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力学
分類: 图书,建筑,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
作者: 黄醒春主编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1-1字数: 460000版次: 1页数: 289印刷时间: 2008/12/01开本: 16开印次: 2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04017763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为新世纪土木工程系列教材之一,参照最新的专业技术规范编写而成。
本教材共分8章,内容包括:绪论、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岩体不连续面的渗流性质、岩体初始应力、地下空间开挖稳定性分析、岩石边坡与基础稳定性分析、岩石力学问题的有限单元法、岩石力学研究的新方法及新领域简介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及水利水电工程、采矿工程、地质工程、港口与海岸工程本科生教材以及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
黄醒春,1957年出生于广西防城港,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院长。1982年于焦作矿业学院本科毕业之后留校任教,1987年破格评为讲师,1996年在日本熊本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996年至今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2000年评为教授,曾担任土木建筑工程系副系主任、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副院长、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担任的社会职务有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土建专业委员会委员,高等教育出版社土建类系列教材编委会委员,国际滑坡学会(ICL)发起人及会员,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岩石断裂损伤、地下结构、岩土工程数值方法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多次以客座研究员身份赴日本合作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并完成863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对城市轻轨交通振动及噪声的预测和控制相关的理论与技术问题有较深的研究积累。作为负责人承担上海复兴东路隧道、北京地铁10号线(奥运工程)、上海西藏南路越江隧道(上海世博工程)等大型地下工程关键技术和理论相关项目近20项。对大断面盾构近距离穿越已建地铁、长距离曲线顶管、砂砾地层大型盾构施工等复杂的技术和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岩石力学的学科特性与研究范畴
1.2岩石力学的研究方法
1.3岩石力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2.1岩石的物理性质
2.1.1岩石的质量指标
2.1.2岩石的空隙性
2.1.3岩石的水理性质
2.2岩石的强度特性
2.2.1完整岩石的强度
2.2.2岩石的强度理论
2.3岩石的变形特性
2.3.1 单轴压缩条件下岩块的变形特性
2.3.2三轴压缩条件下的岩石变形性质
2.3.3岩石的本构关系
2.4岩体结构面的力学性质
2.4.1结构面的概念
2.4.2结构面的分类
2.4.3岩体破碎程度的分类
2.4.4结构面的几何特征
2.4.5结构面的变形特性
2.5岩体的力学性质
2.5.1岩体的变形性质
2.5.2岩体的强度性质
2.5.3岩体力学性质的原位测试
2.6工程岩体的分类
2.6.1 工程岩体分类的目的和原则
2.6.2工程岩体的代表性分类简介
2.7岩石力学性质的时间效应
2.7.1岩石的流变
2.7.2岩石的流变模型
2.8岩石动力学基础
2.8.1岩石的波动特性
2.8.2岩体弹性波速度的测定方法
2.8.3影响岩体波动的因素
2.8.4岩石动静变形参数的关系
第三章 岩体不连续面的渗流性质
3.1 概述
3.2岩体不连续面的渗流基本理论
3.2.1不连续面的渗流性质概述
3.2.2不连续面的渗流参数的有限差分数值模拟
3.3岩体不连续面应力对渗流性质的影响
3.3.1不连续面正应力对渗流参数的影响规律
3.3.2不连续面剪切变形对渗流参数的影响规律
3.3.3渗流应力
第四章地应力
4.1地应力的基本概念
4.2地应力的组成成分和影响因素
4.2.1地应力的组成成分
4.2.2地应力的影响因素
4.3地应力的变化规律
4.4地应力的原位实测方法
4.4.1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技术
4.4.2套钻孔应力解除法地应力测量技术
第五章 地下空间开挖稳定性分析
5.1 概述
5.2深埋圆形巷道围岩应力的弹性解
5.2.1静水压力(侧压系数λ=1)下围岩
……
第六章岩石边坡与基础稳定性分析
第七章岩石力学问题的有限单元法
第八章岩石力学研究的新方法及新领域简介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绪论
岩石力学是一门研究岩石在各种不同受力状态下产生变形和破坏规律的学科。
地球的表层称为地壳,其上部最基本的物质是岩石,人类的一切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都局限在地壳的表层范围内,因而岩石和由岩石派生出来的土构成了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以及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的环境。
岩石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的规律聚集而形成的自然物体。岩石有其自身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岩石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最主要的物质成分、颗粒大小和形状以及相互结合的情况。例如,沉积岩内存在有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和生物结构等结构特性。岩石的构造是指其组成成分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间的排列关系。例如,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和变质岩中的片理构造等。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和性质、结构、构造等的存在和变化,都会对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产生影响。
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是岩浆冷凝而形成的岩石。由于组成岩浆岩的各种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较为稳定,它们之间的联结是牢固的,因此岩浆岩通常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均质性。
沉积岩是由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早已形成的沉积岩)在地表经风化剥蚀而产生的物质,通过搬运、沉积和硬结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组成沉积岩的主要物质成分为颗粒和胶结物。颗粒包括各种不同形状及大小的岩屑及某些矿物。胶结物常见的成分为钙质、硅质、铁质以及泥质等。沉积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不仅与矿物和岩屑的成分有关,而且与胶结物的性质有很大关系,例如硅质、钙质胶结的沉积岩胶结强度较大,而泥质胶结的沉积岩和一些粘土岩强度就较小。另外,由于沉积环境的影响,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这就使得沉积岩沿不同方向表现出不同的力学性态,通常具有层状异性或正交各向异性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