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册--富贵野逸

分類: 图书,艺术,绘画,国画,花鸟画,
作者: 卢辅圣编著
出 版 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103印刷时间:开本: 18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0725800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花鸟画是中国绘画中最富于民族文化特性的表现门类。两千年来,它通过从自发到自主的审美方式和中国式的赋、比、兴手法,抒情达意,托物言志,形象化地体现了东方世界的宇宙自然观。它历经发生、发展、成熟到升华变化的漫长行程,流汇着民族与时代的人性内涵,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态参与了中华文化精神和人文气象的建构。与此同时,它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一方面不断地调谐自身来适应变化着的审美需求,一方面又潜移默化地塑造和改造着人们的审美情趣,甚至对主体认知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了全面系统地展现中国花鸟画的价值内涵及其历史发展轨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中国花鸟画通鉴》丛书,根据花鸟画史表现为时代、地域、价值功能、风格流派之类的不同维度,分成二十册,以图文映照的方式进行专题化阐述。
目录
一引言
二随人物画壮大而成长
三花鸟画在唐代的独立及其观念、趣味
四西蜀花鸟画
五南唐花鸟画
六徐黄异体
七结语
书摘插图
一引言
花鸟画作为中国画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兴起与发展,既体现了中国人观照宇宙、体认自然的特殊视角,也反映了这个古老的中华民族,上达天子、下及黎民的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与生存环境的美好祈愿。与西洋画科相比,花鸟画既不是姿仪绰约的“风景”,也不同于沉穆的“静物”与生动的“动物”,但却蕴涵了中国人关乎自然的审美观念,也反映着艺术化的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在中国画的历史上,诞生过专门表述花鸟画的一个名词——“写生”。写生,写的既是生气,也是生机,但这生气与生机,至少在20世纪以前的花木与禽鸟的组合图像中,往往却是被融化在静穆甚至是静止的氛围中——禽鸟的生动,常常是被定格在恒定而静止的一格,有如古希腊那位著名的掷铁饼者,展现给人们的乃是一种淡定的神情,而花竹草木的静穆姿态,则蕴涵和蓄积着造化郁勃的生机,恰如同当年的欧阳修所听闻到的秋声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