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做人与处事

分類: 图书,自我实现/励志,个人修养,为人处世,
作者: 季羡林 著
出 版 社: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9-2-1字数:版次: 1页数: 246印刷时间: 2009-02-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596190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即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三,个人思想感情的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社会就能和谐;否则,生活就会苦恼,社会秩序、公共道德就会出现混乱。
“天人合一”思想是东方思想的普遍而基本的表露。它是有别于西方分析的思维模式的东方综合思维模式的具体表现。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8月生于山东省清平县(今临清市)农民家庭。他6岁离开父母,往济南依靠叔父为生,在那里读完小学、初中和高中。1930年高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35年被录取为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是年秋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自1954年起,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等职。季羡林先生学术研究领域广泛,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中印文化交流史、东西方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敦煌学等。此外,季羡林先生还写有大量散文在文学界享有极高声誉。
目录
做人与处世(代序)
第一辑做人本真
我们面对的现实
关于水的断想
大自然的报复
回头看看
走向“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新解
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
东西方文化的转折点
再谈东方文化
漫谈东西文化
漫谈伦理道德
千禧感言
豪情半怀迎新纪
新世纪新千年寄语
第二辑处世丛谈
漫谈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再谈人生
三论人生
关于人的素质的几点思考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
谈礼貌
谈孝
容忍
赞“代沟”
温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
论包装
论广告
对广告的逆反心理
一个值得担忧的现象
公德(一)
公德(二)
公德(三)
公德(四)
漫谈撒谎
我们为什么有时候应当说谎?
漫谈消费
中餐与西餐
从哲学的高度来看中餐与西餐
哲学的用处
思想家与哲学家
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一切问题
第三辑处世别话
爱国与奉献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不为
三思而行
实现人生的价值
我对未来教育的几点希望
傻瓜
谦虚与虚伪
成功
毁誉
论压力
论恐惧
不完满才是人生
人生漫谈
人生小品
难得糊涂
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我的美人观
爱情
我和书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尊师重道
老年谈老
年
月是故乡明
忘
九十述怀
漫谈“再少”问题
祝贺与希望
寻根漫谈
希望二十一世纪家庭更美好
希望在你们身上
编者的话
书摘插图
第一辑做人本真
我们面对的现实
我们面对的现实,多种多样,很难一一列举。现在我只谈两个:第一,生活的现实;第二,学术研究的现实。
一 生活的现实
生活,人人都有生活,它几乎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概念。在家中,天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人都必须有的。这且不表。要处理好家庭成员的关系,不在话下。在社会上,就有了很大的区别。当官的,要为人民服务,当然也盼指日高升。大款们另有一番风光,炒股票、玩期货,一夜之间成了暴发户,腰缠十万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当然,一旦破了产,跳楼自杀,有时也在所难免。我辈书生,青灯黄卷,兀兀穷年,有时还得爬点格子,以济工资之穷。至于引车卖浆者流,只有拼命干活,才得糊口。
这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生活。我们必须黾勉从事,过好这个日子(生活),自不待言。
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把思虑再深化一点,想一想全人类的生活,你感觉到危险性了没有?也许有人感到,我们这个小小寰球并不安全。有时会有地震,有时会有天灾,刀兵水火,疾病灾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驾临你的头上,躲不胜躲,防不胜防。对策只有一个:顺其自然,尽上人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