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的精神家园(2009第1期)

学者的精神家园(2009第1期)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作者: 本社 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9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7167448109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学园(Academy),学者的精神家园!

学园,(双月刊)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主管,云南人民出版社与云南大学协办的

学术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CN53—1203/C。

宗旨:探究高深学问,传播高雅文化,弘扬人文精神。

定位:立足高等教育,着眼学术前沿,纵横教育内外,沟通中西学术,延续古今文脉。

主编: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董云川教授。

主要栏目:前沿论点、学术争鸣、学理考辩、新人新论、精神家园、杏坛春秋、百家讲坛、博硕论坛、国际视窗等。

本刊致力于高水平学术探讨平台的构建,来稿一律以学术价值作为核心遴选标准,不收取任何版面费用,敬请撰稿者提供:(1)题目(中英文);(2)摘要(200字以内,中英文);(3)关键词(3~5个,中英文);(4)作者简介(含姓名、出生年、性别、学历学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办公电话、家庭电话、电子邮箱);(5)正文(6000字以内);(6)注释及参考文献、

目录

哲学评论

哲学是人的哲学/张家

七色论坛

从默顿的博士论文看实证研究方法/冯向东

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活动——对教育本质的重新认识/张念蒙

在《学园》中与智者对话/张小杰

大学旧踪

20世纪80年代北大的中文系和历史系/薛涌

学理考辩

重新探讨科斯司题:科层制的转变——从U型组织到M型组织/侯龙龙 李锋亮

关于幸福与幸福观的思考/余若峡 李贤

象牙塔内外

教学评估与全能政府理论缺陷/王长乐

大学“官本位”及其消解/杨移贻

大学教师评价目标的反思/徐延宇

从讲座制的兴衰透视学术组织结构形式的演变/李治 徐厚礼

社会标签理论对逃课现象的解读/王丽

高校校园文化的“生命教育”育人功能/赵科

孔子与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比较/李良云

个案研讨

傣族地区奘房的社会功能/张海清

双峰傩戏从绝技到绝迹的人类学研究/罗艳玲

国际视窗

透视质量,追求卓越/东盟大学联盟著 张建新译

开放学习、远程学习和网络学习的发展/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开放远程学习中心著费毛毛译

文化评论

文化力与中国的未来——读高占祥的《文化力》札记/何孔周

欢迎投稿

书摘插图

哲学是人的哲学

我们曾有的哲学是唯物质主义哲学、客观主义哲学、由一组概念串成的封闭的物质之圈的哲学。在这个哲学的话语系统里,到处可见“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这样的词语,被用来强化物质、客观的绝对意义,这表明,其所言之哲学是客观的哲学、物质的哲学,并强调它不是意识的哲学,从而不是人的哲学,十分清晰的界限。

何谓存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世界。何谓客观世界?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物质世界。何谓物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存在、客观、物质之问彼此循环,而连接这个循环圈的关键语就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有了它,一切都好理解了。

何谓规律?事物固有的、本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关系,这种关系即规律或客观规律。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