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话故事—改变人类命运的50场战争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军事,军事史,
作者: (英)纽华克著,苏惠玲译
出 版 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版次: 1页数: 207印刷时间: 2008/11/01开本: 24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572481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和纠纷,《改变人类命运的50场战争》揭开了人类之间无法妥协的一面,当一切诉诸武力,无需问成败,都注定了血染城池。然而无可避免的,每一个新生国家的独立和崛起,几乎都要通过这血腥的一关,在劫难逃。该书所描述的经典之战都是可圈可点的。攻守之势,将领的指挥与管理,敌我状况的正确分析,精密的战略部署,一切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参考。当然,这一册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人们去研究战争,这里的每一场战役都是一记警钟,提醒当下的人们莫忘硝烟战火中阵亡的战士和无辜的冤魂。战争,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人类需要的是和平!
本书看点:战争新纪元拿破仑时代美国之崛起帝国之梦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风暴行动,经典战役,图文再现。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用战争来讲述历史的书。它选取了自18世纪以来的约50场在世界军事史上具有不同意义的决定性战役,它们或是一场胜利或惨败战争的顶点,或代表着战术上的创新。
而无论属于哪一种,他们都见证了历史上的伟大时刻。在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眼看就要摘取胜利果实,却被英军坚韧的意志挫败;英军坦克在康布雷战役获胜,却最终被拥有最新精锐战术的德国暴风骑兵所颠覆。在诺曼底登陆、仁川登陆、六日战争期间,持续的组织力量与强大的军事战斗威力均有明显体现。
在这本书中,作者不仅详细分析战术优劣与战略意义,还力图通过这些或为信仰、或为权利、或为正义的战争来透视人性——人类一定要通过战争来达到某种目的吗?残酷的场面、令人惊叹的杀伤力、无数士兵的尸骸,或许会改变我们观照世界的方式。
作者简介
蒂姆纽华克是著名军事历史月刊《军事图说》的编辑,曾著有20多部军事历史题材的著作,包括《滑铁卢》、《不列颠之战》以及《迷彩服的故事》等。
目录
序 胜利的代价
第一章 战争新纪元
癫狂的自由:瓦尔密战役(1792)
艰难的征服:马拉塔战役(1803)
“纳尔逊秘诀”:特拉法尔加海战(1805)
第二章 拿破仑时代
波拿巴的豪情:奥斯特里茨会战(1805)
高卢雄鸡的耻辱:滑铁卢之战(1815)
第三章 美目之囊越
“闯进玉米地的黑熊”:墨两哥血战(1847)
炮兵是可怕的兵种:盖茨堡战役(1863)
第四章 帝国之梦
统一德意志:色当会战(1870)
冷兵器的愤怒:伊山瓦那之战(1879)
俄国人的野心:格奥克捷佩堡战役(1881)
巨舰大炮的威力:对马海战(1905)
第五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壕战拉开序幕:马恩河第一次战役(1914)
大规模登陆战:加利波利之战(1915)
多点突破新战法;布鲁西洛夹攻势(1916)
没有赢家的阵地战:索姆河战役(1916)
化学武器登场:伊蕾尔第三次战役(1917)
步兵加坦克:康布雷战役(1917)
“来个中心开花”:鲁登道夫攻势(1918)
第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野兽的暴行:侵华战争(1937)
雷霆“闪击”:法国之战(1940)
“伦敦上空的鹰”:不列颠之战(1940)
空降战里程碑:克里特岛战役(1941)
看门虎与强盗:巴巴罗萨战役(1941)
狂妄的代价:偷袭珍珠港(1941)
狮城浩劫:新加坡战役(1942)
漂流的丧钟:中途岛海战(1942)
寒冬地狱的曙光: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
沙漠雄狮的咆哮:阿拉曼战役(1942)
海上屠狼:大西洋海战(1939—1945)
坦克“肉搏”:库尔斯克会战(1943)
“硬币攻势”的序幕:塔拉瓦之战(1943)
血淋淋的拉锯战:卡西诺战役(1944)
反攻的号角:诺曼底登陆(1944)
海上“立体战”:蕾伊泰海战(1944)
固执的赌徒:阿登高地之战(1944)
俄罗斯轮盘:冲绳岛战役(1945)
梦魇终结:柏林战役(1945)
第七章 冷战
悍然越过“三八线”:朝鲜战争(1950)
从天堂到地狱:美边府战役(1954)
红色警戒:六日战争(1967)
身后的噩梦:美越战争(1968)
“飞鱼”导弹名声大振:马岛战争(1982)
持久战的胜利:喀布尔战役(1988)
第八章 风暴行动
新式武器大比拼:海湾战争(1991)
种族仇恨的火药桶:克罗地亚战争(1995)
书摘插图
P4第一段 对一位将军来说,一场决定性战役的胜利往往就像传说中的圣杯,可遇而不可求。尽管胜利所带来的巨大荣誉和威望,对他们的前程至关重要,甚至福荫子孙,但是胜利所涵盖的内容,往往比它的字面意义要复杂得多。
P21第三段 这场海战并没有结束英国与法国之间的海上决斗——拿破仑一如既往地决意堵塞英国到欧洲的出口,但这场战役确实重新规划了彼此的势力范围:拿破仑仍然是这片陆地的主人,在两个月后的奥斯特里茨之战中继续获胜,而英国则牢牢控制了海洋,没有任何国家能与之争锋。利用其海上势力,英国人在19世纪建立了全球霸权,成为有史以来欧洲最大的强国。
P89 “我自己就抓了8个德国鬼子……早上大约10点钟,我看见这些家伙在潜逃……我立刻在他们身后高声叫喊:‘举起双手!’他们站住了,随后聚成一群向我走过来。我这时正站在一个防空洞门口,很快我便发现自己独自一人,面对着8个高大魁梧的德国佬。最前面那个人垂下手,我不知道他是因为看到我是一名军官便立正,还是要掏口袋。不管怎么样,这让我感到一阵子紧张,因为我连一根指着他的猪肉香肠都没有。我的脚边放着一把鹤嘴锄,我把它拿起来,威胁着要用来刺穿他的头。这群人开始紧张不安起来,他们全部举起手来,并跪倒在地。”
P95末段 “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凶残的战争之一。日本政府设法隐瞒事实,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成功,盟军对德军和日军的暴行程度没有作出应有的反应,这在无形中纵容了暴行的发生,日军用最耸人听闻的方式来对待战争中的平民和战俘。对中国人来说,教训是十分深刻的:不能期望怜悯,唯有奋起反抗!
P116第二段 如果说珍珠港是二战中日本给美国的最沉重打击,那么新加坡的沦陷便是对英国的最大挫败。英国的战时领袖温斯顿•丘吉尔把它称为“英国史上最沉痛的浩劫,规模最大的投降”。新加坡紧随珍珠港之后受到袭击,最终消除西方列强暗自坚持的日本军队不如他们的成见。这是源于19世纪后半叶的日本军事现代化进程的顶点,西方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光环最终被打破,鼓舞了其他许多亚洲国家纷纷向西方列强提出挑战的决心。
P168第二段 当苏军步步进逼时,恐惧和绝望的情绪在德国人心中油然而生。很多德国人,无论男女,宁愿自杀也不愿意面对落入苏军之手后的报复。这种自杀念头也弥漫在希特勒那深藏于首相府的地堡里,元首责怪他的民众在这最后的检验中令人失望,因而对毁灭毫不遗憾,他的民众则开始被极度恐惧重重包围。他看不到任何出路,最后举行了一个奇异的仪式,与跟随他多时的情人爱娃•勃劳恩结婚。他们一起进入地堡里的私人密室,她在那里服毒自杀,他则向自己头部开了一枪。希特勒的仆人执行了希特勒的最后命令,在花园外一个浅浅的墓穴里把他们火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