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会发展解析
分類: 图书,个人理财,基金,
作者: 葛道顺,商玉生,杨团,马昕著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27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970648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除绪论之外,其余十章可分为四篇。历史篇试图阐释中国基金会的文化与传承,包括中国基金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基金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运作篇分为公募基金会与非公募基金会两部分,对于公募基金会从内部治理、筹资和募款、项目运作和管理、诚信建设的视角进行分析;为了加强比较分析,特别将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基金会作为研究对象形成比较资料;最后的发展篇展示了基金会发展的愿景并对相关政策进行了探讨。本书适合广大理论和教学工作者、行业管理与政策制定者、基金会及其他非营利部门从业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葛道顺,男,博士研究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具有多年市场策划、设计与传播(企业法人代表)、投资咨询、企业管理、政策分析等领域的从业经验。出版《公司与社会公益Ⅱ》(联合主编、主撰)、《社会结构的变迁》(合著)、《当代社会的病态心理》(副主编、合著)、《文化与人性》(合译)等著作,在《国际社会科学杂志》(ISSJ)、《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社会学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江苏社会科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政策建议数十篇。
目录
绪论
第一节基金会的定位
第二节 中国基金会的界定和发展历程
第三节基金会的作用、意义和与政府的关系
第四节关于基金会研究的探究
历史篇
第一章 文化与传承:中国基金会百年
第一节旧中国的基金会制度
第二节新中国基金会的发展
第三节2004年以后基金会的新局面
运作篇
第二章公募基金会的发展状况与评价
第一节公募基金会的总体规模和分类
第二节公募基金会的运作特点
第三节我国公募基金会发展中的问题
第三章基金会的治理与能力建设
第一节我国基金会的组织治理转型
第二节基金会的能力建设
第四章基金会的募款和投资
第一节我国基金会的筹资和募款
第二节基金会投资与风险
第五章我国基金会的项目管理——以中海油助学基金项目为例
第一节项目和项目管理
第二节中海油助学基金项目的启动
第三节 中海油助学基金项目的执行
第四节 中海油助学基金项目的控制
第五节 中海油助学基金项目的总结
第六章基金会诚信与问责
第一节我国基金会诚信建设的进程
第二节诚信标准构建及问责
第七章非公募基金会的运作
第一节非公募基金会在我国的起步
第二节我国非公募基金会运作分析
第三节 非公募基金会的监管和发展问题
比较篇
第八章我国香港慈善基金会之现况及分析
导言
第一节基金会(基金)的历史和发展
第二节基金会的类别
第三节讨论和结论
第九章我国台湾的基金会现况与发展趋势
发展篇
第十章我国基金会发展的愿景与政策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历史篇
第一章文化与传承:中国基金会百年
现代基金会诞生于欧洲,在美国得到空前的发展。20世纪以来,基金会虽经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大衰退,以及世界大战的打击,经历基金会治理、运作中的种种恶行、丑闻打击,但基金会的发展势头仍长盛不衰。不分国界和社会制度,不分民族、信仰,基金会越来越发展,越来越普及。难怪有人说,“基金会事业是万岁事业”。著名学者王云五先生曾指出:“个人生命有时而尽,但基金会的功能却与时俱进;个人的理想可能一生不能实现,但是基金会制度可以使理想在未来的年月中变成事实。”
通常认为,现代基金会制度在中国是舶来品。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虽有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也不乏民间办学、修路建桥、散财济贫等慈善行为,但这些社会公益行为,常常表现为个人行为、家庭行为或乡里行为。我们研究的初步结论是,在我国数千年漫长的历史中没有形成如西方基金会这种制度形式。中国出现基金会这种社会组织,可追溯至20世纪初,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中国大陆基金会百年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时期,其中的分界线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它不但带来中国持续的经济发展,而且也为第三部门、为包括公益基金会在内的公民社会发展提供了契机。为行文需要,下面从旧中国的基金会制度、新中国成立至2004年以前的基金会发展和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实施以后基金会的新局面几个阶段分别论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