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专题研究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医理论,
作者: 郑洪新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406000版次: 1页数: 465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710825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以中医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为主线,力求能体现中医基础理论继承和发展的学术水平,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吸取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充分反映中医思维方法,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具有继承性、探索性和创新性,为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提高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水平做出最大的努力和贡献。本书对高等中医药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与中医药学相关的研究者、研究生、中医药从业人员,具有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医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为主线,力求能体现中医基础理论继承和发展的学术水平,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吸取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充分反映中医思维方法,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具有继承性、探索性和创新性,为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提高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水平做出最大的努力和贡献。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12章,分为5大部分:一是中医学关于脏腑功能、生命物质、经络理论、体质学说的理论研究;二是中医学对病因、发病、证候病机学说的基本认识;三是中医学关于养生、预防、治病的原则方法;四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模式对中医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指导作用;五是五运六气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本书对高等中医药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与中医药学相关的研究者、研究生、中医药从业人员,具有参考价值。
目录
引言
一、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内涵与外延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
(二)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分类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
(三)对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内涵和外延的思考
二、中医基础理论学术研究的发展
(一)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发展的需求分析
(二)中医基础理论学术研究发展现状
(三)中医基础理论学术研究发展思路
第一章 中医学的人体生命观
第一节 人类生命活动
一、气为构成生命的原始物质
二、水为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三、土为万物化生的根本
第二节 人体生命特征及其规律
一、人体生命特征
(一)形体一精神统一特征
(二)生长一生殖一衰老特征
(三)气机一气化特征
(四)调节整合特征
二、人体生命活动规律
(一)生命过程的一般规律
(二)生命活动中的周期律
三、人体生命活动的社会属性
第三节 中医学对人体生命观的研究
一、生命健康观念
(一)健康概念及其内涵
(二)生命健康质量评价
二、生命复杂系统
三、生命全息论假说
(一)中医学“生命全息论”理论及其应用
(二)中药学“生物全息论”理论及其应用
第二章 藏象功能系统
第一节 五脏气血阴阳功能系统
一、心气血阴阳的生理功能
(一)心气血阴阳的概念
(二)心气血阴阳的综合功能表现
二、肺气血阴阳的生理功能
(一)肺气血阴阳的概念
(二)肺气血阴阳的综合功能表现
三、脾气血阴阳的生理功能
(一)脾气血阴阳的概念
(二)脾气血阴阳的综合功能表现
四、肝气血阴阳的生理功能
(一)肝气血阴阳的概念
(二)肝气血阴阳的综合功能表现
五、肾精气阴阳的生理功能
(一)肾精气阴阳的概念
(二)肾精气阴阳的综合功能表现
第二节 六腑、奇恒之腑气血阴阳功能系统
一、六腑气血阴阳
(一)六腑气血的概念及其生理功能
(二)六腑阴阳的概念及其生理功能
二、奇恒之腑气血阴阳
(一)奇恒之腑与气血的关系
(二)奇恒之腑与阴阳的关系
第三节 五脏整体联系与生命活动调节
一、精神情志活动的调节
二、呼吸功能的调节
三、消化吸收排泄功能的调节
四、血液生成循行的调节
五、津液代谢的调节
六、感觉及运动的调节
七、生长发育生殖的调节
第三章 精气神学说
第四章 经络通路系统
第五章 中医体质学说
第六章 中医病因学说
第七章 发病与症候病机
第八章 疾病防治原理
第九章 养生原则与方法
第十章 河洛易学理论与中医学
第十一章 中医学的研究方法
第十二章 五运六气学说研究
书摘插图
第一章中医学的人体生命观
生命科学成为21世纪的前沿研究领域。生命从哪里来?生命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即使在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和绘图已告完成的今天,生命科学仍然充满了许多奥秘有待探索,生命科学仍然有许多谜团有待破解。中医学依据长期对自然界的认识、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观察、对生活和生产实践的经验以及中国古代哲学的思辨方法,来阐释生命的特征和生命活动的规律,形成独特的生命科学理论。
第一节人类生命活动
“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有多层含义:生成之生,即化生之生;生命之生,即生灵;生存之生.即生养之生(引自李德新《实用中医基础学》)。《易传•系辞上》:“生生之谓易”,所谓“生生”,即变化和新事物的产生。中医学关于人类生命化生过程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认为“天一生水”(《易传•系辞上》郑玄注),水为生物存在之必要条件;水在于人,为精之属,“人之初生,必从精始”(《景岳全书•血证》),人的生命源于精气;气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原始物质,“人之所赖,惟此气尔,气聚则生,气散则死”(《医门法律•先哲格言》);人居于天地之间,万物皆归于土,人类得五气以生,得五谷以养,繁衍生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