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精析要点·时务·案例
分類: 图书,法律,经济法,经济法学,
作者: 刘瑛编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28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123467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经济法精析:要点•时务•案例》一书,首先以“知识要点”的形式,将经济法总论、经济法主体、宏观调控法、市场监管法、社会保障法等五大编23章的内容加以提炼;之后通过“时务专栏”和/或“案例课堂”的方式,对上述经济法知识要点中的焦点问题,进行了醒目的提示和精辟的法律解析。经济法的知识体系与内容贯穿于不同的表达形式中。
该书编章分别包括经济法的概念、体系和价值等基本理论,国家经济管理、企业、特殊企业形态等经济法主体,产业与投资管理、国有资产管理、财政、税收、金融和价格等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竞争与垄断、消费者权益保护与产品质量、证券与房地产、会计与审计等市场监管法律制度,以及社会保险、福利、优抚和救助等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等重要内容。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法律从业人员培养用书,还可供广大法学爱好者自学参考。
目录
第一篇 经济法总论
第一章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 经济法的概念和体系
第三章 经济法的价值和基本原则
第二篇 经济法主体
第四章 国家经济管理主体
第五章 企业
第六章 特殊企业形态
第三篇 宏观调控法
第七章 产业法律制度
第八章 投资管理法律制度
第九章 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
第十章 财政法律制度
第十一章 税收法律制度
第十二章 银行法律制度
第十三章 价格法律制度
第四篇 市场监管法
第十四章 竞争法律制度
第十五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第十六章 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第十七章 证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
第十八章 房地产管理法律制度
第十九章 会计、审计法律制度
第五篇 社会保障法
第二十章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第二十一章 社会福利法律制度
第二十二章 社会优抚法律制度
第二十三章 社会救助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知识要点
(一)经济法的产生
(1)经济原因是促成经济法产生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由自由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生产的计划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市场失灵问题逐渐显现,导致了垄断、过度竞争、贫富分化、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直至经济危机等社会经济问题。为了克服市场失灵问题,必须通过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和矫正。经济法为国家干预市场提供了法律保障和行为规范。
(2)世界大战催生了经济法。战争推动了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随着战时生产的高涨,生产集中和垄断化程度越来越高,国家利用法律对国民经济实行控制,实行一系列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措施。并且,战争对经济的特殊需求往往造成经济的停滞或畸形状态,为了恢复战后经济也需要对恢复经济的特殊资源或项目进行特殊管理。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前后,参战各国都颁布了各种各样的组织和管制经济的法律,这些法律大都具有经济法性质。因此,可以说,两次世界大战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经济法。
(3)凯恩斯主义为经济法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理论支持。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以图摆脱经济危机给社会造成的动荡,西方各国纷纷采纳,并一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学思想。西方国家经济法的最初观念的形成和凯恩斯主义密不可分。
(4)法哲学的发展为经济法的产生提供了哲学思想条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哲学领域“社会化”思潮兴起,超越了以往个人绝对自由、个人权利绝对至上的观念,提倡社会利益观念,发展了正义的内涵并为国家职能的扩大提出了合理的解释。以庞德为代表的社会法学、以狄骥为代表的社会连带主义法学、以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法社会学派是这股思潮的代表。这些法哲学思想有力地支持了由国家管理和协调经济的观念,使经济法突破传统法律观念的樊篱而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