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09)
分類: 图书,文化,地域文化,海派文化,
作者: 叶辛,蒯大申主编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38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970711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上海蓝皮书上海文化发展报告》由来自党政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有关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和研究人员参与撰写,每年有重点地对上海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对上海文化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思路和政策建议,同时对下一年度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建设“文化大都市”的目标,体现了上海文化发展新的历史要求,体现了上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种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自觉。2009年,本书以“文化大都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从理论视野、产业展望、政策研究、案例分析以及海内外经验借鉴等多个侧面展开了对上海文化大都市建设的研究,对上海提出建设“文化大都市”宏伟目标的历史过程、重大意义、丰富内涵以及多种路径作了深入研究和阐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上海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成果。这一课题每年以上海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作为研究主题,以年度研究报告的形式发表成果,从2000年以来,已连续出版9本,本书为第10本。
《上海蓝皮书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09)》以“文化大都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从理论视野、产业展望、政策研究、案例分析以及异域经验的借鉴等多个侧面展开了对上海文化大都市建设的研究。
本书“总报告”对2008年上海的文化发展历程作了全面回顾,并对上海提出建设“文化大都市”宏伟目标的历史过程、文化大都市建设的重大意义及文化大都市的丰富内涵作了阐述。“理论视野”部分从上海文化的独特性,从基础理论、现实反思、文化特征、文化交流、发展路径、消费文化等几个层面,探讨了建设文化大都市的理论支撑,并具体分析了2010年世博会和公共图书馆对于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产业展望”部分在2007年文化产业发展状况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根据2008年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态势,继续深入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上海文化产业建设和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前景,在上海都市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性研究中,对文化创意产业驱动下的两种都市旅游产品创新机制进行细化探索。“政策研究”部分从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著作权保护、“三民”文化的保护、网络文化等几个方面指出了相关政策制定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以促进城市文化建设在政策机制方面的保障。“案例分析”部分推出了上海国际艺术节“天天演”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和上海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情况,在两个比较成功的个案中介绍了上海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他山之石”部分则比较深入地介绍和分析了巴黎城市文化建设、日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民营化、2012年伦敦奥林匹克遗产行动计划、北美地区非营利性文化组织的盈利模式考察以及中国台湾的“社区总体营造”计划的设计与实践过程,为上海的文化大都市建设提供了多方面有益的借鉴。
参与本书撰写的专家和研究人员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图书馆、上海市黄浦区、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现代管理研究中心和台湾表演艺术联盟。
目录
总报告
理论视野
上海文化大都市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反思
世界大都市的文化特征及发展路径
大都市国际文化交流发展战略
消费文化语境中的上海文化大都市建设
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
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及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产业展望
全球化背景下的上海文化产业发展
上海都市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互动关系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未来可能
政策研究
挖掘民间文化资源,增强城市文化活力
上海“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保护与公共政策
挑战与对策: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网络互动与上海的都市文化建构
案例分析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天天演”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大都市建设的基础工程
他山之石
巴黎的启示:尊重历史与文化多样性
日本公共服务的民营化:PPP(Public Private Pannerships)
2012伦敦奥林匹克遗产行动计划及其启示
非营利性文化组织的盈利模式考察:以北美为例
理念与实践:台湾“社区总体营造”的文化追求
后记
书摘插图
理论视野
上海文化大都市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反思
一上海文化建设的三大板块
上海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把上海作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际性特大型城市,精心布局规划。笔者构想应把上海文化研究和建设具体划分为三大板块。
(一)上海文化的基础理论
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观点,城市具有市场的功能。在美国和西欧,现代大城市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可以说,经济力量是现代城市产生的主要杠杆和动力。经济发展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出现的就是空间的不断城市化。因此,几乎全世界的城市在它创建的初始时期,都是全部或主要着眼于经济需要,并按经济需要来规划城市布局框架,而很少或没有对人的文化或精神需求做前期的通盘考虑。这样,就只能在城市基本定型后再对城市做文化上的修修补补,拼拼贴贴。由于没有文化的整体构想,即使像纽约、曼哈顿也一度是坏城市的典范,犯罪率不断升高,颓废情绪像病毒一样到处蔓延,最后不得不拆除五号街与马时松街相接的五十三号大道旧建筑,在周围大厦的空隙中建起了水灵灵绿洲一般的白列广场,创造了一个具有文化意味,提供人与人、人与树林交流的公共空间。
在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城市化过程已经走完了两三百年路之后,我们有没有可能避免重蹈覆辙,以完整的都市文化理论作为先导,在城市化过程特别是前期决策中充分考虑并尊重人的文化需求呢?事实上,人不仅是经济的动物,同时也是文化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