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周易——成功人生的哲理解析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哲学知识读物,
作者: 王春永 著
出 版 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1字数: 170000版次: 1页数: 208印刷时间: 2009/02/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0849002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用古老的智慧破解现代的困惑,什么是卦形、卦名、经卦、重卦、互卦……周易对我们的人生有何意义?如何解读卦象?何谓吉?何谓凶?本书运用图片、专题、概念等现代要素,进行综合创意,全新演绎了这本古老的经典,使它的智慧的光芒重新绽放,堪称是一本好读易懂的、初学者的最佳入门读物。
内容简介
仿真的情境设置,指导读者灵活运用智慧;
小知识、大词典、六十四条名言,提供大量《周易》进阶知识;
详解各卦卦形、卦名、卦辞大意,从根本出发认识《周易》;
重新编排六十四卦,依据人生的坐标再建《周易》的卦序。
作者简介
王春永,男,20世纪70年代出生,文学学士、法学硕士,曾在洛阳、兰州和内蒙古等地读书和工作,现居深圳。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最小笨蛋=最大赢家》(香港中华书局)、《三国100名言》(香港中华书局)、《图说庄子100名言》(广西人民出版杜)、《博弈论的诡计》(中国发展出版社)、《生活法则》(中国发展出版社)、《住在隔壁的财神爷》(海天出版社)。
目录
上篇:“易”知识
1 周易是什么?
2 《周易》的作者是谁?
3 如何解读卦象?
4 何谓吉?何谓凶?
5 《周易》等同占卜指南?
6 什么叫阴阳?
7 易学传承的流派
8 社会生活中的周易
9 绝非万能与至高无上的周易
10 我们学《周易》做什么?
下篇:国解六十四卦
壹 矫若游龙,随时而动 人生不同境遇的应对策略
1 乾:在生命的轨道中不息前行
2 屯:动荡中萌发生机
3 豫:创业难,守成更难
4 坎:立志如山,行道如水
5 遁:退一步海阔天空
6 明夷:困境中,自助人助
7 升:有所援引才能升进
8 困:把绊脚石变成垫脚石
9 革:顺应潮流与时俱进
10 鼎:耐心地等待成熟
11 震:外乱而心不乱
12 归妹:处下以守拙为上
13 丰:如日中天须有戒惧
14 旅:动荡中坚持诚信
15 涣:恩威并施瓦解对手
贰 或蹶或渊,进退有据 理性地追求成功、面对得失
1 履:前进路上有老虎
2 大有:高度由气度决定
3 观:多角度观察事物
4 噬嗑:有节度地进行约束
5 贲:向别人展示自我
6 剥:衰败时静候时机
7 无妄:投机取巧只能招灾
8 恒:坚定而不要拘泥
9 大壮:强大时不可白矜
10 损:受损了要能放得下
11 益:有舍方能有得
12 渐:循序渐进地前进
13 小过:做事应讲一个敛字
14 既济:成功时戒骄戒躁
15 未济:正确地看待遗憾
叁 张弛有度,涵养自我 如何调整自己的身心
1 坤:顺应时势,力戒浮躁
2 需:耐心是成功的基石
3 小畜:积累等待是必然的过程
4 谦:得意时勿忘谦卑
5 随:放软身段,随机而行
6 复:适时休养生息
7 颐:节制饮食,以正养生
8 大过:阳刚阴柔须平衡
9 夬:当机时必须立断
10 艮:时止则止注意分寸
11 节:适当地节制自己
肆 和光同尘,圆融外物 妥善处理矛盾、协调关系
1 蒙:因势利导说服他人
2 讼:理性地面对争执
3 师:化干戈为玉帛是上策
4 泰:沟通包容可得安泰
5 否:莫为浮云遮望眼
6 蛊:定力如山排除内忧
7 临:感化为交际妙方
8 睽:求同存异化解分歧
9 蹇:变阻力为动力
10 解:置身事外,纷扰立解
11 巽:春风化雨润人心田
12 兑:赠人玫瑰己手留香
伍 群龙有首,众志成城 在伙伴的帮助下走向成功
1 比:四海之内皆兄弟
2 同人:好搭档能取长补短
3 大畜:择得人才共谋大事
4 离:依靠朋友讲究诀窍
5 成:动之以情交真朋友
6 晋:以德服人,光明恒久
7 家人:家和万事兴
8 垢:结善缘,了恶缘
9 萃:慎重选择交际圈
10 井:好处莫忘惠及他人
11 中孚:诚实中正方得人心
附录
《周易古经》
易学参考书目
书摘插图
上篇:“易”知识
1 周易是什么?
几千年来,有无数人对周易感兴趣,觉得周易神秘莫测。事实上,周易并没有人们说的那么云山雾罩:加上书名号的《周易》就是一本书,不加书名号,指的是由这本书衍生出来的一套理论。
作为一本书的《周易》, 是中国古代来占卜吉凶的教科书之一。根据历史记載,这样的教科书一共有三部:《连山易》、《归藏(zhng)易》和《周易》,合在一起称为“三易”。
史籍中记载的线索显示,这三部书的经卦和别卦的卦象、卦数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是卦序、卦辞和爻辞。按道理来说,它们作为“易”的不同版本,是地位平等的姊妹篇。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连山易》和《归藏易》失去了踪影,只剩《周易》代代相传。这两部书到哪里去了,至今仍然是一桩千古迷案。
在春秋之前,《周易》是作为高度的国家机密来保存的,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学,都能用的。在周朝它是天子的专用品,由周王室的史官世代相传相守,一般的诸侯都难得见到。一直到了春秋后期,礼崩乐坏,王室的史官纷纷离开自己的岗位另寻出路,《周易》才和其他有关周礼的机密文件一起,被他们当作资本带到了其他诸侯那里,并逐渐传入民间。
孔子出生在周礼保存最完备的鲁国,又曾做过鲁国的中都宰、小司空与大司寇,有机会接触周王室典籍,还曾专门去向周王室史官老子学习。为了维护周礼,他对《周易》和《诗》、 《书》、《礼》、《乐》、《春秋》等进行整理编定,作为自己的教科书。这些书其实大多是周王室的教科书,只不过被孔子加以剪裁以后,成了原书的节选本。
从《史记》记载孔子把古《诗》三干多篇删削为三百零五篇的做法来推测,其余各部经的删除力度也不会小。如果有证据表明《周易》的姊妹篇《连山易》和《归藏易》是在这一时期失踪的话,那么孔夫子的嫌疑就很大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采纳丞相李斯等人的意见,焚书坑儒,除了《秦史》及医药、卜筮、种树书外的一切古书一律烧毀。《周易》因为具有卜筮之书的形式,逃过一劫。
在西汉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包括《周易》在內的孔子版节选本教科书被政府拿来作为官办学校的教科书,设置专业老师讲授,称为“六经”。于是, 《周易》就被称为《易经》,并成了群经之首。
几千年来,研究易的人如过江之鲫。他们口中和笔下的“易”,就是“三易”当中排序最后、成书时间最晚的《周易》。不过,今天我们见到的《周易》,与刚刚被编入“六经”时是不一样的。原因就在于西汉学者费直和东汉学者郑玄两个人,为了方便人们学习和理解,或者出于对孔子的尊敬,先后把本来作为《周易》教学辅导材料的《易传》,也编进了教科书中。魏晋时期的王弼又进一步将《彖传》、《象传》逐句拆开,分属于每卦卦爻辞之下,把《文言传》分属《乾》、《坤》二卦,其他四“传”则附于“经”后。王弼易学一直被视为正统的易学,他这种合“经”、“传”为一体的易学传本为学者所认同,广为流传,并被采入《十三经注疏》。于是,经过他们改编形成的版本,就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通行本《周易》。
对于《周易》的“周”字,历来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它指的是成书年代的周朝,也有人认为它代表了“易道周普无所不备”的意思。相比较来说,前一种说法更为一般人所接受。
而对《周易》的“易”字的解释则更纷杂,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三种:
第一种意见认为,伏羲画八卦时吸收了所见到的事物的形象,“易”字是模仿飞鸟的形状。
第二种意见依据《说文解字》中的解释,认为“易”即蜥蜴。《说文解字》指出,“易”的上半部分“曰”字就像蜥蜴的头,下半部分“勿”字就像蜥蜴的身和脚。蜥蜴身体表面具有保护色,能够根据外部环境而变化,因此又称变色龙。人们用它来为易命名,大概是指宇宙间万物像变色龙的皮肤一样多变。
第三种意见认为,易的上半部分是“曰”,下半部分是“月”,由日、月两个字结合而成,曰表示阳刚,月表示阴柔,象征易中阴阳二元之说。
其实,这几种解释并不完全矛盾。概括起来,我们可以说《周易》讲的就是阴阳两种力量相互作用,产生万物,阳刚和阴柔相互推动,形成万事万物的变化。
从孔子开始,历代解释《周易》的著作数不胜数,仅《四库全书》收录的就有一百五十八部一千七百五十七卷,存目有三百零七部两千三百七十一卷之多。这些五花八门的著述,以《周易》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庞大而芜杂的思想体系,称为“易学”。
易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易学包括历史上所有对《周易》的解释,而狭义的易学则将《易传》等先秦易学除外,从汉代儒家经学确立之时算起。人们通常使用后一种概念。
2 《周易》的作者是谁?
根据历史记载,一般认为《周易》有四位作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别为:伏羲、周文王、周公、孔子。
第一作者是伏羲。
伏羲生活于大约公元前三四千年,当时洪荒初开,人们环顾四方、举目六合,对身边的世界可以说是茫然无知:为什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生老病死?
伏羲观察曰月经天、斗转星移,思索大地寒暑、花开花落的变化规律,又揣摩鸟兽,推拟人情,终于悟出天地之间的干变万化,其本质无非一阴一阳而已。这种道理,他要如何表达,方能让人们明白呢?
有一天,有人跑来告诉伏羲说河里又出了怪物。他来到河边一看,只见那怪物说龙不像龙,说马不像马,在水面上如履平地般走来走去。
伏羲认出这是一匹龙马,于是走近水边仔细审视。那龙马背上长有花纹,而且有五十五个亮点子,像天图一样。伏羲便折了一截草梗,在一片大树叶上照着龙马背上的花纹画了下来。他刚画完,龙马就长啸一声,腾空飞走了。
伏羲整天拿着那片叶子,琢磨上面的花纹,怎么也解不开其中的奥妙。不久,他在河里捕鱼,捉到一只大白龟。他发现白龟壳上的花纹十分有趣,就把它养在一个大水池里,每天聚精会神地观察。渐渐地,他看明白了白龟壳上的花纹形态:中间五块,周围八块,外圈儿十二块,最外圈儿二十四块。
伏羲突然间豁然开朗:如果把龙马背部与白龟壳上的这些图纹结合起来,不正好可以代表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吗?于是,他就用通道儿“-”作阳,断道儿“--”作阴,三道儿为一组进行组合,变化出八个图形,来象征一阴一阳、一转一动以及阴阳消长。
这个故事有很浓厚的神话色彩,现实来讲,我们毋宁说八卦是古代群众智慧的结晶,伏羲不过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罢了。就像人们习惯称仓颉造字,实际上汉字不可能是一个人创造的一样。但古人就是这么代代相传的。我们也就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伏羲画出的八种图案,被后人称为先天八卦。并给它们起了名字,分别为乾、坤、艮、兑、震、巽、坎、离,象征天、地、山、泽、雷、风、水、火。这样,阴阳二爻对事物的广泛象征,就发展为八卦对自然界八种基本物质的具体象征。
这时的《周易》还停留在符号阶段,就是八个符号图。从全书的创作来说,可以说还只是写出了一个提纲。尽管如此,这个提纲仍然无愧为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巨大飞跃,奠定了中国古人特有的生命哲学的基础。它通过天、地、人的阴阳二气,既将人融于天地万物之中,又将万物纳入人类自己的生命体验;它既将天地万物作人性的理解,同时又将人道与天道融为一体。
先天八卦在用了三千多年以后,第二作者终于横空出世,他就是周文王。
周文王姓姬,名昌,是商朝的诸侯西伯侯季历的小儿子。季历被商王文丁杀害后,姬昌继位,督促众人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周国曰渐强大,从而引起了商纣王帝辛的疑忌。
不久,另一位诸侯九侯将女儿献给商纣王,却无端被纣王杀害。姬昌听说后,偷偷地叹了口气,结果被竞争对手崇侯虎向纣王打了小报告。于是,纣王把姬昌囚禁在姜里(据说位于今河南省汤阴县北)的监狱里。
姬昌被关押起来以后,纣王采取种种野蛮的手段侮辱他,最残忍的一种做法是把姬昌的长子伯邑考杀害,并烹制成人肉汤,强令姬昌喝下。已是八十二岁高龄的姬昌,为了免受杀害,他忍悲喝了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