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海滩动力地貌过程及其开发利用
分類: 图书,自然科学,地球科学,海洋学,
作者: 蔡锋,夏东兴,戚洪帅编著
出 版 社: 海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18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2772765包装: 精装编辑推荐
华南沙滩类型多样,既有岬湾海岸、沙坝一泻湖海岸,也有夷直海岸。作为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的主要作用地之一,每年都经受数次台风的侵袭,给海滩带来了突发而剧烈的破坏。华南独特的气候和水动力环境,使得华南海滩的动力地貌过程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本书以对华南海滩的具体研究实践为基础,积累多年的对华南海滩的研究资料撰写而成。力求对华南海滩的地貌动力过程做出较为系统的阐述,同时把理论研究和海滩修复工程运用相结合,为华南海滩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实例。
内容简介
《华南海滩动力地貌过程》一书是我国第一本专事海滩研究的著作。书中主要成果是作者和他的团队在闽、粤、琼、桂海岸长途跋涉,多次实地调查,数年潜心研究所得。故而,此书不只是作者心血的倾注,更多地浸着作者的汗水。
本书注重华南海滩的区域性特点,系统地论述了华南海滩的动力地貌过程。其中,针对海滩的台风响应做了独特的论述,对“9914”号台风过后在厦门不同方向海滩的风暴响应差异、“0307”号台风“伊布都”在粤西台风中心两侧冲淤作用的不同、“0418”号台风“艾利”在闽北登陆时不同海滩类型对台风的差异性响应以及“0604”号热带风暴“碧利斯”在闽中崇武登陆,其不同阶段对同一海滩作用的巨大差别等,都在现场观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海滩动力地貌过程分析,给出了可信的结论,取得了具有特色的成果。
目录
第一章 海滩研究概论
第一节 海岸动力地貌和海滩过程
一、相关概念
二、海岸分类
三、海岸动力环境
四、海滩地貌和沉积过程
第二节 海滩研究现状
一、海滩剖面及其输沙研究现状
二、海滩对风暴潮的响应及模拟计算
三、海滩养护
四、海滩研究技术的发展
第二章 华南海滩形态、沉积物特性的演变
第一节 华南海滩的构造背景及地理环境
一、华南海滩构造发育背景
二、华南地理环境
第二节 华南海岸动力环境
一、波浪状况
二、潮汐类型及潮差分布
三、海滩浪潮作用特征
第三节 华南海滩类型
一、岬湾型海滩
二、沙坝一漏湖型海滩
三、夷直型海滩
第四节 华南海滩地貌动力响应特征
一、前滨滩面特征
二、后滨高度与滩面沉积物粒径
第三章 华南海滩风暴浪响应机制
第一节 不同方向海滩对台风暴浪响应机制
一、研究区域选择及方法
二、台风前后海滩剖面变化及沿岸输沙
三、不同方向海滩对台风的响应特征
第二节 热带气旋前进方向两侧海滩风暴效应差异
一、研究区域选择及方法
二、台风前后海滩剖面地形及沉积物变化
三、风暴路径两侧海滩风暴效应差异的分析
第三节 不同海岸类型的海滩对台风的响应特征
一、研究区选择及方法
二、海滩剖面对台风“艾利”地貌响应特征
三、不同海岸类型海滩对台风响应规律分析
第四节 风暴作用下海滩地貌过程模式探讨
一、研究区域选择及方法
二、热带风暴路径变化及海滩输沙状态
三、热带风暴作用下海滩地貌过程模式分析
第五节 海滩沉积物台风响应特征
一、研究区域选择及方法
二、海滩沉积物的风暴效应特征
第四章 华南海滩重塑过程研究
第一节 台风暴浪后海滩重塑过程
一、研究区域选择及方法
二、海滩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及总体变化趋势
三、海滩剖面稳定性分析
第二节 海滩工程灾害和工程后海滩重塑
一、研究区域选择
二、海滩工程灾害问题分析
三、人为工程破坏后海滩重塑过程
第五章 华南砂质海滩侵蚀问题及防护措施的研究
第一节 华南海滩侵蚀问题的研究
一、研究区域选择
二、沿岸输沙与岸滩冲淤变化
三、海岸动态与演变趋势及海滩保护措施
第二节 海滩修复治理研究
一、海滩修复技术
二、海滩修复研究案例
三、修复后海滩泥沙运移分析和岸线变化预测
四、工程后海滩成长和后期监测
第三节 华南海岸岸滩防范对策
一、海滩侵蚀的主要原因与面临的挑战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三、海岸侵蚀防范的措施及策
附录 本书涉及海滩卫星照片
书摘插图
第一章海滩研究概论
第一节 海岸动力地貌和海滩过程
海岸带是由陆地向海洋的过渡带,是水罔、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相互作用的交集地带。广义上的海岸带包括现代海水运动对于海岸作用的最上限及其邻近的陆地以及海水对于潮下带岸坡剖面冲淤变化所影响的范围,由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水下岸坡)三部分组成。此外,海岸带还包括港湾、澙湖、滨岸沙丘、河口和三角洲等多种地貌单元,其宽度有很大差别,最大可达数百千米,高差不大,一般在20~30 m。因此,海岸带的界限比较模糊,关于海岸带的范围,国际上也没有明确的界定,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时,规定调查范围为:由海岸线向陆方向延伸10千米左右,向海至水深10~15m等深线处;在河口地区,向陆延伸至潮区界,向海方向延至浑水线或淡水舌。
海岸带承载着人类文明,既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也是现代人类活动的中心地带,是临海国家宝贵的国土资源,亦是海洋开发、经济发展的基地,以及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纽带,地位十分重要。然而,海岸带也是不稳定且脆弱的,受到多圈层相互作用,自然环境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尤其是近代,随着工业发展,围海造地、构筑港湾、水产养殖、石油开采以及水资源、旅游资源开发等大规模发展,人类对海岸带已达近乎饱和的开发利用,加上全球变化的影响,如海平面上升、风暴潮频发等,导致了海岸侵蚀、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等诸多负面影响,给海岸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海岸带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开发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