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史 北京专史集成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中国教育 ,
作者: 刘仲华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版次: 1页数: 39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01007573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北京在成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对比较落后,而在成为都城之后,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很快就变成了全国著名的教育中心。因此,《北京教育史》在中国教育史上应该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方面也应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书包括了先秦至辽金北京的教育、兼容并蓄的元大都教育、以儒学为特色的明代北京教育、集传统教育之大成的清前期北京教育等内容。
作者简介
刘仲华,男,1973年11月生,新疆焉耆县人。1991年至1998年,兰州大学历史系本科、硕士。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现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清代学术文化史,著有《清代诸子学研究》、《纪晓岚传奇》,并在《清史研究》、《安徽史学》、《兰州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试析清代考据学中以子证经、史的方法》、《清代苟学的复活》、《王源交游及其遗民子弟的一生》等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序
前言
概述
第一章 先秦至辽金北京的教育
第一节 辽代以前北京的教育
第二节 辽代燕京的教育
第三节 金代中都的教育
第二章 兼容并蓄的元大都教育
第一节 社会概况及文教政策
第二节 大都国子学
第三节 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
第四节 地方官学
第五节 专门学校
第六节 书院和私学
第七节 科举取士
第三章 以儒学为特色的明代北京教育
第一节 中央官学
第二节 北京的地方官学
第三节 特殊类型的教育
第四节 科举制度
第四章 集传统教育之大成的清前期北京教育
第一节 清廷文化教育政策
第二节 中央官学
第三节 宗室教育
第四节 八旗教育
第五节 顺天府地方官学
第六节 书院与义学
第五章 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晚清教育
第一节 传统教育的转型:从同文馆到京师大学堂
第二节 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
第六章 北洋军阀时期的北京教育
第一节 近代教育制度变迁与教育思潮
第二节 近代学制的发展成型
第三节 教育宗旨和学制的比较
第四节 研究机构和学位制度
第五节 初等教育
第六节 中等教育
第七节 高等教育
第七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教育
第一节 教育管理机构和教育宗旨的更替
第二节 “壬戌”学制与会考及成绩核算
第三节 大学院与大学区制的试行
第四节 研究机构和学位制度
第五节 初等教育
第六节 中等教育
第七节 高等教育
第八章 日伪统治时期北平的奴化教育
第一节 日伪统治期间北平教育机构及奴化教育指导思想
第二节 高等教育
第三节 中小学教育
第四节 其他中等教育
第五节 新民会与北平社会教育
第六节 北平留日教育和赴日“朝圣”活动
第七节 对日伪统治时期北平教育总体评估
第九章 解放战争时期北平教育的恢复与困境
第一节 战后北平高校复员及有限发展
第二节 战后北平中小学的整顿及困境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北平学生运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先秦至辽金北京的教育
辽金以前,北京地区教育事业大体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辽代以前。北京地区虽然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军事重镇,但在文化教育方面却基本处于边缘状态。第二个阶段是在辽代。这时的北京地区已经被石敬瑭的后晋政权割让给了契丹统治者,从而使得这里的政治和文化发展与中原汉族王朝之间产生了较大的隔阂。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要明显落后于宋朝。但是,在辽朝的五京范围之内,燕京(又称辽南京)的文化教育则是最发达的。第三个阶段是在金代。这时的北京地区开始从割据政权的陪都转变为首都——金中都,仍然保持着北方地区文化和教育中心的地位。待到北方草原蒙古国崛起,攻占金中都,才使这里的教育体系遭到严重的破坏。
由此可见,辽金以前北京地区教育事业变化,是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和北京地区的历史变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随着北京地区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北京地区的教育事业也变得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完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封建政府的教育政策,或者说是封建统治者对待教育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教育发展的兴盛和衰败。如果封建统治者和各级封建政府十分重视教育,扶持教育,那么全国的教育事业就会兴盛起来,反之,教育事业则会走向衰败,这种影响是巨大的。另一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都城地位的确立也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北京在没有成为都城之前,对全国的影响是很小的,而在成为都城之后,许多一流的文化人才都汇集到了这里,从而使这里的教育质量逐步提高,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一跃成为全国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第一节辽代以前北京的教育
在辽代以前,北京经历了漫长的文明发展进程,从原始人类的聚居地逐渐发展成为华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教育事业也随之逐渐完备起来。这个历史发展进程,按照人们惯用的朝代分期法,大致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五代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奠基阶段,同时也是教育体系的形成阶段。秦汉时期,是儒家学说在社会上确立统治地位的阶段,也是其在教育体系中获得大力推广的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大融合的阶段,许多少数民族人士通过接受教育对中原和江南地区的汉族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加速了“汉化”的进程。隋唐时期,是中华文化继先秦、两汉之后发展的又一个辉煌的阶段,五代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第二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在辽代以前,北京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与其他地区相比,处在中下游的位置。原因有三:其一,是受到这里民众风俗的影响。自古以来,在燕地民众中就盛行“侠义”之风,人们对于舞刀挥剑、快意恩仇的大侠客十分仰慕,这从先秦时期荆轲舍命刺秦王的典故中即可略见一斑。其二,是受到学术渊源的影响。在先秦时期,能够被称为“显学”的只有两家,一是儒家,二是墨家,而其他各家学说的影响是较小的。当时产生于齐鲁地区的,除了孔、孟等人的儒家学说之外,还有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但是,在齐国不受重视的邹衍,在到了燕国之后却备受尊崇,使其学说得以盛行。由此可见,燕地的学术渊源与齐鲁地区有着较大的差异。其三,是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从先秦时期到隋唐五代时期,北京地区始终是中原汉族民众与北方少数民族、游牧民众交相融合的主要场所,受到这种独特社会环境的影响,以“礼乐”文化为主题的教育内容显然要时时受到游牧文化的冲击,因此无法与内地社会比较安定地区的教育环境相比。
一、先秦时期燕地的教育
先秦时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时期,但是,这一时期的历史文献能够流传到今天的已经不多了,除了儒家的一些经典著作(先是被称为“六经”,后来陆续增加为“十三经”)被历代学者们口耳相传得以保留,其他记载各国历史的文献大多数被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或是收到官府中,或是被强行焚毁了,作为当时重要诸侯国之一的燕国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在研究这段时期的教育史时,就会感到明显的史料缺乏。清代学者曾经提出“六经皆史”的观点,就是因为在史书缺乏的情况下,人们不得不通过儒家的经典著作来寻找当时历史的蛛丝马迹。
最常被人们引用的是:“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通过这段简要的文献可知,首先,古代的学校分为四级,第一级为国家级的学校,被称为“学”。第二级为诸侯国(类同于后世的州郡级),也就是所谓的“术”,其学校被称为“序”。第三级为乡里级的学校,被称为“庠”。第四级为家族级的学校,被称为“塾”。也即是国学、州序、乡庠、家塾。儒家文献又日:“尚书大传:大夫七十而致仕,教其乡里,大夫为父师,士为少师(所谓里庶尹也)。耰组已藏,祈乐已人,岁事已毕(‘祈乐’当为‘新谷’),余子皆入学。年十五始人小学,见小节,践小义焉。年十八始人大学,见大节,践大义焉(余子犹众子,占者适子恒代父而仕)。”这些相关论述,都是汉代学者对先秦时期教育制度的描述。后世学者对于先秦时期的教育制度有着不同的理解,其对学、序、庠、塾的解释也就各不相同。
应该提出的是,第一,“术”这个词,被后人解释为“州”,显然是不准确的,在先秦时期各诸侯国中仅有少量的郡或县,而还没有行政建置意义上的州。第二,作为学校这个概念,在古代的学、序、庠、塾等词之间,是没有本质区别的,都是教育机构。第三,当时的百姓,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并不是只有贵族才能够受教育。第四,有些学者认为只是从孔子开始才有了私家教育,而在此之前的教育都是由官府控制的。这种解释是有问题的,因为在先秦时期,一个大家族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单元,许多重要的社会功能都是通过家族这个社会单元来实现的,教育功能显然也是如此。
综上所述,在先秦时期的燕地,是否有诸侯国设置的学校已经不见于文献记载,但是,作为乡里和家族的学校是应该普遍存在了。因为当时的知识分子——“士”,是从小就要受到严格教育的,如果没有比较普遍的教育机构的设置,这种教育是无法完成的。如果说真是孔子把民间教育实践变成了现实,也是在官方教育普遍实施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的。而孔子所提倡的“六艺”技能培养,也应该是当时大多数学、序、庠、塾从事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我们认为,先秦时期不仅是中华民族教育体系的形成时期,也是北京地区教育体系的形成时期。
二、秦汉时期燕地的教育
秦朝统一天下,把中国的历史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纳入到一个强势中央政府引导的发展轨道中来。“书同文”和“焚书坑儒”就是很好的证明。而汉朝统治者们延续了这条发展轨道,汉武帝采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就是强势政府的文化政策。进一步完善全国的教育体系乃是保证这套文化政策贯彻落实重要的环节。在汉代的各个地区,也基本上延续了先秦时期的传统教育体系,“于是里有序而乡有庠。序以明教,庠则行礼而视化焉。……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十五人大学,学先圣礼乐,而知朝廷君臣之礼。其有秀异者,移乡学于庠序。庠序之异者,移国学于少学。诸侯岁贡少学之异者于天子,学于大学,命日造士。行同能偶,则别之以射,然后爵命焉”。在这里,庠、序、学的教育内容有了初步分工,而人们受教育的时间也大大提前了。
据此可知,第一,在先秦时期,是15岁入小学,18岁人大学。而到了汉代,8岁入小学,15岁人大学。第二,在先秦时期,序、庠、学、塾是学校级别的不同称谓,而没有教育内容的区别。到了汉代,“序以明教”,“庠则行礼而视化焉”。已经有了不同的教育功能。而这时的封建统治者已经明确认识到教育所能够发挥的重要政治功能,“是故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教化以明,习俗以成,天下尝无一人之狱矣”。通过教育,可以有效地巩固封建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