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类学评论第10辑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文化人类学,
作者: 王铭铭主编
出 版 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28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6295529包装: 平装目录
民族、国家与文明:重读20世纪前期的中国论著
按语
天下果已转变为世界?——读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
民族与国家——从吴文藻的早期论述出发
文化、夷夏之辨与史学的道统——读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从“夷夏东西说”看民族研究的文明与关系理论
读王桐龄《中国民族史》
历史地看民族,民族地看历史——读林惠祥的《中国民族史》
交往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国家”——以马长寿20世纪30~40年代的研究为例
李济与20世纪初中国考古学中的“文明观”与“历史感”
跨学科讲坛——少数民族哲学一宇宙观研究及其人类学意义
理解少数民族哲学一宇宙观研究:开场白
少数民族哲学对人类学的,意义
从东巴经来看少数民族的宇宙观
妈妈给的石头:对于“藏彝走廊”小族群“什巴-觉”崇拜的观察与思考
日凉山彝族习惯法、案例及其德古
追忆
Anthropological and Other“Ancestors”:Notes on Setting up a Visual Archive
会议纪要
“区域、民族与中国历史的叙述”学术研讨会简报
文化人类学席明纳
“藏彝走廊”与民族
从《神圣的存在》看伊利亚德的宗教学思想
来自海的故事——中国海上丝绸之路
委内瑞拉与尼泊尔旅行随谈
马背上的法庭
圆桌会议
上海音乐学院仪式音乐研究中心“大音讲堂”圆桌会议(节选)
述评
宗教学与仪式研究
那一片乡土——评张佩国的地权研究
书评
《伏羲考》
《美术、神话与祭祀》
《楚辞的文化破译》
《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
《诗经的文化阐释》
稿约
书摘插图
民族、国家与文明:重读20世纪前期的中国论著
[按语]
为了避开表达为众多其他概念(如社会体、政治体、经济体)的“民族体”观念,富有启发性的西方人类学家,若不是走20世纪前期“部落民族志”的路子,就是走此后出现的超社会“世界体系”的路子。而介于二者之间,尚有一条“文明体”研究的路子。这条路子,在20世纪初略带进化论色彩的社会理论叙述中,曾闪现过,然因各种以国族为单位的社会观,渐渐随着“20世纪的战国时代”(费孝通语)之展开,而被浓雾所掩盖。在“远东”,兴许因“思想落后”,同一时期,学人们为了展开现代性论述,不得已回归于一个“古式文明体”的历史中,在那里,为强国与文化的复兴,而重归于多民族的文明体的过去。矛盾是有的,但这些矛盾,在一些具有高度学术自主性的前辈那里,演变为带有“中国式的社会理论”色彩的论点,这些论点,综合了民族、国家与文明的关系考虑,为我们重新思考“20世纪的战国时代”对于21世纪思想依旧存在的影响提供了线索。
收录于此处的文章,除了我和马戎教授的两篇旧作之外,其余都是一年来在我的“逼追”之下人类学专业的几位青年写的述评之作,它们可谓是一个互动密集的学术工作坊的成果。书目是我定的,其大体所关涉的,是现代学术入华之后,中国学者对于民族、国家、文明等方面的论述。这些旧作,现在读起来,仍旧充满新意,其在贯通中西方面达到的水平,实为今日中国社会科学界尚难以企及的。
工作坊讨论的范围,还涉及民国学者的民族志、礼仪人类学等领域的叙述,此处,只选编了一组关于“民族、国家与文明”这一主题的文章,而将另外一些文章留待日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