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融通的回族文化
分類: 图书,历史,民族史志,
作者: 马平编著
出 版 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版次: 1页数: 187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2703906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以儒释回〕;〔十三大经〕;〔小儿锦〕;清真寺(陵园)建筑;牌坊、匾额、碑石、印鉴等金石碑铭——石头上的回族文化史。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兄弟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成员,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沐浴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风雨,秉承“和而不同”、“厚德载物”、“美美与共”、团结进步的文化理想与信念,铸造了各自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个性。当代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又为每一个民族注人了新的时代营养和发展动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和谐共进的时代潮流,进一步推动着各个兄弟民族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提升民族品格、强化民族素质,逐步迈向一个精神刚健、思想包容、心灵自由、与人为善、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时代水准与高尚境界。
本书是《中国回族历史文化》系列丛书之一。该书从回族的宗教文化、教育、群体生存方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入手,对以儒释回,十三大经,小儿锦,清真寺(陵园)建筑,牌坊、匾额、碑石、印鉴等金石碑铭——石头上的回族文化史等回族文化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书从回族宗教文化、教育、群体生存方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入手,为读者了解回族及其文化开启了大门。
目录
序
回族文化概述
一、回族文化的特点
二、回族文化的历史地位
明末清初以来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
一、回族汉文译著运动
二、回族汉文译著主要作品
三、回族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
四、回族的伦理道德观念
回族的宗教文化
一、回族的宗教意识与信仰
二、回族的清真寺及教坊制度
经堂教育的兴起和教育制度
一、经堂教育的课程〔十三大经〕
二、经堂教育四大学派
三、经堂教育及相关制度
四、经堂语〔小儿锦〕及其抄经艺术
五、经堂教育的历史贡献和作用
回族群体的生存方式
一、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格局
二、典型的回族经济社区
回族的风俗习惯
一、回族礼仪的表现形式
二、回族的主要节庆
三、回族礼仪、节庆中表现出的民族文化心理
四、回族的婚姻
五、回族的丧葬习俗
六、回族卫生习俗的表现形式
七、回族卫生习俗中反映出的民族文化内涵
回族的语言文字
一、先民的语言及文化形态
二、回族语言中的外来文化因素
金石碑铭——石头上的回族文化史
一、有关创建、重建和维修清真寺的碑记
二、有关创建、重建和维修清真寺的碑文
三、有关建立民间团体的碑记
四、有关兴学及捐资助学的碑记
五、关于清真寺管理制度及规定的碑文
六、关于捐献财产功德的碑文
七、反映基地及清真寺财物的碑文
八、有关官府告示内容的碑文
九、有关上谕的碑文
回族历史上的图书与报刊
一、回族图书的编译、印刷和出版
二、回族报纸杂志的出版发行
后记
书摘插图
回族文化概述
二、回族文化的历史地位
回族文化,是通过它的载体——回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大体经历了唐宋时期的孕育,元至明代中期的转化,明清之际趋于形成稳定的三个阶段。
唐宋时期的五六百年间,是回族先民进人中国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来华经商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从海路来华后,散布于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地,也有少数人通过陆路深入到内地长安、开封一带,还有来自南洋诸岛的一些穆斯林先后进入海南岛。中国史籍上把这些人统称为“番客”“番商”“胡商”等。这些人来华经商,属于侨居性质,尚未形成民族共同体,因此他们的民族文化也还没有形成。但是,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社区——“番坊”,有了管理内部事务的专职管理人员,有了供其使用的宗教场所——清真寺,还有了自己专用的坟地。他们的社会、经济活动,已经具有了早期回族文化的雏形。
当时,回族先民中多有未按中国朝廷规定归返原籍者,他们中的不少人以各种理由在中国的各个城市中滞留下来,长期定居,中国的史籍中称之为“住唐”。他们娶妻生子,甚至还有留居五世者,而这些人则被称之为“土生番客”。
留居不归者,大多“华化”而成为中国最早的穆斯林。他们一方面带来了伊斯兰文化、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以及中亚突厥穆斯林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在与汉人长期杂居的过程中,主动接受汉文化,甚至在广州、泉州这样的地方,还办起了“番学”,专供“土生番客”们学习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