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美术院校美术专业系列教材-水墨人物画写生与创作

分類: 图书,艺术,绘画,国画,人物画,
作者: 毕建勋,杜娟著
出 版 社: 河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75印刷时间: 2008/12/01开本: 大16开印次: 1纸张: 铜版纸I S B N : 978754011817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水墨人物画的写生与创作首先涉及到的是水墨人物画的造型问题。本书通过对水墨人物画述要及其写生方法部分的水墨人物画的性质,水墨人物画的画种特征,水墨人物画的学科基础,水墨人物画的两大基本问题,水墨人物画的写生方法,水墨人物画写生举要以及水墨人物画的创作问题部分的水墨人物画形神关系的本质,水墨人物画中写实、写意、形似与真实的语义差别,水墨人物画要相对独立地发展及其发展目标,水墨人物画作品创作谈诸章节的阐述,使学习者能够结合实践较全面地掌握水墨人物画的写生方法和创作规律。
目录
一、水墨人物画述要及其写生方法
(一)水墨人物画的性质
(二)水墨人物画的画种特征
(三)水墨人物画的学科基础
(四)水墨人物画的两大基本问题
1.造型问题
2.水墨人物画的笔墨独立问题
(五)水墨人物画的写生方法
1.观察方法
2.造型方法
3.笔墨方法
4.用色方法
(六)水墨人物画写生举要
1.男人半身像写生步骤
2.水墨人物写生脸部着色步骤
3.老人像
4.水墨人物写生作品之一
5.水墨人物写生作品之二
6.水墨人物写生作品之三
7.人像写生
8.玛曲牧人
二、水墨人物画的创作问题
(一)水墨人物画形神关系的本质
(二)水墨人物画中写实、写意、形似与真实的语义差别
(三)水墨人物画要相对独立地发展及其发展目标
(四)毕建勋水墨人物画作品创作谈
1.面对现实――《改革之年》的创作及相关问题思考
2.《无产者》杂感
3.《天坛?天心石》空间解构尝试
4.《春之声》
5.《开饭》
6.《父亲酒》
7.《人在路上》
8.《大情侣》创作感想
9.《中国队》
10.《哪里,哪里》
11.《世纪之光》创作札记
12.《知我者不多,爱我者尤少》――蒋兆和肖像创作谈
13.《谁将一石春前酒,漫洒孤山雪后坟――石涛像》
14.《王仲像》杂感
15.《生命的能量――周恩来像》创作谈
16.《魂兮归来》创作谈
17.《中国,一路平安――邓小平像》创作札记
18.为什么画,画什么,怎么画――《以身许国图全图》创作点滴
19.《茶马古道四重奏》之四
20.《落雪坪》
21.解析《英俊的曼日玛青年》
22.释读《云栖之乡》
23.《青山永在》
24.《惊蛰》
25.肖像创作《面对面》赏析及分解步骤图
书摘插图
一、水墨人物画述要及其写生方法
(一)水墨人物画的性质
在明确水墨人物画是什么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中国画是什么。绘画以绘画语言及其工具材料的方式来区分画种。极为特殊的是,中国画的绘画语言——笔墨,恰恰产生于它的工具材料方式——笔和墨,它是经过两千年历史积淀而成的一种程式性的“密码”。因此,笔墨是中国画的画种内核。中国画造型的根本是线,笔墨语言的根本是笔,二者合而为一,即是清代画家石涛所说的“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由“一画”出发生长成的画种就是我们所谓的中国画。
水墨人物画是中国画的一个现代分支画种,这是因为水墨人物画一方面具备了中国画的基本内核和特征,另一方面又比传统的中国画具有了某些新的性质。从历史发展的纵向上看,宋以前的人物画可以称做“古典工笔人物画”,其基本美学追求是“以形写神”和“形神兼备”,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占据了中国画的主流地位;宋元以后,文人画兴起,山水、花鸟画遂成为画坛主科,间或有少数人物画大家出现,如梁楷、石恪、黄慎、任伯年等,他们的画作以书法用笔和水墨设色为形式,可称做“写意人物画”,其基本美学追求是“以书入画”和“书画同源”,在当时的中国画坛上并不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宋、元、明、清以来的文人画有意识地追求“不求形似,逸笔草草”,使历史上山水、花鸟这两种较少受形限制的画科从一个巅峰达到另一个巅峰。然而,由于人物画受形、形神关系以及相应的社会性内容的限制太多,不太适应后期文人画讲究的“作画第一论笔墨”的形式要求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所以,文人画家们便逐渐很少选择以人物画作为画材,人物画的主体组成成分逐渐由民间画工的宗教绘画、历史故事画等所取代。因此,对比山水、花鸟画来讲,人物画的发展受到了相对的抑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