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哲学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郑毓信著
出 版 社: 四川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5-1字数:版次: 1页数: 48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4084235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与先前出版的《数学教育哲学》相对照,本书代表了同一作者在不同方向上的类似努力,即希望能从哲学高度为科学教育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基础。《数学教育哲学》的成功直接促成了这一著作的问世,作音特殊的学术背景以及对教育现实的高度关注则为这一著作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本书主要论及这样三个问题:什么是科学?为什么要进行科学教育?应当如何去进行科学教育?另外,相对于知识性的介绍而言,对观念的突出强调则可说是本书的主要特点:这首先是指由“素朴科学观”与“经典科学观”向现代科学观念的重要转变;其次,书中关于科学教育观念的讨论则集中地体现了“放眼世界,立足本土;注重理念,聚焦改革”这样一个基本立场;最后,建构主义可以被看成为我们深入认识科学学习与教学活动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背景,科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应被看成一种“观念转变教学”。
本书主要体现了作者的独立研究成果,更希望能促进科学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广大科学教师对自身工作的自觉反思,从而也就能够对科学教育,特别是科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
郑毓信,男,1944年生。浙江镇海人。1965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数学系,获学士学位;198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硕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科学哲学、数学哲学与基础教育的研究,已在上述领域出版了21部著作,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第一章科学的性质
1.1科学的基本性质
1.2 “经典科学观”概述
第二章科学活动的辩证性质
2.1观察与理论
2.2证实与证伪
2.3科学发展的连续性与革命性
2.4规范与超越
2.5科学活动的辩证性质
第三章后现代主义与科学教育
3.1后现代主义对于科学的“解构”
3.2科学知识社会学与“科学大战”
3.3分析与评论
3.4从科学教育的角度看
3.5后现代课程观与科学教育改革
第四章科学教育目标与科学课程改革
4.1科学教育哲学的合理定位
4.2科学教育目标的现代演变
4.3素质教育与科学素养
4.4关于科学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
第五章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教学观
5.1 从行为主义到认知心理学
5.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教学观
第六章 观念转变教学与“HPSST教学模式”
6.1观念转变教学
6.2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对于科学教学的
必要渗透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科学的性质
就现代社会而言,“科学”无疑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例如,尽管相应的概念在中国只是迟至20世纪初才作为“赛先生”(英文“science”第一个字母的译音)这样一个纯粹的外来名词赢得了社会上少数先进分子的青睐,但在一百多年以后,“科学”的概念却已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小学生对于科学家的憧憬直至作为国家政策基本立足点的“科学发展观”,从自觉的学科建设(在此只需提及“心理学的科学化”以及所谓的“教育科学”就足够了)直至对于调查工作“科学性”的强调,乃至在现今我们经常看到的对于“科学”这一名词的滥用与盗用……然而,如果要提出“究竟什么是科学”,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恐怕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问题,有不少人甚至还会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的必要性提出质疑,这种现象无疑应当加以纠正。特别是除去一般意义上的由不自觉状态向自觉状态的重要转变以外,对于上述问题的清楚认识显然也应被看成搞好科学教育的一个必要前提。在这一章中我们就将从一些不同的角度对科学的性质作出简要概述。应当指明的是,以下所提供的既不是关于科学特性的一个完整清单,也不应被看成对于“什么是科学”这样一个问题的深入分析,而是表明了在这一方面最为直接、最为素朴的一些观念或信念。就本书的具体展开而言,这为以下的进一步分析提供了直接基础。
1.1科学的基本性质
一、科学知识的客观性
为了清楚地认识某种对象的特性,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显然是将所说的对象与其他一些对象加以比较。这也就是所谓的“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从而,为了清楚地认识科学知识在内容上的特殊性,我们在此将科学(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我们在本书所论及的范围内,所谈到的
“科学”都是指自然科学,而非人文社会科学等)与人文社会学科作一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