对“课程”的概念似乎还没有完全统一。但是,从上述定义和理解来看,课程应该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设计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
“课程”概念之所以难以定义,与课程在教育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不明确有密切关系,至今,它与教育学之间的关系还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课程是教学的前提和准备,又是教学的内容,因此,课程包含在教学论的范畴之内,课程论无需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些人则持相反的观点,认为课程非常重要,教学只是课程的实施,因而课程论可以涵盖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