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导学导教及习题解答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电工技术,电工基础理论,
作者: 朱桂萍,于歆杰,陆文娟,刘秀成编著
出 版 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29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30219223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清华大学《电路原理》(于歆杰、朱桂萍、陆文娟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教材的配套辅导书,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反馈意见编写而成。书中仍按主教材分为6章,每章再以“教”与“学”过程中的多个难点和课程重点作为论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做了延伸和拓展(如MOSFET和OpAmp的应用)。本书还对教材中的所有习题给出了详细解答,指出了每一道习题的考查重点。
本书既可以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电气工程、电子工程、自动化、计算机、微电子、软件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本科生学习电路原理课程的复习指导书,也可作为从事电路原理课程教师的教学参考书。此外,书中介绍的内容对于准备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和从事与电路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来说,也具有参考价值。
目录
第1章绪论
0组织结构图
1重读方案
2关于模拟信号、数字信号、采样信号和阶梯信号
3实际电路元件可抽象为集总参数电路模型的几个条件
4电路的基本量和电磁场的基本量
参考文献
第2章简单电阻电路分析
0组织结构图
1电阻和独立电源的u和i参考方向设定
2不适当的抽象可能产生病态电路
3电阻电路的灵敏度
4对受控源的讨论
5运算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
6影响运算放大器性能的其他参数
7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电阻
8负反馈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方法
9从灵敏度角度讨论负反馈对运算放大器的作用
10为什么二端口有两个独立方程
11三端网络与二端口网络
12二端口网络的联接
13如何在数字系统中比较精确地表示信号的值
14对MOSFET电气性能的解释
15如何用MOSFET构成电阻
16MOSFET门电路的静态功率(兼论COMS)
17功率电子中的MOSFET结构
参考文献
第3章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定理
0组织结构图
1一种电路等效变换方法——电源转移
2在应用叠加定理时受控源能单独作用吗
3关于戴维南等效电路的讨论
4割集和割集电压
5应用特勒根定理分析电路时的注意点
6互易定理的第三种形式
7对偶电路中电压源和电流源方向的对应关系
参考文献
第4章非线性电阻电路分析
0组织结构图
1非线性电阻的串并联
2为什么MOSFET的SR模型和SCS模型可能没有相同的工作点
3什么是小信号
4小信号法是应用叠加定理吗
5关于小信号法的两个问题
6小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电阻
7MOSFET跟随器
8MOSFET差分放大电路
9运算放大器的构成和若干参数
10MOSFET的栅极和漏极相连有什么作用
11对4种非线性电阻电路分析方法的总结
12用运算放大器实现更多的运算功能
参考文献
第5章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0组织结构图
1线性电路的基本概念
2三要素法的4张图
3MOSFET反相器的动态过程
4利用积分电路抑制干扰的进一步说明
……
第6章正弦激励下动态电路的稳态分析
附录《电路原理》中的应用实例
习题解答
第1章习题解答
第2章习题解答
第3章习题解答
第4章习题解答
第5章习题解答
第6章习题解答
书摘插图
3 实际电路元件可抽象为集总参数电路模型的几个条件
实际电路元件(如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MOSFET、运算放大器等)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生产出来的、具有某种电气性能的元件。如何用电路模型来表示这些元件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考虑该实际元件的使用场合和求解问题所需的精度。
从本质上来讲,只有麦克斯韦方程组才能精确地描述所有电气元件中的电磁性质,但列写和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在数学上和物理上都是很复杂的事,因此人们往往希望能够对电路元件进行抽象,使其能够用集总参数电路模型来表征,从而可以用电路分析手段求出误差可接受的解。一般来说,一个实际电路元件的电路模型随着该元件的使用场合及问题的求解精度不同而不同。元件的材料、结构、尺寸、是否存在外加场和激励频率等因素都会对元件的电路模型有影响,在这些因素都满足一定条件时,才能用集总参数电路模型来描述实际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