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
分類: 图书,经济,各部门经济 ,市政建设,
作者: 徐光远,陈松群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1字数:版次: 1页数: 414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177646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共分9个章节,主要从昆明城市规划实证分析的角度,围绕城市交通、城市土地、高科技园区和大学城发展、城市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以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论述了在城市建设中应该具备的新思路、新理念。具体内容包括城市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产业结构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城市经济增长与效益、高新科技与城市发展、城市交通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从昆明城市规划实证分析的角度,围绕城市交通、城市土地、高科技园区和大学城发展、城市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以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论述了在城市建设中应该具备的新思路、新理念。例如,在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的关系方面,在本书第二章“产业结构和城市发展关系研究”中,提出了:“产业是第一性的,城市发展是第二性,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就是没有灵魂的躯壳”的观点。
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从事城市经济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二是从事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工作的领导和专业人士:三是具备一定理论功底.并访问过世界多个城市的研究生。
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解决城市经济学中的瓶颈问题、难点问题,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新视角,为从事城市建设的领导、实际工作者和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言简意赅和具中国特色的读本。
作者简介
徐光远,经济学博士生导师、教授。曾任云南大学留学生院院长、经济学院副院长、科研处副处长,公派赴美国麻州波士顿本特里学院访问学习,获PHI BETA DELTA国际组织本特里学院委员会颁发的“优秀国际学者”的证书和奖章。 主要讲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在云南省内外做过几百场经济学报告,荣获云南大学第二、第三、第五届教学优秀奖,主持了云南省教委社科项目“云南省小城镇建设研究”,云南省建设厅项目“滇中城市群产业和经济发展研究”,昆明市规划局项目“昆明市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研究”等几十项课题,在核心刊物发表大量高质量论文,代表论文有:“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史上的供求之争”等,主编及参编了《当代西方经济学十大理论热点》、《微观经济学》、《营销经济人概论》、《当代西方经济学辞典》等多部著作。
目录
第一章 城市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城市经济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
一、城市经济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二战后城市发展的现实和实践推动
第二节 我国城市经济学的引入和发展
一、历史原因造成的滞后发展状态
二、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第二章 产业结构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第一节 产业结构理论
一、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三、产业结构调整变动导向理论
四、产业结构总体评价原则
第二节 城市建设理论
一、城市发展
二、城市建设
三、城市带、城市群
四、城市建设系统与城市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产业结构与城市建设互动发展理论
一、产业结构对城市建设的决定作用
二、城市对产业结构的反作用
三、支配产业结构与城市建设关系的经济规律
四、对产业结构和城市建设互动演进关系的再认识
第三章 城市经济增长与效益
第一节 城市经济增长的含义与测度
一、城市经济增长的含义
二、城市经济增长的测度
第二节 城市经济增长的机制
一、城市经济增长的原理
二、城市经济增长的途径
三、城市经济增长的基础条件和限制因素
四、城市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
五、城市经济增长的预测
第三节 城市经济增长的政策
一、制定城市经济增长政策的必要性
二、公共政策
三、补贴和优惠政策
第四节 可持续增长
一、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性增长
第五节 城市经济效益
一、城市经济效益是综合经济效益
二、影响城市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三、城市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
四、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第四章 高新科技与城市发展
第一节 高新科技与城市发展
一、高新科技的含义
二、高新科技与城市发展
三、高新科技与科学园区
四、高新科技与大学城
第二节 科学园区与城市发展
一、科学园区的发展及分类
二、国内外主要科学园区比较
……
第五章 城市交通
第六章 城市土地问题研究
第七章 城市住房
第八章 城市财政与市政建设
第九章 城市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主要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城市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城市的繁荣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标志,是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城市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与此同时,人们对城市的认识和研究也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而进一步深入。马克思认为:城市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分工的需要。它产生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是随着手工业的出现和第二次社会大分工而逐渐形成的,它出现后便成为一个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成了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第一节城市经济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
城市是城市经济的物质载体,城市经济是以一定地域为依托,以一定空间结构形式为特征,聚集程度高,综合性强,各种产业、部门、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的经济整体。城市经济支配着城市的发展兴衰。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城市经济系统的整体关联,探究城市经济增长和效益提高的规律,揭示城市经济的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城市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借鉴了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建筑学、规划学等方面的理论加以发展。正如商品经济发展和工业化促使现代经济学形成和发展一样,世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是城市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