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新专题教程:古诗文阅读新视点(高中语文3)

09新专题教程:古诗文阅读新视点(高中语文3)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中小学教辅,高中通用,语文,

作者: 褚树荣编著

出 版 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4页数: 22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173759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名师讲堂:华东师大版教学系列片与新专题教程配套,助您更上一层楼。

内容简介

这次修订,除了原书第七章、第八章和第二章、第五章的部分内容保留外,其余章节均进行了改写或重写。改动之处主要有:

1.把全书分编成上编和下编两大部分。上编为“古诗词阅读新视点”,下编为“文言文阅读新视点”。因为古代诗词属于韵文范畴,文言文属于散文范畴,文体不同,阅读的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

2.重新布局了全书的章节,使之更符合古诗文的特点。删减了部分稍有重复的内容,增加了学术界对古诗文教学的新的研究成果。笔者基本上是从语言和文体的特征、传统的阅读方法、新型的阅读理念、高考阅读的要求、经典重读的方式等几个方面重新设计全书框架。

3.改动最多的是每一节的内容。多数章节是重写的。主要在目标取向、问题定位、方法探究、实践训练、参考答案这五个方面作了改写。改写的主要追求是:“目标取向”陈述要提纲挈领,让师生一看就知道这一节主要的学习目标是什么。“问题定位"是对这个“目标取向”的具体化,有些是提供一个背景知识,弄清目标背后的来龙去脉。“方法探究"主要提示为了达到“目标取向”,有哪一些途径和方法,要注意什么事项。

目录

上编 古诗词阅读视点

第一章尊重诗词的文体特征

第一节 “庭院深深深几许”:穿越语言屏障,熟悉常见技法

第二节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了解炼字,鉴赏诗眼

第三节 “凡有文藻,即须明声韵”:把握节奏,熟悉韵律

第四节 “文莫先于辨体”:辨别体式,理清结构

第五节 “凡所赋诗,皆意与境会”:鉴赏意象,领略意境

第二章继承传统的阅读方法

第一节 “不知其人,欲逆其志,亦不得也”: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

第二节“仁者见之为仁,智者见之为智”:诗无达诂和仁见智

第三节 “得鱼忘筌”、“得意忘言”:涵咏与妙悟

第三章渗透新型的阅读理念

第一节“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多作审美体验,少作理性考察

第二节 “今人不见古时月”:追寻文化场景,熟悉文学母题

第三节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纠正文化心理的错位,弥补古典情怀的缺失

第四节 “绝知此事须躬行”: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下编 文言文阅读视点

第四章把握古代汉语的特征

第一节 “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理解实词的语义

第二节 “虚字备而后神态出”:品味虚词的语气

第三节 “文必相辅,气不孤申”:注意汉语的语序

第四节拨开文化的迷雾:了解文化的常识

第五章学习古人读书的方法

第一节“一字立骨”、“一针见血”:批注法

第二节“字句为音节之矩”:句读法

第三节 “士人读书当从注疏起”:训诂法

第四节 “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诵读法

第六章把握古文体裁的特征

第一节史事传记类:在朴实隽永的叙述中见证历史的波澜和传主的人格

第二节诸子散文:在飞扬的文采中领略逻辑思辨的力量

第三节 传奇小说:在曲折的情节中把握人物鲜活的性格

第四节 山水游记:在优美生动的语言中感受文人的山水情怀

第五节政论辩说:在严密的论证中张扬文士的现实情怀

第六节 书信公牍:在得体的言辞中感受交际的艺术

第七节序跋赠言:在简明的评介中窥察主客著文的意图

第七章体现高考阅读的要求

第八章探索经典重读的方式

参考文献

参考答案

09新专题教程:古诗文阅读新视点(高中语文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