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碑帖导学教程·行《苏轼墨迹》
分類: 图书,艺术,书法 篆刻,碑帖,
作者: 孔宝刚,庆旭主编,薛龙春编著
出 版 社: 古吴轩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1字数:版次: 1页数: 89印刷时间:开本: 大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733191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该套丛书的最主要特点是“学以致用”“随学随用”“未学不用”“ 不断巩固”。即学会了一个具体技法之后,即可解决此后的问题,也可以理解成一个具体的“形”,总是可以在前一个单元训练中清晰地找到训练有素的痕迹,而没有学过的技法不会在前一个单元中出现,这样一个一个熟练的技法单元就组成了一个非常严密的技法链。这是该套教程有别于目前诸多技法类丛书的最主要特点,也是笔者近年来关于“书法教育教学的模式研究”课题中技法教学的一个分支。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做到学科性、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针对性相结合,所以需要提醒读者注意的是,在学习一个新的技法时,一定要做到严密精确,熟练到位。经过一个又一个技法单元的学习,一个一个坚实的技法链就拉起来了,读者们的实际书写水平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内容简介
该套丛书的最主要特点是“学以致用”“随学随用”“未学不用”“不断巩固”。即学会了一个具体技法之后,即可解决此后的问题,也可以理解成一个具体的“形”,总是可以在前一个单元训练中清晰地找到训练有素的痕迹,而没有学过的技法不会在前一个单元中出现,这样一个一个熟练的技法单元就组成了一个非常严密的技法链。这是该套教程有别于目前诸多技法类丛书的最主要特点,也是笔者近年来关于“书法教育教学的模式研究”课题中技法教学的一个分支。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做到学科性、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针对性相结合,所以需要提醒读者注意的是,在学习一个新的技法时,一定要做到严密精确,熟练到位。经过一个又一个技法单元的学习,一个一个坚实的技法链就拉起来了,读者们的实际书写水平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本书是该丛书之一《苏轼墨迹(行)》。
作者简介
薛龙春美术学博士1971年11月生于江苏高邮获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一等奖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三等奖在(读书)、(文献)、(书法丛千7)、(书法研究)、(中国书画)、(中国书法)等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王宠)(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张怀瓘书学著作考论》(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郑簠研究)(荣宝斋出版社,2007)等现为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沧浪书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目录
取法苏轼的意义与方法
笔画篇
偏旁篇
结构篇
原帖选录
临摹示范
创作示范
后记
书摘插图
取法苏轼的意义与方法
粗略地划分,自觉长期以来的书法传统(包括审美趣尚与技术手段)至少经过四次大的转捩:魏晋的新巧、宋代的书卷气、晚明的造势与清代的金石气。其总体趋势是由巧而拙,由熟而生,由时间性的优美迈向空间性的趣味,由精致的把握转而模糊含蓄。
在北宋以前的书法史与书法品评中,一位书法家常常具备三个主要条件(个人天资、精熟技巧与造型准确性)而进入笔法传承的谱系。
汉末魏晋盛行新体,新体体现“巧”——在流畅而精确的书写中表现书者的气质。此一时期的书法堪称手舞,对于指掌配合的表达力有着极高的要求。我们看到记载中的一流书家无不具备着过人的天资,唐人张怀罐在综合既往书家的成就时,也不得不感叹:“知者博于闻见,或能知;得者非假以天资,必不能得。”同时这些书家又相当勤奋,张芝之所以能够“下笔必为楷则”,前提就是他学书池水尽墨,“精熟过人’,即使是王羲之也心有未满地说,倘若他能耽于临池,成就未必逊于张芝。
怎样才能流畅而精确地书写呢?换言之,什么样的方法可以使得“发而中节”成为可117这需要口诀手授的“笔法”。“笔法”是指在一种连续快速书写的情形下,保证点画自然衔接的用笔方法。在晋唐时代,没有笔法的字根本不被称为书法,徐浩之子徐踌说:“每点画须依笔法,然始称书,乃同古人之迹。……不得临时无法,任笔所为。”孙过庭也批评那些不晓笔法的人是“任笔为体,聚墨成形”。他们所说的“笔法”究竟是什么方法?历代众说纷纭。唐人所说的“拨镫法”与“永字八法”,可谓这一时期对于执笔与用笔方法的归纳。有什么样的取势与发力(尤其是力点的选择),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点画形象和结构样式,用笔与结构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逻辑关系。在遵照这一原则的前提下,才谈得上触遇生变,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变”,其着眼点并不是结构的变形,而是取势。我们在翻阅一部《淳化阁帖》时,发现六朝书家的结字似乎大同小异,并没有我们今天所矜夸的那种鲜明个性,就是因为他们的用笔方法比较接近。所以黄庭坚说:“宋、齐间士大夫翰墨颇工,合处便逼右军父子,盖其流风遗俗未远,师友渊源,与今日俗学不同耳。”
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书法之学为高门士族的专利,他们是笔法的垄断者,如汉魏的张、索、钟、卫,东晋的王、谢、郗、庾。在门第观念严峻的社会里,普通人根本无法接触到他们的作品,更无互动可言。所以,南京一带出土的王氏家族的墓志,作风与二王新体迥异,就是因为士庶之别的存在,工匠们不可能见到王羲之的作品。作为个人气质与风采的一种外在呈现,书法一直在士族内部传承,父子兄弟,世不替业。而在唐人的著述中,我们发现种种以右军后人智永为中介的笔法谱系,这既可以说明当时人对于笔法口诀手授的重视,也体现了能否进入笔法谱系对于书家地位的确立至关重要。
然而在唐宋文化转换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首先是门阀的没落与文化垄断的结束,阶层间的阻隔逐步消弭,书写活动的普遍化带来了书法的泛化;其次是战乱导致笔法谱系的断裂,曾经口传手授的书法家学系统不能继续发挥作用力,在南唐李后主的表述中,笔法已经罕为人知,到了宋初,更是“凋敝已极”。在这样的情势下,如何确立书法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成为摆在文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艺术品从公共场所(比如寺院的丰碑)更多地转移到私人场合,亦要求着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崭新趣味。在北宋人对于书法传统的当代建构中,注重个人修养与个体体验的“书卷气”乃是一切优秀作品的必要条件。“书卷气”的全新趋向表明文人对于艺术话语权的掌控;这是中国书法与中国其他古典艺术一个颇具个性的特征。而苏轼正是北宋建构书法新传统的杨巴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