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册--娟净葳蕤

分類: 图书,艺术,绘画,国画,花鸟画,
作者: 卢辅圣编著
出 版 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126印刷时间:开本: 18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725818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花鸟画是中国绘画中最富于民族文化特性的表现门类。两千年来,它通过从自发到自主的审美方式和中国式的赋、比、兴手法,抒情达意,托物言志,形象化地体现了东方世界的宇宙自然观。它历经发生、发展、成熟到升华变化的漫长行程,流汇着民族与时代的人性内涵,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态参与了中华文化精神和人文气象的建构。与此同时,它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一方面不断地调谐自身来适应变化着的审美需求,一方面又潜移默化地塑造和改造着人们的审美情趣,甚至对主体认知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了全面系统地展现中国花鸟画的价值内涵及其历史发展轨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中国花鸟画通鉴》丛书,根据花鸟画史表现为时代、地域、价值功能、风格流派之类的不同维度,分成二十册,以图文映照的方式进行专题化阐述。
目录
一引言
二借古开今
三造化为师
四古道西风
五法度气韵
六传统创新
书摘插图
一引言
“中国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历史范畴,是基于近代西洋绘画的传入后产生的一个并不严密的概念,而中国画中其他的一些概念或者名词,或多或少往往也伴随着理解上的歧义。比如,近代以来,将“工笔”作为与“写意”对应的绘画风格甚至画种,从其概念的内涵来看,不仅不严谨,而且明显不相对称。因而也曾有人试图用诸如“细笔花鸟画”与“粗笔花鸟画”或者“工笔花鸟画”与“简笔花鸟画”等等的概念去替换,以期达到逻辑上的严密。
按《词源》的解释,“用笔细密,渲染工致”的画法叫“工笔”。张大干也认为“工笔画,就是细笔画”,而且指出“写意的画,是拿神与意做主体。工笔那就要形意同时并重,当然更要注意到神”。而今天在一般人所接受的常识中,“写意”往往是与文人墨客抒情遣意的笔墨游戏相关联,与之相对应的“工笔”便往往容易被理解为“画工画”、“工匠画”、“工艺画”甚至近于“女红”2。这也就不难理解著名工笔花鸟画大家于非闇会有一方“壮夫不为”的朱文印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