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的守护者

五四精神的守护者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作者: 耿云志,左玉河 编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1页数: 297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970744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丁守和先生的一生,他人和社会所给予他的实在不能说很多。但他回报给他人,给社会的,实在很多很多。我们这些有缘和他共事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曾得到他的帮助,或受到他的某些影响。所以,他的生命就同我们,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事业存在相当的关联。对于他,我们都会长久地保存一份深深的纪念。

——耿云志

1968年夏的一天,来了一大群人,要搜查我们家,还要带我父亲走,口口声声说他是“反革命”,我当时与来人大吵,坚决不让他们带他走,后来他们说是有“康老的批示”,说父亲利用研究历史进行反党。于是厄运降临了……

——丁燕娣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丁守和先生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他长期着力于五四启蒙运动、近代中国的民主与科学、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等问题的研究,坚定而又深刻地批判专制主义,长久不懈地发扬五四以来的民主与科学的新传统,反复强调民主与科学是中国新文化的核心理念。为了缅怀这位五四精神的守护者,中国现代文化学会的同人和相关朋友编辑了这部纪念文集。

目录

前言

一缅怀丁守和先生文选

回忆守和先生

忆老丁

怀念守和

谔谔直言,孜孜追求——我所了解的丁守和先生

我心目中的守和同志

回忆丁守和先生

农民本色丁守和

爱国求真五四魂——悼念守和同志

良师益友——追念丁守和同志

缅怀给了我恩情和友情的丁守和先生

忆念丁守和先生

深切怀念丁守和先生

永远要提倡民主与科学——缅怀丁守和先生

热情执著的学术前辈——忆丁守和先生

丁守和与中央编译局

怀念我的父亲

二丁守和先生生平资料

丁守和先生生平简述

丁守和先生论著系年

从“小木匠”到荣誉学部委员——丁守和学术访谈录

三附录

“五四与中国文化复兴”学术座谈会综述

“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以此文纪念岳父丁守和先生

丁守和先生遗稿两篇

二十世纪初中韩人民的反日斗争

韩国青年三一运动后在中国最早创办的刊物

书摘插图

一缅怀丁守和先生文选

我在大学读书时,虽已略知丁守和之名,但不曾读过他的著作。我1964年来到近代史研究所,很长时间不曾与守和先生打过交道。记得l964年去甘肃张掖“四清”之前,所里召集全体职工大会。守和先生当时正在郊区参加田家英主编的某书的编写工作,也特地赶回来参加会议。当时他就坐在我的对面,是别人告诉我,他就是丁守和。他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身材修长,面目白皙,风度翩翩,完全是个书生模样。我和他有个别接触,是“文化大革命”初起的时候。1966年6月初的某一天,是个星期日,所里只有我们常住在所里的几个单身汉。忽然听说中央文革小组的戚本禹来所里看大字报。我们大概有六七个人到前院大会议室附近,见到戚本禹。戚说话不多,能够记得的有这样几句:这次革命是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当权派态度也不一样,范老的态度就很好嘛!你们不要有顾虑,起来造反!大不了将来下乡去劳改,到时候我和你们一起去!话虽不多,但很有煽动性。其主要意思是鼓动我们起来造当权派的反;但要把范老与其他人区别开。据我的记忆,在整个“文革”期间,除了某工人贴过一张范老的大字报,所有研究人员,似乎没有一个人贴过范老的大字报。

戚本禹来研究所看大字报的事,很快就在所里传开了。第二天,人们纷纷向当时在场的人打听消息。不知道是谁介绍,让丁守和来找我打听情况。我就把我记得的戚本禹说过的话,说给他听。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