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接口技术实用教程(第二版)(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实用教程系列)
分類: 图书,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体系结构,
作者: 艾德才 主编,秦鹏 等编著
出 版 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2页数: 43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219571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根据当今微机的发展形势,并结合我国的“微机接口技术”这门课的教学态势进行编写、修订
集基础性、知识性、系统性、先进性于一体,具有全新的教学内容
以32位的Pentium微处理器为平台,反映微机领域内最新的微机接口知识和最先进的微机接口技术
教学内容“老少皆宜”,可供不同类型的普通高等学校选用
内容简介
本教材的写作思想是,教学内容要反映微机接口新技术,以新技术带动教学。对那些常用、实用的诸如鼠标、键盘、显示器、打印机、硬盘、光盘等外围设备的描述方法是,先实物、后结构组成、再操作原理,然后再结合原理介绍接口的分析和应用。
本教材把目前常见、常用的USB、RS-232C、16550等串行接口,常见、常用的SCSI并行接口,在硬盘、光盘上使用的SATA、IDE接口,以及在打印机上使用的IEEE-1284并行接口,结合硬盘、光盘、打印机的原理给予了详细描述。
本教材教学内容通俗实用、先进、新颖、知识面广、图文并茂,贴近读者认识、使用微机的实际。教学内容“老少皆宜”,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皆可使用本教材,给教师和学生留下更多的灵活选用《微机接口枝术》教学内容的空间。
作者简介
艾德才,197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天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科本科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从事计算机教学和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具有丰富的计算机教学经验;编著、出版计算机技术类著作三十余种,其中包括国家级“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连同这一本“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已经连续3次获得国家级规划教材的称号。所编著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方面的教材.内容先进、结构清晰、叙述流畅、适合教学,被众多学校广泛使用。
目录
第1章 基础知识
1.1 接口技术基础
1.2 输入/输出控制
习题
第2章 可编程外围接口82C55A
2.1 概述
2.2 82C55A
2.3 独立的I/O端口
2.4 应用举例
习题
第3章 可编程时间间隔定时器芯片82C54
3.1 概述
3.2 82C54的体系结构
3.3 程序设计基础
3.4 82C54计数器的操作方式
习题
第4章 82C37A-5高性能可编程DMA控制器接口
4.1 概述
4.2 82C37A-5的体系结构
4.3 82C37A-5操作方式
4.4 82C37A-5外部特性
习题
第5章 82C59A-2可编程中断控制器
5.1 综述
5.2 82C59A-2的外部特征
5.3 82C59A-2的内部体系结构
5.4 82C59A-2的程序设计
习题
第6章 串行接口
6.1 串行接口基础
6.2 RS-232C接口
6.3 串行接口16550
6.4 通用串行USB总线
习题
第7章 并行接口
第8章 总线
第9章 键盘接口技术
第10章 鼠标接口技术
第11章 显示器接口技术
第12章 打印机及其接口技术
第13章 磁盘工作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14章 光盘、驱动器及其接口技术
第15章 模/数及数/模转换
第16章 外围芯片组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 基础知识
1.1 接口技术基础
1.1.1 概述
接口可以看成是两个系统或两个部件之间的交接部分,它既可以是两种硬设备之间的连接电路,也可以是两个软件之间的共同逻辑边界。微机接口通常是指微处理器与外围设备的连接电路及其相应的控制软件,是CPU与外部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中转站。输入/输出(I/O)接口通常是指微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设置的一个硬件电路及其相应的软件控制。不同的设备各有其相应的设备控制器,而它们往往都是通过I/O接口与微处理器取得联系的。为什么要在微处理器与外围设备之间设置接口呢?因为微处理器在与外围设备进行连接时存在如下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微处理器与外围设备之间的信号不相兼容的问题。
一台微机有可能需要配有多台外围设备,需要对不同的外围设备实施不同的选择,所以给它们配备了各自的设备号(地址),这样就可以通过接口来实现对外围设备的选择。
由于微机的外部设备种类繁多,各设备的操作速度差异很大,与CPU的操作速度相差可能会更大,因此通过接口的数据缓冲功能,可实现高速的微处理器与低速的外围设备在操作速度上的匹配问题。
有些外围设备在进行数据传送操作时,进行的是串行操作,而CPU通常为并行传送操作,通过接口可实现数据串 并行格式的转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