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织锦

分類: 图书,艺术,工艺美术,
作者: 汪为义,田顺新,田大年著
出 版 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版次: 1页数: 214印刷时间: 2008-10-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铜版纸I S B N : 9787535629647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湖湘织锦》一书重点反映湖南境内的土家族、苗族、侗族和瑶族四个少数民族民间织锦及手工花带织造从古至今的历史。着重介绍其共性与个性、图纹创造、工艺特色及新时代传承开发应用等状况。多年来有关南方民族织锦工艺的专业书籍资料极少,很难看到湖湘境内土家族、苗族、侗族和瑶族民族织锦的系统资料。好在1996年由省文化厅、省二轻工业局联合各系统内有关单位的文博、群文、科研院所广泛征集织物资料,由湖南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了《湖南民间美术全集——湖南民间织锦》一书,为本书打下基础。12年后的今天,众多的学人和相关政府部门在民族地区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整理宣传上做了大量工作,陆续发表了一些影像和文章,广泛提高了民众对民族手工艺遗产的认识和保护继承的责任感,为我们重新修订此书提供了不少宝贵的资料。本书三位作者因有过几十年对民间织锦、民间工艺研究开发的共同经历而联手,我们力求真实反应湖湘织锦的共性与个性,并广泛征集,实地考察,探幽索隐,抛砖引玉,以尽责尽心。大量的民族手工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已逐渐失去原有的生存空间,民俗应用土壤正日趋消隐,传统产区日渐缩小,有的品种,艺人所剩无几,技艺难传,有的己近人亡艺绝之境。作为民族物质工艺文化和民族精神载体的民族织锦,如果没有了以往的民族精神与物质应用的民俗空间和环境,它的生存危机是理所当然的。由此我们会反思民族手工织锦的价值究竟如何,是单纯的抢救整理保留价值?还是融汇转化、立意开发、顺应时代,同时挖掘它的继承价值,致用于今世?答案无疑是后者。只要我们认真执行“抢救为主,保护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12字方针,湖湘民间织锦必将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本书选编的民间织锦均为原件实物图,随文附图中的织物极少数选用了按织物临摹的代用图。选编的作品按土家锦、湘西牛肚被苗锦、织花带、瑶锦、侗锦品种分类排序,并附图版说明。所选织品反映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织锦,不包括纺织业界的电机提花织物和现代地毬类织锦。
目录
湖湘织锦综述
一湖湘织锦的地域分布和历史渊源
二土家锦历史沿革、工艺、民俗应用及图案
三湘西牛肚被苗锦历史沿革、工艺、民俗应用及图案
四侗锦历史沿革、工艺、民俗应用及图案
五江华瑶锦历史沿革、工艺、民俗应用及图案
六织花带的历史沿革、工艺、民俗应用及图案
七织锦图案风格与形式规律
八织锦传承谱系及传人
图版
一土家锦阳雀花
二土家锦阳雀花
三士家锦马毕花
四土家锦石毕花
五土家锦蟋蟀花
六土家锦螃蟹花
七土家锦野猪花
八土家锦蛇花
九土家锦蛇花
十士家锦蛇花
十一土家锦小龙花
十二土家锦狗脚迹纹
十三土家锦猫脚迹
十四土家锦虎脚迹
十五土家锦小白梅
十六土家锦虎皮花
十七土家锦台台花
十八士家锦盖裙台台花纹
十九土家锦老台台花盖裙
二十土家锦秧鸡花盖裙
二十一 土家锦铜钱花
二十二 土家锦满天星纹
二十三 土家锦背笼花纹
二十四 土家锦鹭鸶踩莲纹
二十五 土家锦稻草人龙锦
二十六 土家锦龙凤人马纹
二十七 土家锦燕子花
二十八 土家锦双凤牡丹
二十九 土家锦狮子绣球
三十土家锦野鹿含花纹
三十一 土家锦老鼠嫁女纹
三十二 土家锦老鼠嫁女
……
织锦在民间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湖湘织锦综述
一、湖湘织锦的地域分布和历史渊源
《湖湘织锦》一书主要反映记述的是当今民间织造尚存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的织锦。其全称为湘西土家锦“西兰卡普”、湘西泸溪苗族地域织锦“牛肚被”、通道侗锦“纶织”、江华瑶锦“乙宝被”。
湖湘四锦均以被面和服饰应用为主,故多以被名代称。另一品类,民族织花带工艺,因织造原理和机具各民族均有而且大致相同,故作综述列另类,合为“湖湘五大品类的民族织锦”。 “湖湘织锦”亦可称为“湖南民族民间织锦”。
湖湘“四锦”地域分布是一个“L”形文化沉积带。
参看右图可知湖湘四锦原生地的地域有四大特点:
①均处于江河源头的小支流上。
②均在省界边缘的接壤地带。
③均为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区域接壤的前沿地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