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论十大名中药.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

名医论十大名中药.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医临床,

作者: 张栋,张同文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274000版次: 1页数: 228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912373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医生不精于药,难以成良医”。本书以面向临床实用为宗旨,重点介绍了临床常用而又难用的十大中药(麻黄、桂枝、细辛、柴胡、石膏、大黄、附子、半夏、当归、芍药)的名老中医应用经验和心得体会,不仅有对传统药效的新认识、新运用、新经验,还有许多名老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的对传统药效的拓展应用,颇多独到发挥,能很好地启迪读者的用药思路。全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合各级中医师、中医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麻黄(附药:麻黄根)

一、基础知识

二、应用经验

三、古籍论选

桂枝(附药:肉桂)

一、基础知识

二、应用经验

三、古籍论选

细辛

一、基础知识

二、应用经验

三、古籍论选

柴胡

一、基础知识

二、应用经验

三、古籍论选

石膏

一、基础知识

二、应用经验

三、古籍论选

大黄

一、基础知识

二、应用经验

三、古籍论选

附子(附药:草乌、川乌)

一、基础知识

二、应用经验

三、古籍论选

半夏

一、基础知识

二、应用经验

三、古籍论选

当归

一、基础知识

二、应用经验

三、古籍论选

芍药

一、基础知识

二、应用经验

三、古籍论选

书摘插图

麻黄(附药:麻黄根)

一、基础知识

1.来源采收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和中麻黄的草质茎。立秋至霜降之间采收,阴干,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切段。以色淡绿或黄绿、内心色红棕、手拉不脱节、味苦涩者为佳。生用、蜜炙或捣绒用。

麻黄根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的根和根茎。立秋后采挖,经洗净切断入药。以质硬、外皮红棕色、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2.处方用名 麻黄,生麻黄,淨麻黄,炙麻黄,麻黄绒,麻黄根。

3.药性功效

麻黄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为辛温解表峻品,为宣肺利尿之要药。主治风寒表实,恶寒发热,无汗鼻塞,头身疼痛;风疹瘙痒;实邪壅肺,咳嗽气喘;水肿,黄疸,小便不利;风湿痹痛,阴疽痰核。

麻黄根 固表止汗。主治体虚自汗,盗汗。

4.炮制应用 淨麻黄系原药材除尽木质茎及残根,并予去节,单用麻黄节间的茎质部分入药者。一般认为麻黄节与麻黄根一样,有收敛止汗的作用,若茎、节一并入药,则发汗之力变弱。仲景麻黄汤选用生麻黄入药时注明麻黄须去节,可见净麻黄发汗解表之效尤胜。一般而论,麻黄用于非图发汗解表的方剂中,则可不必去节或不宜去节,如《局方》三拗汤,便选不去节之麻黄配方,取其宣肺平喘之功。此外,对一些须用麻黄解表而又不宜发汗太甚的病人,也可酌情选用不去节麻黄配方。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202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聯絡我們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