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分類: 图书,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理论,
作者: 赵全利主编
出 版 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1页数: 31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1126277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全书包括微型计算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接口技术3部分内容。首先概述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然后,以8086 CPU为基础,详细介绍80x86微处理器的硬件结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汇编语言及程序设计、存储器系统、输入/输出接口、中断技术及应用。最后,以常用集成可编程芯片为对象,重点介绍串行通信,并行通信,定时器/计数器,D/A及A/D转换的基本原理、性能和接口应用技术。
本书通俗易懂,思路清晰,层次结构完整分明,便于教学和自学使用。书中通过大量的例题和应用实例,引导读者逐步认识、熟知、掌握微型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计算机、机械及自动化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高职高专同类专业教材或参考用书,以及各类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用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
1.1 计算机的产生及结构思想
1.1.1 计算机产生的结构思想
1.1.2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1.1.3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1.2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1.2.1 计算机使用的数制及转换
1.2.2 原码、反码和补码表示
1.2.3 二-十进制编码
1.2.4 数的定点和浮点表示
1.2.5 非数值数据的编码表示
1.3 微型计算机概述
1.3.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及特点
1.3.2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
1.3.3 微型计算机常用术语及性能指标
1.3.4 微型计算机分类
1.4 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
1.4.1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
1.4.2 软件系统
1.5 本章要点
1.6 习题
第2章 微处理器及其体系结构
2.1 86微处理器
2.1.1 86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2.1.2 86微处理器的寄存器组
2.1.3 86微处理器的引脚分布与工作模式
2.1.4 86微处理器对存储器的管理
2.1.5 86微处理器的工作过程
2.2 86微处理器的总线周期和操作时序
2.2.1 时钟周期、总线周期和指令周期
2.2.2 基本的总线时序
2.3 从8086到80x86微处理器结构的变化
2.3.1 86和80386
2.3.2 86 CPU
2.4 Pentium(奔腾)CPU
2.4.1 Pentium(奔腾)CPU概述
2.4.2 Pentium 简介
2.4.3 新一代微处理器——Itanium(安腾)CPU简介
2.5 本章要点
2.6 习题
第3章 微型计算机指令系统
3.1 指令系统简介
3.1.1 指令及指令系统
3.1.2 指令格式
3.2 86指令的寻址方式
3.2.1 操作数及分类
3.2.2 86数据寻址方式
3.2.3 86转移地址寻址方式
3.3 86指令系统
3.3.1 数据传送指令
3.3.2 算术运算指令
3.3.3 逻辑运算及移位指令
3.3.4 串操作类指令
3.3.5 控制转移类指令
3.3.6 处理器控制指令
3.4 从8086到80x86指令系统的变化
3.4.1 x86系统寻址方式
3.4.2 x86增强和扩展指令
3.5 本章要点
3.6 习题
第4章 x86汇编语言及程序设计
4.1 汇编语言语法基本知识
4.1.1 汇编语言和汇编程序
4.1.2 汇编语言的语句
4.1.3 汇编语言的数据和表达式
4.1.4 汇编语言源程序的结构
4.2 常用汇编伪指令
4.2.1 符号定义伪指令
4.2.2 数据定义伪指令
4.2.3 程序分段定义伪指令
4.2.4 定位操作伪指令
4.2.5 程序模块的定义和通信
4.2.6 宏操作伪指令
4.3 x86宏汇编伪指令增强与扩充
4.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4.4.1 程序设计步骤及技术
4.4.2 顺序程序设计
4.4.3 选择程序设计
4.4.4 循环程序设计
4.5 子程序设计
4.5.1 过程定义伪指令
4.5.2 子程序调用与返回指令
4.5.3 子程序设计举例
4.6 汇编语言程序上机过程
4.6.1 上机步骤
4.6.2 调试工具DEBUG
4.7 本章要点
4.8 习题
第5章 存储器
第6章 输入/输出及中断
第7章 串行通信接口技术
第8章 并行通信接口技术
第9章 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芯片8253
第10章 数-模/模-数转换及其接口
附录
附录A ASCII(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码表
附录B x86指令系统表
附录C DOS系统功能调用
附录D BIOS中断调用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微型计算机基础
本章以计算机产生的结构思想为引导,首先对计算机的产生及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经典设计方案进行了概述,然后介绍计算机中表示信息的二进制数及与其他常用数制相互间的转换方法,最后详细介绍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及系统组成。
1.1 计算机的产生及结构思想
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Pennsylvania)大学的一间大厅里,由美国陆军的一位将军按下一个按钮,一件对现代世界有巨大影响的事件发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取名为ENIAC)启动了,如图1-1所示。
60多年来,计算机应用已由传统的科学计算发展到信息处理、实时控制、辅助设计、智能模拟及现代通信网络等领域。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及其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各个领域不断深入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人类已进入以计算机应用为主要代表的信息时代。
1.1.1计算机产生的结构思想
1945年,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lIlann)提出了以“二进制存储信息”、“存储程序”为基础的计算机结构思想,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就是按照这种思想进行设计、制造和工作的,所以人们又称其为冯。诺依曼计算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