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营利评论第三卷

中国非营利评论第三卷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作者: 王名 主编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28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970601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以“汶川大地震,社会组织在行动” 为主题,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就此次赈灾中涉及的非营利领域的重要议题展开学术探讨的平台。本期重点讨论了赈灾捐献对我国慈善事业的启示、地震中的公益行动、NGO在赈灾中的透明度以及发生在域外的同类灾难,如日本神户地震、印度古吉拉特地震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目录

论文

汶川地震中公益行动的实证分析——以NGO为主线

抗震救灾募捐组织的公开透明度比较

汶川地震文献综述

日本志愿领域发展的契机——以阪神大地震对民间志愿组织起到的作用为中心

2001年古吉拉特地震后

印度教民族主义在乡村重建中的影响

行业协会管理改革的比较研究——基于双重管理体制

特别约稿汶川地震社会捐赠工作对发展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启示

公民社会(中)

案例

YBC重建家园创业行动及其经验分析——基于社会企业的视角

汶川地震志愿服务的自组织现象与启示——以临时志愿组织K388为例

体制催生型NGO的产生、行动策略及其困境——以南京市宁街道“老人、妇女、儿童庇护所”为例

书评

多一点公民社会,少一点激情热泪——从《灾难管理学:地震篇》一书谈官民协力之应急管理

抗震救灾中的NPO组织和公民社会——评《地震灾害志愿者的社会学:志愿者NPO社会的可能性》

灾难过后的反思:关于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的研究综述

民间志愿组织的集体行动研究框架——《行动的力量》书评

随笔

从赈灾捐款看我国公民社会的培育

地震之后:我们能做什么?

汶川地震中的志愿者组织建设与管理:问题和对策

从公民社会的视角来透视抗震救灾中的“万科事件”

稿约

来稿体例

书摘插图

汶川地震中公益行动的实证分析——以NGO为主线

一问题的提出

巨大的自然灾害总能最大限度激发人类对脆弱生命的悲悯。

汶川地震发生之后,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参与救灾,企业界、文艺界积极捐款筹物,普通民众个体中也出现了空前的捐赠和志愿行动热潮。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NGO在行动。可以说,政府对于社会行动的容纳以及社会参与的规模之大、类型之多、程度之深均为历史所罕见。 为了深入研究公益行动以及NGO参与,笔者从两个问题出发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文献梳理:首先,在一般意义上,NGO能否以及如何应对危机;其次,此次汶川抗震救灾中的公益行动和NGO参与。就第一个问题来说,英文文献远远多于中文文献。研究者基本上认同NGO参与危机管理的可能性、必要性、灵活性,但也对NGO实际参与不足、可持续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于第二个问题,通过对大量网站、NGO内部印刷品、报纸、博客、学术期刊、参与救灾者访谈的梳理,我们搜集了震后一个月之中NGO参与抗震救灾的资料30余万字。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