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政策分析(1998-2007)
分類: 图书,经济,财政税收,
作者: 刘小兵等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 313000版次: 1页数: 383印刷时间: 2008/10/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950969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公共财政政策研究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共分九章,主要内容包括:对1999年中国财政政策的分析,对2000年中国财政政策的分析,对2001年中国财政政策的分析,对2002年中国财政政策的分析,对2004年中国财政政策的分析,对2005年中国财政政策的分析,十年(1996—2005年)财政政策总结与展望等。
目录
1 引言
1.1 财政政策的几个基本问题
1.1.1 传统宏观经济分析理论的重大逻辑缺陷
1.1.2 广义财政政策与狭义财政政策
1.1.3 宏观财政政策的微观效应
1.1.4 宏观财政政策的制度效应
1.1.5 宏观财政政策手段
1.1.6 财政政策的规范性与实证性
1.2 对中国财政政策的一个简要回顾(1998~2007年)
1.2.1 1998~2000年的重要财政政策
1.2.2 2001~2005年的重要财政政策
1.2.3 2006~2007年的重要财政政策
2 对1999年中国财政政策的分析
2.1 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基本运行状况
2.2 对宏观经济问题的基本看法
2.2.1 关于总需求不足
2.2.2 需求相对不足的原因
2.3 实施财政政策的制约因素
2.4 1999年财政政策建议:迂回的宏观财政政策
2.4.1 谨慎使用逆向调节的财政政策
2.4.2 寻求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的迂回途径
2.5 国际收支与财政政策
2.5.1 开放经济中的宏观财政政策
2.5.2 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财政税收政策措施
2.5.3 中国国际收支的状况及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2.5.4 调节国际收支的财政税收政策措施
3 对2000年中国财政政策的分析
3.1 1999年中国宏观经济基本运行状况
3.2 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经济结构扭曲是当前宏观经济的核心问题
3.2.2 宏观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3.3 1999年的重大经济政策
3.3.1 国有企业政策
3.3.2 金融政策
3.3.3 财政支出政策
3.3.4 消费政策
3.3.5 农业政策
3.3.6 贸易政策
3.4 2000年财政政策建议
3.4.1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
3.4.2 2000年财政政策取向
4 对2001年中国财政政策的分析
4.1 2000年中国宏观经济基本运行状况
4.2 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4.3 2000年重大经济政策分析
4.3.1 财政政策
4.3.2 金融政策
4.3.3 国有企业政策
4.3.4 产业政策
4.3.5 西部大开发政策
4.3.6 贸易和外资政策
4.4 2001年财政政策建议
4.4.1 2000年扩张性财政政策措施的特点
4.4.2 2001年财政政策取向
4.4.3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风险及其防范
5 对2002年中国财政政策的分析
5.1 2001年中国宏观经济基本运行状况
5.2 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5.3 2001年重大经济政策分析
5.3.1 财税政策
5.3.2 金融政策
5.3.3 国有企业政策
5.3.4 产业政策
5.3.5 西部大开发政策
5.3.6 贸易和外资政策
5.4 2002年财政政策建议
5.4.1 中国宏观调控中存在的问题
5.4.2 寻求更有效的宏观财政政策措施
5.4.3 2002年财政政策措施的选择
6 对2003年中国财政政策的分析
6.1 2002年中国宏观经济基本运行状况
6.2 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6.3 2002年重大经济政策分析
6.3.1 财政税收政策
6.3.2 金融货币政策
6.3.3 产业政策
6.3.4 贸易和外资政策
6.3.5 其他政策措施
6.4 2003年财政政策建议
6.4.1 对连续五年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评价
6.4.2 2003年财政政策取向
7 对2004年中国财政政策的分析
7.1 2003年中国宏观经济基本运行状况
7.2 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7.3 2003年重大经济政策分析
7.3.1 农业政策
7.3.2 财政税收政策
7.3.3 金融货币政策
7.3.4 贸易和外资政策
7.3.5 就业政策
7.3.6 其他政策
7.4 2004年财政政策建议
7.4.1 对连续六年积极财政政策效应的评价
7.4.2 2004年财政政策取向
8 对2005年中国财政政策的分析
8.1 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基本运行状况
8.2 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8.3 2004年重大经济政策分析
8.3.1 产业和土地政策
8.3.2 金融货币政策
8.3.3 财政税收政策
8.3.4 农业政策
8.3.5 外贸政策
8.3.6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
8.4 2005年财政政策建议
8.4.1 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所获得的成效及其带来的问题
8.4.2 2005年宏观财政政策的取向
9 十年(1996—2005年)财政政策总结与展望
9.1 中国宏观经济十年运行回顾与分析
9.1.1 十年国民经济运行轨迹阶段回顾
9.1.2 十年经济增长与经济总量分析
9.1.3 十年经济结构变化轨迹分析
9.2 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9.3 十年重大经济政策分析
9.3.1 财政政策取向由适度从紧到积极再到稳健
9.3.2 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稳步推进的金融体制改革
9.3.3 减轻农民负担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
9.3.4 从国有企业改革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
9.3.5 不断深化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政策
9.4 未来五年财政政策基本取向
9.4.1 确定中国“十一五”期间宏观财政政策取向的指导思想
9.4.2 “十一五”期间宏观财政政策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取向
9.4.3 “十一五”期间中国宏观财政政策在供求总量方面的取向
9.4.4 在开放经济中进一步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书摘插图
1 引言
1.1 财政政策的几个基本问题
经济学意义上的宏观分析、中观分析与微观分析是有着比较严格的定义的。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的范围只在于国民生产总值、总就业水平、总价格水平、总投资水平、总储蓄水平、总消费水平、国际收支状况等这样一些总量指标的分析之上,而不涉及制度与结构因素。微观经济分析的注意力则集中在经济学中四个最基本的问题之上,即:①经济主体行为的基本假设;②经济制度,包括市场制度、财政一政府制度、企业制度等;③目标与结果;④对目标与结果的合意性的评价。在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之间的有关经济结构——如地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问题则归属于中观经济分析。
1.1.1 传统宏观经济分析理论的重大逻辑缺陷
自凯恩斯发端的宏观经济分析理论被运用于经济实践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于该方面的理论的经典解释已受到了来自理论界与经济实践的诸多质疑,特别是当20世纪70年代西方主要发达工业国家普遍陷于“滞胀”的境地以后,促使人们不得不去探究所谓的“宏观经济背后的微观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