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建模与仿真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军事,军事技术,
作者: 毕义明 等编著
出 版 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396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1806098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教学实践和参考相关资料、书籍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总结从事导弹作战建模与仿真实践的基础上编写的。本书共分10章,第1章是绪论,论述了基本概念、军事建模方法与仿真步骤、应用及作战仿真相关研究综述;第2章是军事需求与军事概念建模,论述了军事需求分析与军事概念模型设计;第3章是军事建模理论与方法,论述了军事建模方法学、军事建模标准、军事建模规范、军事仿真语言与软件等;第4章是军事仿真基础,介绍了连续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和离散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第5章是现代军事仿真技术,重点介绍了分布交互式军事仿真技术、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LA)的军事仿真和探索性仿真分析方法;第6章是军事建模与仿真的验证;第7章论述了军事建模中的导弹作战模型体系;第8章论述了作战运筹实验与军事仿真;第9章专门论述了军事仿真想定;第10章为导弹信息化作战效能评估仿真,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导弹作战体系效能评估仿真方法、模型和实现问题。
本书试图从军事角度论述建模与仿真理论和方法,更加贴近军事工程问题和实践,可以作为军事学领域特别是作战指挥、军事运筹学、军事装备学等学科的研究者、学习者的参考资料。
目录
第1章绪论
1.1军事建模与仿真的概念
1.1.1军事建模
1.1.2军事仿真
1.2军事建模方法与仿真步骤
1.2.1军事建模的基本要求
1.2.2军事建模的基本方法
1.2.3军事仿真的步骤
1.3军事仿真的应用
1.3.1运用仿真手段进行战略分析与战略规划
1.3.2运用军事仿真进行战法研究
1.3.3运用军事仿真进行指战员训练
1.3.4运用仿真手段支撑并参与武器装备建设
1.4军事仿真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4.1军事领域仿真技术的发展
1.4.2机遇与挑战
1.5作战仿真相关研究综述
1.5.1概述
1.5.2使命空间功能描述
1.5.3综合自然环境建模
1.5.4多分辨率建模
1.5.5智能建模在作战仿真领域的应用
1.5.6复杂大系统建模与仿真的VV&A
1.5.7仿真支持环境
1.5.8基于网格技术的网络中心战仿真
参考文献
第2章军事需求与军事概念建模
2.1概述
2.2军事需求分析
2.2.1军事需求分析的基本概念
2.2.2军事需求分析的一般步骤
2.2.3军事需求分析建模方法
2.3军事概念模型设计
2.3.1军事概念模型基本概念
2.3.2军事概念模型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第3章军事建模理论与方法
3.1军事建模方法学
3.1.1军事建模方法体系
3.1.2跨层次建模
3.1.3多分辨率建模
3.2军事建模标准
3.2.1军事模型描述语言
3.2.2军事模型标准化体系结构
3.3军事建模规范
3.3.1模型的表示方法
3.3.2模型规范化描述的优点
3.3.3导弹作战模型描述文件的规范化
3.4军事仿真语言与软件
3.5模糊定性建模简述
3.5.1库泊的定性仿真理论概述
3.5.2定性组合建模概述
3.5.3推理仿真机制
参考文献
第4章军事仿真基础
第5章现代军事仿真技术
第6章军事建模与仿真的验证
第7章军事建模中的懦弱作战模型作系
第8章作战运筹实验与军事仿真
第9章军事仿真想定
第10章导弹信息化作战效能评估仿真
书摘插图
第1章绪论
1.1军事建模与仿真的概念
在介绍军事建模与仿真的概念之前先了解一下现代建模与仿真技术体系。
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爆发前,美国军事人员已经利用美国RDA公司开发的“军团作战模拟系统”,对即将执行的地面作战的战斗和指挥计划进行了逼真的模拟与分析,并且通过这个作战模拟系统获得了命名为“100小时战争”(也称为“4天计划”)的作战方案,准确地预测了伊拉克将把主力部队用于防御对科威特的攻击,并推测出迂回到伊军西侧的盟军装甲部队的攻击具有最大成功的可能性。后来海湾战争最后的决战“沙漠军刀”行动结果证明,作战前的模拟确实精确地描绘了实战,而实战又忠实地体现了模拟,战争进程表明这一判断是完全正确的。
在随后美国中央司令部实施的一项代号为“内部观察”的演习中,也使用了这样一个想定,极大地改进了许多在以后实战中经受检验的作战思想和作战计划。这是一个典型的分布式军事仿真演习,它使用了“联合演习支持系统”、“增强型海战模拟系统”、“战术仿真”和“特种战斗非常规战争分析模型”等一系列的建模与仿真技术。
军事建模与仿真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建模与仿真,更具有“一次性”和“特定性”的特征;研究方法更体现出军事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的融合,也使得军事建模与仿真的理论、方法、技术较之工程技术领域的建模与仿真更不完备,更具争议性,也更具有挑战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