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家乐福在中国
分類: 图书,经济,各部门经济 ,旅游经济 酒店管理 ,
作者: 浩洲 著
出 版 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315000版次: 1页数: 338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112870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Carrefour于1963年诞生于法国,是世界第二大零售商。Carrefour在法文中的含义是“十字路口”,Carrefour历史上的第一家店就开在法国巴黎南郊一个小镇的五条马路交汇处,由此而得名。Carrefour的中国名字“家乐福"20世纪80年代源于中国台湾,却只取其音,未达其意。
家乐福喜欢选择“十字路口”开店,因为它四通八达,引人注目,容易带来充沛的人流和商机。家乐福在华的成长过程中也经历了无数个“十字路口”,危机四伏,险象丛生,但它却用简单实用的方法一步一步地迈向了自己的战略目标。
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它既适合零售业内人员,又是雅俗共赏的大众读物,是人们了解家乐福和国际跨国公司内部运作体系的一扇窗口。可以说,它既是纪-实性文学作品,也是零售业的教科书,同时也是外资企业拓展中国市场的典型案例。
内容简介
如果把“家乐福”三个字输人百度,你会发现2200多万条关于它的信息,远远超过了沃尔玛的680多万条。在中国,家乐福家喻户晓。
从1996年到2000年短短五年间,家乐福确立了其在中国零售市场的霸主地位。《十字路口——家乐福在中国》一书的作者本着忠实历史的态度,通过亲身经历和目睹的众多事件,第一次在世人面前揭开了家乐福开辟中国市场惊心动魄的风雨历程,披露了家乐福向北京、上海、重庆、天津、深圳、武汉、宁波、成都等十六个主要城市扩张过程中大量鲜为人知的决策内幕,生动描绘了家乐福(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关键人物,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家乐福成功经营的独门秘诀。
本书同时也对中国现代零售历史上的一些纵横交错的事件和精彩纷呈的人物进行了真实客观的描述和评价。同时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作者从政府官员到外企高级白领的心路历程,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零售业的精髓。
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它既适合零售业内人员,又是雅俗共赏的大众读物,是人们了解家乐福和国际跨国公司内部运作体系的一扇窗口。可以说,它既是纪-实性文学作品,也是零售业的教科书,同时也是外资企业拓展中国市场的典型案例。
本书共分上中下三篇,共38个章节:上部“水土不服”,围绕北京“创益佳”事件,展开了家乐福初人内地所面临的种种危机和起伏;中部“渐入佳景”详尽描述了家乐福(中国)市场战略的确立和扩张过程中大量耐人寻味的事件;下部“风云再起”讲述了家乐福羽翼渐丰后面临的艰难挑战和机遇。全书约三十万字,附有家乐福在华大事记,中国现代零售业大事记和家乐福在华的门店分布。本书还附有英文目录和内容介绍。
作者简介
丁利国,笔名浩洲,杭州人,现旅居加拿大温哥华。 第一零售网(www.topretailing.com)创始人兼总编。1996年4月加入法国家乐福集团,任中国区全国发展总监,是家乐福中国区的首位雇员。负责家乐福中国区筹建,制定全国发展战略和规划,挑选合作伙伴,开展合资企业谈判以及门店选址、可行性分析、全国法律事务和政府媒体关系。 2000年10月加盟北京物美集团,任物美大卖场公司董事总经理,创建了物美大卖场。曾在原国家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任职七年,负责国际民间组织和联合国项目的编制和执行工作。 198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系英语采访与编辑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曾在新华社国际部实习。
目录
序言(官汉仁,中文)
序言(官汉仁,英文)
自序(中文)
自序(英文)
上篇 水土不服
1.遭遇猎头
2.身在曹营心在汉
3.深圳闯关,我的“生意”情结
4.初识家乐福
5.没有招牌的创益佳
6.锱铢必较零售业
7.感悟负流动资金的奥秘
8.架着“天桥”的南头店
9“钦差大臣”——中国区总裁
10.家乐福的生意经
11.法国家乐福印象
12.初创中国区
13.独特的放权文化
中篇渐人佳景
14.天无绝人之路
15.寻找全国搭档
16.打造在华攻略
17.直辖市诱惑
18.只要好场地,钱不是问题
19.华东区的“傲慢”
20.天津狙击战
21.从沃尔玛“倒戈”
22.开辟中西南区
23.选址秘诀
24.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5.家乐福的地产经
26.休闲繁华的都市
下篇 风云再起
27.客单价与来客数之谜
28.再造北京市场
29.金融风暴中的宁波店
30.结盟悦达
31.东莞争锋:EDLP与HILO的较量
32.受冷落的台湾统一集团
33.公众形象危机
34.总部搬迁,风云突变
35.法宝失灵,兵败香港
36.合并恐慌
37.山雨欲来风满楼
38.十字路口
附录
家乐福大事记
中国当代零售业大事记(1992~2008)
家乐福门店分布
后记
书摘插图
上篇 水土不服
2.身在曹营心在汉
1989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那年是我三年研究生学习的最后一年,面临着毕业分配的严峻考验。
我就读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并不在本院,而是设在北京金台路人民日报社的九号楼,是由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党报《人民日报》和中国最大的官方英文报纸《中国日报》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四家共同合办的。该系培养了中国新闻界一大批诸如艾丰等大腕级人物,最著名的当然应数曾任商务部部长的薄熙来。
我专攻的是英文采访与编辑,属新华社代培。同时,我被新华社派到中国人民大学为新华社定向培养的中国第一个新闻摄影本科班的学生教英语写作。
人民日报社九号楼共有四层,在人民日报社后门的一条小胡同旁,可能因为年岁已久,建筑外墙的很多地方已经有点脱落了。不过,至今回忆起来觉得在那里度过的三年虽然清苦但很却温馨。记得我姐姐和我母亲有一次千里迢迢从老家来北京看我,看到简陋的宿舍里支着狭窄的小木床和小木桌,堆得满地的书刊和报纸,书架上东倒西歪放着几只脸盆和搪瓷碗,房间里每个学生只用一片布帘子给自己围出一块“私人天地”,把大屋子隔出五六个“小单间”。我母亲顿时落泪,说我学得好辛苦。姐姐立刻到外面给我买了整整一脸盆鸡蛋。奇怪的是,身在其境的我却不怎么觉得辛苦和凄凉,我想对崇高理想的追求是我三年苦读的动力和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