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激光通信系统中的编码理论

无线激光通信系统中的编码理论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电子 通信,无线通信,

作者: 柯熙政,殷致云 著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464000版次: 1页数: 368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03023001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无线激光通信兼具微波通信和光纤通信的优点。本书从理论上对无线激光通信中基带信号的产生与传输进行了详细分析,对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信道均衡进行了系统深入地论述,结合工程实际,讨论了各种编码的性能及实现途径。

本书适合从事光通信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阅读。

目录

前言

1 无线激光通信基础

1.1 无线激光通信

1.2 无线激光通信技术的历史及现状

1.3 无线激光通信的系统组成及其关键技术

1.4 本书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参考文献

2 PPM 编码调制信号分析

2.1 PPM 的基本原理与数学模型

2.2 PPM 理想信道容量分析

2.3 PPM 调制解调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2.4 时间同步

参考文献

3 MPPM 编码调制信号分析

3.1 MPPM 的基本原理

3.2 MPPM 的性能参数分析

3.3 MPPM 的特点

3.4 MPPM 的信道容量分析

3.5 三脉冲的 MPPM 编译码系统的设计

参考文献

4 MPPM 编码调制信号分析

4.1 MPPM 编码

4.2 误码特性分析

4.3 MPPM 最大似然检测

4.4 MPPM 的频谱特性

4.5 实现 MPPM 的几种不同方案

参考文献

5 TCM 编码调制技术

5.1 OPPM 调制方式

5.2 TCM 原理分析

5.3 TCM 系统的性能分析

5.4 基于 OPPM 的 TCM 系统设计

5.5 TCM 编码的计算机仿真与 FPGA 设计

参考文献

6 基于 RS 码的差错控制

6.1 差错控制编码基本原理

6.2 RS 码的基本原理

6.3 RS 码的编码方法

6.4 RS 码的译码方法

6.5 RS 码译中的相关算法

6.6 RS(15,19)码编码系统的硬件实现

6.7 关键硬件电路的Verilog HDL 实现

6.8 RS 码纠错性能分析

参考文献

7 基于 Turbo 码的差错控制

7.1 Turbo 码的编码原理

7.2 Turbo 码的分量码——卷积码

7.3 Turbo 码中的交织器

7.4 Turbo 码的译码

参考文献

8 基于 LDPC 码的差错控制

8.1 LDPC 码概述

8.2 LDPC 码的随机构造

8.3 LDPC 码译及其性能估计

8.4 LDPC 码的构造

8.5 LDPC 码编码器的硬件实现

8.6 LDPC 码的译码实现

参考文献

9 信道测量与差错控制实验

9.1 激光在大气中传输的基本理论

9.2 光强实验测量结果分析

9.3 误码率仿真与测量结果分析

9.4 气象条件对系统误码率的影响分析

9.5 激光信号在雨中的衰减

参考文献

10 基于信道估计的自适应编码

10.1 自适应调制编码

……

11 基于自适应滤波器的时域均衡

12 基于高阶统计量的信道盲均衡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